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蹈刃 > 133、太势力
    古往今来,仅有那当事男女之间彼此萌生好感甚至倾慕,似乎还未必就真正能成就得了一桩婚姻的,特别是在那旧的时代,尤甚。

    宋子文跟盛七小姐的“婚途波澜”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当时盛家人对宋子文的印象还都很不错,而且,也都觉得宋子文跟盛七小姐彼此投缘、倾慕,而且般配。

    但是,似乎男女成就婚姻中那个屡见不鲜的制约因素——“门当户对”,就注定成为了宋子文跟盛七小姐后来婚姻发展无法逾越的致命屏障,也迫使他们二人之间本足以有希望成就的婚姻,化作泡影。

    最终,在波折中夭折,在夭折中失败。

    于是,当盛家特别派去打探宋子文家史的“摸底特使”——那个盛家的大管家,叫李朴臣的,带回来一连串不利于促成宋子文跟盛七小姐婚姻的“不幸消息”时,盛家立时就炸开了锅!

    归结史料记载的大管家李朴臣带回的“不幸消息”以及相关的“障碍”因素,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信仰差异——宋子文祖籍广东,家人信奉基督教。而且,那宋子文的父亲,还在基督教堂里拉洋琴。

    二、家境平平——虽然宋子文的父亲宋曜如在世时,也供宋家兄弟去国外留过洋,但就在宋子文留洋归来的第二年,其家父宋曜如却辞离人世,而宋曜如辞世后遗下的家财寥寥,故宋家的日子也不过是寻寻常常,平淡无奇,并不显富达贵。

    三、亲缘中大财权人物匮乏。只管当时宋子文的大姐宋蔼龄已跟孔祥熙结婚,可那时的孔祥熙,却非后来也曾做了民国财政部长的那个孔祥熙,只不过是一位业绩平平的商人,无甚声势。

    四、凶吉难料——当时,虽然宋子文的二姐宋庆龄已与国父孙中山先生结婚,但却偏有叛逆猖獗、横行——就当孙先生相继发起讨伐袁世凯和旨在反段祺瑞的护法运动后,在第二次南下广州后不久,就遇上那陈炯明发动叛乱,可谓处境艰困、危急。

    五、功业无成。至于宋子文本人,当时也不过仅仅是那汉冶萍公司的一名英文小秘书,可谓在偌大个上海滩立足未稳,难成气候,就更不用奢谈积聚什么雄厚实力了。

    然而,盛家在对比宋家所面临的处境后,就不得不感到自家高不可攀,洋洋自得了。

    尽管,此时盛家的“顶梁柱”——那曾是晚清堂堂官员,后又充当起官办富商角色的盛宫保盛老太爷已经辞世,可他遗下的千万元遗产、家财,却足可以供奉盛家人享受荣华富贵,炫耀再三。

    又是,在盛母庄夫人的掌控之下,此时盛家在上海滩的势力——虽然称不上如日中天,却也可谓仍然大旗招展,可呼风唤雨,值得春风得意一番。

    所以,盛家相比宋家目前的处境、势力,就无法不觉得遥遥领先,使宋家人对盛家的富豪强势难望项背,叹不能比。

    要说,人啊,也许就很容易成为一些鼠目寸光的家伙。往往,人最看重的是眼前利益,也最乐意享受眼前利益,可是,人却往往最终吃亏、倒霉和忏悔不迭的,也还是那个眼前利益!

    试想,如若当时盛家人知道人家宋子文的二姐夫孙中山先生成为当之无愧的国父;大姐夫孔祥熙都荣升为民国政府的财政部长;小妹宋美龄的丈夫蒋介石成为了民国时期大权在握的蒋委员长;而人家宋子文自身也晋升为民国的行政部长、财政部长……乃至外交部长的话,那么,盛家人,还会感到盛七小姐跟宋子文结婚会有那么多“落差”吗?还会因为人家宋子文的父亲信基督教的信仰和当时的家境平平而“歧视不已”吗?

    不会,断然不会的吧!若那样,恐怕得是盛家人前呼后拥着得带上盛七小姐去死命巴结人家宋子文的吧?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样的问题不言而喻,似乎无须值得人去寻找此等浅显易懂的答案。

    然而,当时盛家对待宋子文跟盛七小姐的的婚姻却是这样的态度——

    “我堂堂晚清官员——又一介官办富商的家庭,岂能跟这样一个在教堂内拉洋琴的人家结亲?盛七若下嫁到这等人家,岂不败坏了我家的门风啊?”

    首先提出决然反对的,正是那本也对宋子文印象不错的盛七小姐的母亲——庄夫人。

    当下有庄夫人首当其冲,出来呐喊、助威,那一大家子盛家人,自然更是出现了一马平川的“顺风倒”——齐相应。

    “就是,就是啊,就是嘛——咱家跟他宋家的差距也太大啦呀!咱家老七若果真嫁给了他宋子文,那不是给咱盛家门里抹黑、丢人嘛?”

    “是是,对对,不能,不能,就不能叫咱家老七嫁给他宋子文!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不能嫁他,决不能嫁他的!”

    当下,盛家厅堂内,盛家人在你一言我一语地狂呼乱喊着不能同意盛七小姐跟宋子文的婚事。

    然而,也就是在盛母庄夫人的竭力主张下,在盛家一家人的纷纷响应声中,注定了在未来的岁月里,宋子文再也没能成就跟盛七小姐那一段难忘却留恋着的婚姻。

    尽管,在此后的日子里,宋子文也试图做过诸多的努力,而那盛七小姐似乎也只有在迫于无奈中,忍痛割爱,暗暗收敛起恋情——跟另外的男人成婚成双了。

    往事如烟,往事却也往往不堪回首。

    于是,当宋子文在当下的庐山巧遇到张乐怡小姐,又是颇为萌发了好感时,他面对着张乐怡跟其父张谋之,一回首起那段往事,不禁感慨万端,嗟叹不已。

    宋子文开诚布公着述说道:“自从跟盛七小姐分手后,虽然在上海和广州的一些交际圈里,也曾遇到过另外一些未婚女子的情求。可是,我宋子文却一直是自觉事业未成,缘分未到,所以,就对婚姻之事慎之又慎,都给一一地婉拒掉了。”

    宋子文此番述说,使张谋之听得仔细,也很兴奋。

    于是,张谋之就赶紧恭维道:“宋财长不愧为以事业为重之人,倒是先立业再成家啊,此举真乃令人感佩,实在是感佩!”

    张谋之接着称赞道:“宋财长心存鸿鹄之志和深谋远虑,真不愧为能做得了大事的人才!”

    “哪里哪里,过奖过奖,张老板实在是过奖啦!”宋子文谦虚道:“这在婚姻方面遇到的一切,也许都怪我宋子文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婚途坎坷罢了,坎坷罢了!”

    “谦虚,谦虚。”张谋之中肯地鼓励道:“宋财长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人谦虚,处事扎实!真是叫人不佩服都不行的,不佩服都不行的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