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辉煌第三百三十九章惜别依依(上)
孙刚师傅最后还是走了。
虽然老人家尽管在生前受尽了病魔的折磨。最后临走的时候,却是带着一丝满足的神情离开这个人世的。
吴永成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处理师傅丧事的时候,按照KF的民间习俗,与师傅的其他十六个徒弟一样,都是披麻戴孝,以孝子的身份,为老人送终。
孙刚师傅在二十年前的时候,孤苦伶仃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避开仇家的迫害,只身从HN老家辗转流浪到J省,可以说是受尽了人世间的磨难,最后在花甲之年得以安享晚年,这或许也是老人之幸吧。
吴永成面对着老人的遗像,心里感慨万千。
老人的丧事办理完之后,吴永成把师兄、师姐们召集到一起,他得马上离开KF市——因为他不能在KF多呆了,前天的时候,就接到了G省省委组织部的通知:中组部下来考核他的工作组,将在几天之后到达G省,他这个当事人必须迅速返回工作岗位。但在临走的时候,他也得办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师傅临终托付他照应好师兄、师姐们的事情。
通过和大家的一番交谈,吴永成了解到十六个师兄、师姐中,六师兄的生活还能勉强过得下去,而其他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众人,已经到了难以维持下去的地步了,可以说算是生活在KF市底层的一族了。
吴永成还了解到,十五个在国有企业上班的人中,其中就有七位是和二师兄李雷同属于KF市蛋制品厂,而蛋制品厂目前又是出于改制的阶段: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多次协调外来投资者对该厂进行入股改造,但由于双方面临的分歧太大,始终没有达成协议——不少投资者都愿意直接出资收购蛋制品厂,而市里的有关领导谁也不愿意背负一个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更不能容忍外来个体户控股这么历史悠久的国有大企业。
当然了,蛋制品厂的工人们也无法接受这种现状——堂堂的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主人,怎么能一时沦落到为资本家打工的下场呢?!这不是一个天大的倒退吗?!
面对这种情况,吴永成把赵平贵也叫到了现场,指示他以祥农公司的名义,和KF市有关部门进行接触,前提是在摸清蛋制品厂现有财产的基础上,为蛋制品厂注入一定的资金,达到控股百分之四十九的目的,这也算是给KF市的有关领导留一个面子,但这也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由李雷来担任这个厂的厂长,销售方面由祥农公司来全面负责,工厂的管理由企业组成的董事会来负责,当地政府不得进行随意干涉。
吴永成这么做,也不完全只是为了安置自己的这几个师兄、师姐们的生活,他心里非常清楚,作为有几辈卤制品技术传播于一身的二师兄李雷,在生产技术上那是绝对的权威,有他来接手蛋制品厂,根本不用考虑产品的质量问题,至于销售方面,祥农公司目前拥有全国各大省市的销售渠道,还有一个完整的对外贸易体系,出路根本不成问题,只要在排除了外界干扰,经营得当的话,吴永成相信,不出半年的时间,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绝对能起死回生。
其余的几个师兄、师姐们,吴永成则在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之后,让赵平贵把他们安排到祥农公司驻KF市销售公司工作——面对HN省这么大的市场。要消化这几个人,那还真不是一件什么大事——更何况,吴永成极力主张,在开拓当地市场的时候,尽量使用本地人员,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占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了。
处理完这些琐碎事情之后,吴永成与大家匆匆告别,飞回G省——在那里还有一件关乎他命运转折的大事在等着他呢!
就在吴永成忙着为孙刚师傅送终的时候,在G省一些省级领导之间也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尽量通过这次中组部的考核,促使吴永成得以尽快离开G省——不管是高升,还是平调,让他到别处当官发财去吧。
这一切背后的发起者,就是G省常委、常务副省长兰关新,他串联、沟通的一些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主要是以G省当地领导为主。
当然了,桓毕地区的路兴民作为兰关新的老部下,自然第一个接到了兰关新的暗示。
而这一切,吴永成是彻底被蒙在了鼓里——尽管他从文老爷子的嘴里,也隐约得到了一些暗示,即有可能他会离开G省。
考核过程几乎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杂音的,无论是从省委、省政府领导这边,还是中组部的同志们到桓毕地区领导班子的谈话,甚至于桓毕地区下面一些县里的明察暗访——接触过的人,几乎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对吴永成任职以来的表现,都给予了极为高度的评价,甚至于连中组部的同志们都认为,他们下来考核的这位名叫吴永成的同志,其实就是一位十全十美、没有一点缺陷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干部要是不能马上进入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那简直就是他们这些组工干部的失职了!
自然,在这些中组部的同志们听到的反映中,毕竟还有大多数的干部群众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真正心声,特别是来自于下面基层的那些呼声。
通过一个星期的工作之后,中组部的工作组带着满意的成绩,离开G省返回北京了,而给G省的一些领导干部们,包括吴永成在内,则留下来无限的遐想和期盼。
“晓峰,你跟着我也有快两年的时间了吧。”吴永成微笑着对自己的秘书刘晓峰说道。
刘晓峰不知吴永成今天早晨一早就和自己谈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顺着吴永成的话音点了点头:“是,吴书记。”
“万一我以后有什么工作变动的话,你准备怎么办?是跟着我到新的工作岗位去,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呢?!”
刘晓峰心里一惊,看来外界这段时间流传吴书记要走的消息还是真的,这不现在连他本人都有这种说法了。
“呵呵,晓峰,我说的也是一种可能性,你也不用吃惊。你知道,这世上就没有不散的宴席。”吴永成不想给刘晓峰心里造成太大的压力,故作轻松地笑着说道。
从这次的中组部考核的过程中,以及吴永成得到的一些信息。他即使再笨,也能从中看出一些蹊跷来的。
本来他认为路兴民和自己合作并不是那么很愉快,在这次的考核过程中,肯定会搞一些小动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管是路兴民别人也好,还是在桓毕地区与路兴民本人走的相近的一些人也罢,在这次的考核中,给予自己的评价,甚至于比自己最亲近的那些干部们所说的都有些过激,要是真按他们的话来描述的话。那他们所说的吴永成,这凡世中就根本不存在,这些评价也只能是在给某些人的追悼会上才能听到的。
无疑人家是盼着自己早点离开桓毕地区,是在送神走路呢!
于是,吴永成在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前做一些准备了,比如说自己身边工作了几年的人员,还有下面一些县里暂缺的领导职数等等,这必须在近期里安置妥当,否则一旦上级部门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那就有点搞得自己措手不及了。
“吴书记,您也知道我家的特殊情况的。”刘晓峰踌躇了半天,这才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说实在话,我也想跟着吴书记您到新的单位去工作,不管是什么地方,可......”
吴永成的心望下一沉,头脑里马上就浮现出了自己去过刘晓峰家里、曾经看到的那一幕:刘晓峰的家是在桓毕地区岚羌县刘家寨,他爸爸身体不好,妈妈常年又有病卧床不起,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妹妹,其中一个还是弱智,家庭负担实在是太重了,他要是离开桓毕地区,那他的那一家子可就完全失去了希望了。
“嗯,晓峰,你的心情我理解。”吴永成微微叹了一口气:“我支持你的这个想法。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嘛!这样吧,我准备和别的领导商量、商量,你就到下面的县里去工作,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吴永成离开桓毕地区之后,刘晓峰作为他这位曾经地委书记的秘书,如果还继续留在地委办公室的话,一般来说,是不会再受到新任地委书记的重用的,即使继任者是吴永成所栽培起来的干部——每个领导都不愿意接收前任的秘书,这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惯例,而如果是吴永成的对立面接位的话,那刘晓峰的际遇就很惨了。
因此。出于这种考虑,吴永成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刘晓峰放到下面的县里去,而且是直接放到正县级的岗位,让他成为桓毕地区、甚至是G省最年轻的县处级领导——到了那时,即使继位者是路兴民(这种可能性极大),他如果想把对自己的怨恨,转移到秘书刘晓峰的身上,那可也比在办公室要难得多——最起码到了那个时候刘晓峰也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
“吴书记,我听您的安排。”刘晓峰眼里闪烁着一丝感激的亮丝,他知道,吴书记这么做,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考虑。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按理说,李晓峰作为一名被提拔成为副处级领导一年多的干部(地委办副主任),要在不到两年任职的条件下,跃升一级成为正县级领导,那是很难得到其他地委领导的通过的。
要知道,刘晓峰在成为吴永成秘书的时候,也仅仅是一名副科级主任科员啊,两年来个三极跳,这也太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了。
但吴永成的这个想法,却在桓毕地区地委委员会议上,顺利通过了,可以说期间没有多少周折。
在这贺词会议上,提出干部人事调整议题的是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长马秀芹:原丹阳市副市长吉布小林拟任南沁县县委书记、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晓峰拟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原南沁县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余达成拟任地区工商局局长等。
吉布小林是彝族人,作为少数民族必须占到领导队伍中一定比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必须落实的,而刘晓峰的提拨,符合中央提出的年轻化、知识化、**化,也是无可非议的,至于说余达成的提拔,也算是对他主持一段时期工作的补偿吧。其他的人员提拔,则是别的一些领导所提议的,那也是各有各的理由。
在座的地委委员都心知马秀芹提出的这个议案,主要体现了书记吴永成的意图。这段时间关于吴永成要走的风声,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对这些议题有异议的人,表面上谁也不想得罪这名未来的新贵——那可是中组部下来考察的,谁知道人家将来会到达什么职位呢?!留一步路将来不是也好见面吗?!山不转水转的,你就知道自己以后不再落到人家的手下?!
“我同意组织部马部长提出的这个调整名单。”路兴民这个时候第一个表态发言。
路兴民可不是傻子,他得到了从省委领导那里得来的一些内幕消息:吴永成这次极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不管是在省内提拔也好,还是到省外交流,离开桓毕地区那是肯定的事情,只要再忍耐几天,把这尊瘟神送走,成为桓毕地区第一人那就非他莫属了,谁有病才会在这个时候和他闹别扭呢!
有了路兴民的带头,其他的地委委员们更是一个个接着表态:
“同意!”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