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传说,世间还是一片混沌之时,沉睡万年的太初神醒来,见混沌茫茫一片,一怒,将世间分作三界。又苦于孤寂,摘下星辰,将其捏做两类异兽,一类称作修罗,另一类称作魔兽。他赋予修罗自然之力,能够掌控各种自然现象。又赋予魔兽强韧之体,能与自然同化。
又一次,太初神因过于疲乏,错手将泥土当成星辰,制造了另一种生物——人类。不同于修罗和魔兽,他们既没有自然之力,亦没有强韧之体,太初神唯独赋予他们无上的智慧。
这般,太初神将三界取名为修liàn
界,人界,魔界,供他所造三类生存。
直至太初神死后,其两瞳化作了太阳和月亮,发丝变成了漫天的璀璨星辰,血脉则变作溪水河流,汪洋湖海,而躯干则是陆地山野,峰岭坡崖。
没有太初神的管理,久而久之,各类异兽野心勃勃,为统领三界,战争接踵而至,领起战争的两派分别的修罗与魔兽。
那时的人类,并不可能抵抗如此可怕的力量,独独只能逃命而已。无论是遇到山洪地震,还是毒蛇猛兽,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逃命。
因此,往往稍稍一个地震,人类就会伤亡,区区一只老虎,就能将人类生吞活剥。见人类如此脆弱,修罗与魔兽所以才未曾做过一丝理会,只当作地上爬的蚂蚁而已,然而却忽视了他们有一样最重yào
的东西——便是智慧,也忽视了太初神曾有这般预言:“当柔弱成为强dà
,新的轮回将开始,三族中的至强者将踏上通神之路。”
时间流逝,人类凭自己的智慧做出了房屋,衣服,武器,学会了养殖牲畜,耕地下田。懂得知识教育,以教传国。还适应了各种自然规律,征服了各种飞禽猛兽。
在不久后,他们又从修罗与魔兽身上学到自然之力与强韧之体,将它们取名分别为法术和战术。甚至最后还自创出一种新的术式,他们称之为道术,虽然比不得法术和战术,但也是印证人类的进步。
再后来,修罗与魔兽终于意识到人类进步的可怕,却又都想统领三界,故没有合zuò
。最后,修罗、魔双界压境人界,三界迎来一常毫无止境的厮杀屠虐。
时至现在,人类才将修罗魔兽逼出人界,而那些修罗魔兽做梦都想到,自己竟会当初视作蝼蚁一般的人类所重创,狼狈退回己界。
虽太初神造物这些传说无从查证其真伪,他的预言更是不言而喻。然自人类有记忆起,世界确实已分作三界,人类修罗魔兽战事自古就连连不休,经人类千辛万苦,驱逐异兽,修罗魔兽两界之兽终于才窝在己界,按兵不动。
不过,这远不足打散他们的野心,面对天生好斗的他们,唯有将他们打得魂飞魄散、粉身碎骨,不然是不可能阻止他们侵占人界的。
而在三界之中,无论是天空的浮云,还是地上的山川河流,甚至是一草一木都荡漾着一股真气。修罗魔兽从一出生时,除野性本能的觉醒外,对这种真气的运用便有所顿悟。几经周折,人类也终于发xiàn
这种真气,他们从最初发xiàn
时的懵然无知,到如今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而那些运用者真气愈强,其施展术愈是强烈。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类历练发展,真气的运用已达巅峰的旺盛时期。…,
人们还发xiàn
一种怪异的石质,朝它灌输真气,真气愈强愈纯的话,其散发的光芒愈强愈烈。且经后人加工,已将其光解析成各种真气阶度,一般最低是由一阶开始,直至十阶,真气凝璇之和。那时,便会成为让人所崇敬的真者,也会有另一种更为强dà
的阶度产生——一重。
不过真气的运用也并非人人皆会,很少人一出生便能像修罗魔兽一样,能有所顿悟真气。据说十万人中还不到五人,甚至更少。他们通过名师指教或高人指点,进阶更为强悍的真气。而也有的天才,不需任何外界的援助而自学成才。但这种更是少数,一百万人中或许才一人而已。
当然,出生顿悟不到真气,也并不意味着不能运用真气。多数人都会花大把金钱,甚至通过一些关系手段求得名师教导。不过,倘若不是富可敌国,八面玲珑,一般是请不到一流的导师教导的。
而也有极少数人奇遇高人,被其看中,手把手教他从最基础最起。若要是在哪一天,你在荒郊野外碰到一个奇怪的老头,只要你对他好,在哪天他没准会知恩图报,赠药施丹,教你一招二式,甚至收你为徒。只有造化好,或许花个十几二十年你便能名震天下。因此,每年总有些人出外旅行,苦苦的四处寻觅,漂流八方,只为奇遇,拜师求艺。
但能否寻得高人,一切得看缘分,有的人花费一生,也未能找到。而有的人无所需求,但这些高人却总是围着他团团转。在这帮人中,基本上不是以找不到,消耗了大好年华而做告终。就是真的遇到了,也有眼无珠,当作了一般人,甚至做了恼怒对方的事,惹祸上身。更有的是高人没遇到,遇上一江湖骗子,自己蒙在鼓里还浑然不知的,最后被搜刮一空,一无所获,还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在外旅行回来的人之中,多是碌碌无为,顶着一头霜发,痿废不振的废物,有的甚至患上某些怪疾。
再来是三术功法:战术,法术和道术。
战术一般为刀法、剑法、拳法等近身功法,若是战术强者的话,更能运用各种武装真气,有的甚至能将自己的肉体练得与金刚石一般坚硬。
法术则为自然之力,施术者能掌控雷电、火焰、岚风、冰雪等各种自然现象,借以攻击,他们的能力无疑于更接近神的存zài
。
至于道术,一般多为辅助作用,好比它的治愈术便有一千来种,护盾术、结界术之类的少说也有五百种来种,在道术的领域里,这些远远还只是冰山一角。但作为攻击的招数实在少之又少,且攻击力凡俗。因此,众所周知,道术是最为平庸的,少有人会主动选择修liàn
道术。
然,各类功法也有所谓的等级上的差距,经人们长期的探究,将其分作五类:至尊,大师,熟练,普通,入门。每一类又分上中下三品级,故有十五阶品,这每一阶品便是天与地的差距。
好比若是两人真气阶度相差无几,一个修liàn
熟练类中品,另一个修liàn
普通类上品的话,那后者的成就自然抵不过前者。
当然,自身功力不好的,假若只是一个一重修者,那即便他修liàn
了至尊类功法,也未必能与修liàn
熟练类功法的修师一拼高下。
五类之中,入门与普通的功法自然层出不穷。但如果想得要熟练的功法,一般得进入宗派,拜师学艺即行。若是宗派较大的,一般还会有大师功法,但一般他们都不供应门生学习。…,
正是因真气的存zài
,才有所谓的功法,可愈是强dà
的功法,它们所需yào
的真气愈多,因此愈是有风险。那些修liàn
高等功法者,有时倘若不慎,真气就被榨干得一干二净,轻则抱恙几日,重则连自身功力皆被榨干,变作零阶常人。因此,能学得大师功法的,也唯有站在宗派最顶端的几个人而已。
至于至尊类的功法,正是每个人心中的憧憬。这类功法就算是任你是多神通广大,也未必能寻得。几百年前,曾有人因找到一个而名震如今,且还未有一丝消色的迹像,反倒时间的消磨,愈是沸沸扬扬。
据说那个找到至尊类功法的人,潜心修liàn
多年,学有所成后,便去参军。因战绩卓越,杀敌无数,受皇帝重用,成了各队的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领着八方各队八方来回,征战无数,剿魔窟,破修罗,驱逐而去人界大陆,受万人景仰,成为一世英雄。死后,为表对其思念,皇帝甚至下令为他筑皇陵,座落于皇都中州东南方。
那个人就是伏兮将军,如今人类能以三界鼎立之态活至现在,数他的功劳最大。而他的身世在将士中也最为扑朔迷离,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最后母亲也因疾离他而去。
出生便顿悟真气的他试图练造一身好功夫,却无人肯收他为徒,纳入门下,都见他衣衫褴褛而嗤之以鼻,驱之赶之。无奈,他只好自行修liàn
。
不过,在一次上山采药,彻底改变了他一身命运。
走至悬崖之时,为摘到长在崖角的碣石灵草,他伏在崖壁,步步挪近。然一个不慎脚打滑,连人带草跌入悬崖。此崖深不见底,茫雾弥漫掩着视线,伏兮将军本以为要命丧于此,但也许是上天的怜悯,他被吊在一棵岩松上。
树下须根缠缠绵绵,掩着一个山洞,伏兮将军便是在那个山洞寻得至尊类功法。因此后来卷起这样一阵前所未有的寻宝热潮,每年都会有多人集成一个小队,往悬崖里跳。最红热之时,一个队伍中竟达到了近一千来人。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伏兮将军一样幸运,每年在崖上的人盼着等着下崖的人带功法回来,然最后等到的,只有损失惨重,谁伤谁亡的噩耗罢了。不过即便如此,每年下崖的寻宝的人依是层出不穷,毕竟没有人愿意无名无声、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当然,这些寻宝的人大都不是佣兵,便是寻宝猎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为了圆发财梦而去的。至于那些富家子弟,他们是不掺和这些的,跳崖这种疯狂的事他们可没有那个熊胆,他们宁可选择穿的漂漂亮亮,上门学艺。而这人界学术院府无数,他们则一般会以白云观作为首席之选。
在三界战乱之期,除伏兮将军功劳最大,第二当属白云观。当年,正是白云观众人将魔界入口封印,人界大陆才不受魔界异兽所侵扰。
自古以来,其规模便是磅礴得渗入,犹若一座遗都坐落山峰。在里面,三术功法的籍卷、记录都要比任何一所院府要来得全面。就算是位列尾席七席的导师,也算得上一处强者,其名气可谓是人人皆知。
据说,即便是当朝皇帝,也要敬白云观掌门三分,所以各地官员如何弹劾,也不能拿白云观如何。而两者也井水不犯河水,少有接触。
自然,欲要在白云观修liàn
,没有一点成绩也是不行的,每个进观者必须达三阶才能作为门生。若是不到三阶,即便你是跪地相求,或又是哭得一塌糊涂,他们也都是无动于衷。
当然,也有一种例外,便是观内高辈分的直属徒弟。他们可以一阶进入道观修liàn
,也可以还未会运用真气时入观。但这种优待也并非永久的,白云观是绝不可能养着一个废物的,于是没过五年便有一次万人礼,地学类门生要测算真气阶度,若是达到七阶,便可以升级为修天类门生。若是达不到,年纪十六以下者将再以地学类门生修liàn
,五年后再次测算。而年纪十六者或十六以上者,若是达不到,便会被认作不可教之材,因此逐出白云观,永不能以白云观门生的身份修liàn
。
正是因为这条严苛的定律,门生为不被逐出白云观,总是刻苦于修liàn
,不敢懈怠,因此成就了不少人才。但也正是这条严苛的定律,白云观错失很多像伏兮将军一般的人才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