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斗将斗阵斗兵(2)
禹城城上,伍横和夫概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楚军营帐。
“项燕二十万大军已至,为何不趁机攻城?”夫概眉头皱了皱,不解的说道,“此时不趁我军兵力不足,攻下禹城。以后难道还有机会不成?相国不日将至,到那时怕是想攻也攻不下了!且王兄二十万后援大军此时怕已经从姑苏出发。”
“他在等!”伍横淡淡的说道。
“等?等什么?”夫概疑惑的问道。
“等我父亲大军到来,一战而定胜败!”伍横一笑,说道,“何况,那楚国新军被我等埋伏禹城,怕是被打残了,需yào
时间填补整修!”
“填补整修?战事未息,简单整修是必要的,但以许犯新军伤亡之数,补充兵力进去,其战力有减无增,那样岂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夫概憋了憋嘴,说道。
“呵呵!楚王要的不但是胜吴国,还要制衡楚国大族!自然不愿意看见许犯新军兵员不满!”伍横呵呵一笑,说道。
“就算如此,那项燕一代名将,不会因此错失战机吧!禹城乃楚国东面大城,他不趁机夺取,而等相国稳定其后数十城前来,一战而定胜负,似乎太异想天开了吧!若是相国坚守禹城不出,他岂不是无可奈何,眼睁睁的看着王兄帅大军前来!”夫概摇了摇头,随即说道。
伍横看了夫概一眼,有些无奈,夫概战场勇猛,但战略上却看不明白!
“父亲一来,必然会和项燕一战而决!”伍横淡淡的说道,但语气之中甚是坚定。
“为何?”夫概不解的问道。
“因为击溃项燕,就可直接挥军直逼楚都寿春,寿春一破,楚国立马分崩离析!那时大王帅大军前来,就可各个击破,将楚国纳入吴国治下!”伍横说道,看着远处,眼睛之中,精光闪现。他清楚,这一战,自己的父亲伍子胥以刺杀之道容兵家之道,一战而胜,定将名震天下!
楚军大营,项宁一校万人,已然满员,那补充兵将多皆是百战精兵。这让项宁一校战力稳坐新军之冠。
蚩尤兵武之道之中有领兵之术,虽然只是到如今只是短短时日,但项宁却硬是将手下万人磨合得甚是默契。且对手下之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旗下军官,其优点确定,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将军!”
这一日项宁正在自己的大帐之中,研究楚国东面地图!铁牛入帐,似乎有些话要说,却又吞吞吐吐的犹豫。
“有什么事就说!吞吞吐吐的像个娘们!”项宁看了铁牛一眼,冷声说道。
“俺,俺想将您教我的双锤之法交给我手下两百弟兄!”铁牛看着下项宁,有些忐忑的说道。
项宁一听,望向铁牛,却是一笑,道:“儒家有因材施教之说。双锤之法,必须身居奇力之人方可修liàn
,不然反受其噬!你能保证你手下两百人都能修liàn
吗?”
“嗷?”铁牛一听,脸色一变,却说不出话来。
“恩!从两百人之中选二十力大之人,传其双锤之法吧!其余之人,我会传他们斧盾之术!”项宁看了看铁牛那囧样,摇了摇头,有些无奈。铁牛可为是自己心腹,可其人虽勇猛,却缺乏智慧。冲锋陷阵尚可,却不能领军,统军!
自己手下两曲长,沈生虽然是一人才,可惜乃是沈氏一族嫡孙。若是自己或项氏一族与沈氏一族哪天有利益冲突,他就算不倒戈,也将是自己的制肋。而另一曲长古仕水,却是平庸之辈,连栽培都无从下手!…,
“下去吧!”项宁对铁牛摆了摆手,说道。
而这个时候,一亲卫进来,拱手对项宁说道:“将军,伍子胥大军到了禹城!元帅已下了战书,约三日之后禹城之外对战!”
伍子胥到了吗?项宁起身,收起地图,眼睛看着帐外,眼神之中精光闪烁,有些迫不及待的激情。
“伍子胥,刺杀之道融入兵家之道么?或许你这次你不栽在祖父手中,也会栽在我项宁手中!”
三日之后,清晨。楚军二十五万大军,列阵以待,于禹城之外。项燕乘战车于中,其坐骑孰胡立于战车之旁。而起战车之旁,沈文和项梁位列左右,其余除许犯之外,还有十数名楚国将领!
孰胡,马身鸟翼,人面蛇尾,喜欢载人,乃玄黄大陆之上神兽一类,于伍子胥坐骑天马一样,能腾云驾雾,飞行高空。
禹城西城门大开,吴军共计十五万,摆阵而出,伍子胥骑天马来到阵前,其身边吴军大将跟随。
“项将军,数十年不见,却不想今日相逢,竟是在战场之上!”伍子胥一出,看了远处项燕一眼,随即说道。其话语声音不大,但清晰的传入了项燕的耳中。
“相见不如不见!伍员,你身为楚国之人,却率他国之军,攻打楚国。杀我楚人,夺我楚地,难道你就不心生愧疚么?”项燕冷声说道。看着远处,馒头白发的伍子胥,言语之中多有责怪之意。
“哼!”伍子胥冷哼一声,道,“他楚王当日灭我伍氏一族之时,可曾想过我乃楚国之人!杀父弑兄之仇,我伍员岂可不报!我伍氏一族至先祖以来,对楚国忠心耿耿,为楚国发展殚精竭虑,不知付出多少血汗。楚国有今日地域,楚人有如今富足,我伍氏一族功不可没。可楚王无道,我伍氏如此功勋之族,却被莫须有之罪灭族。他楚王又能待楚国百姓如何?今日我率吴国王者之师前来,一为报我伍员私仇,二为解救楚国百姓于水火!”
“解救楚国百姓于水火!你伍员可以再无耻一点吗?吴楚开战,生灵涂地,多少百姓因你私仇而家破人亡!若为楚国百姓,何不尽早退兵!”项燕不屑的说道,声音大了些,数十万人听了个清清楚楚。
“哼!要我退兵,除非楚王退位,负荆请罪,以谢天下。并且楚国臣服于吴国。只有在吴国大王治下,楚国百姓方才能幸福安康!”伍子胥冷哼一声,说道。
两军统帅,你来我往的废话,不过是为争取大义,给自己正名!名正,言顺!言顺,事成!占据道义的一方,无疑占据优势。
项燕指责伍子胥为私仇而兴兵犯楚,导致生灵涂炭,楚国百姓家破人亡,不义!而伍子胥却说楚王不仁,功臣可屠族,又如何能善待百姓!此次兴兵,乃是讨伐不义之君,为楚国百姓能脱离苦海。
可惜两人皆不是出身名家,不擅辩论之术。项燕乃实打实的只习兵家之道,而伍子胥除了兵家之道,虽然还习儒家之道。可其习儒家治国之术,而非企辩论之术。两人谁也说过不谁,谁说得也显得牵强!
最后两人闭言不语,伍子胥给身边一将递了一个眼神,其人心领神会,勒马出阵,仗剑而指,对着楚国军阵,冷声大吼道:“我乃吴国夫概旗下裨将杨瑜,谁敢和我一战!”
斗言之中,两方皆不得道义之势增力!随即开始斗将了!
两军交锋,虽然占据道义能增势,但却不是取胜的关键。最终胜负害得靠实力!
实力,即军士的战力!斗将,也是展现实力的一个方式。且可以通过斗将乃激发军中之士气。若不应战,或是战败,则其士气陡减,而导致战力发挥不出来!
“许犯新军旗下石勇!贼将受死!”石勇勒马而出,大吼一声,直冲向那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