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辉煌第四百零五章新世纪!新辉煌?
“爸爸,今年的元旦你一定得陪我过啊!人家今年可是作为学校的代表。要在中华世纪坛参加‘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的庆祝活动’呢。”小敏在电话中正式向吴永成提出了要求。
此时是在十二月二十九日。
吴永成在自己的办公室对着电话笑呵呵地说:“好啊,女儿从来没有和爸爸这么正式地提过要求,爸爸考虑、考虑,争取到时候一定赶回北京去。”
临近年底,市里的工作有一大堆,让吴永成这个当市长的,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对于女儿小敏提出的这个要求,说实在的,他还真没有放到心上,因此只是敷衍地应付了一句。
哪知道,小敏根本就不上吴永成的这个当,马上就步步紧逼:“爸爸,你可别说话不算数啊,前几年过年过节的时候,你总是骗我说要回家来陪我和妈**,可你一次也没有算过话,这次你再骗人的话,我以后就不理你了。我这次可是认真的。”
嗨,女儿长大的了,这以后自己还真的不能信口开口随意糊弄了。
吴永成心中暗暗感觉到了一阵阵的惭愧:说起来。自从自己重返政界之后,逢年过节的时候,留在家里陪伴家人的时间,的确也没有几次——没有办法啊,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像他们这种作为当地主要领导的干部,都要带着有关部门的人,深入到基层、厂矿什么的,进行访贫问苦、慰问等工作——即使是作秀也罢,这也是一项很严肃的政治任务啊!
你没有看见,每当这个时候,他们的身后就有大批的媒体记者跟随着,随后,报纸、电视上才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如果哪位领导在这个时候,未能露面的话,说不定过几天的时候,一种谣言就会出现在社会上:那谁谁谁好久不露面了,不是被纪检部门给“双规”了吧。
“小敏,你听爸爸给你解释。”吴永成不得不认真对待女儿所提出的这个要求了:“元旦的时候,你最需要爸爸在家里陪着你和妈妈,可爸爸是一市之长啊,还有更多的小朋友、叔叔、阿姨们,也需要爸爸啊,你看,到那天的时候,爸爸尽量争取赶回去,万一时间不允许的话。你就让妈妈陪你一起,好吗?!”
“哼,我就知道你这是在耍赖!”小敏不高兴了,在电话那边撅着嘴大发脾气:“别的同学们在活动的时候,都是由爸爸和妈妈一起陪着的,为什么你却一次也没有陪过我呢?!难道别的同学的家长们就没有工作吗?!你就是心里面有我和妈妈!我不想理你了,你也不是一个好爸爸!”
汗,女儿指责自己的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吴永成心中一阵内疚,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这可能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忠孝两难全吧,自己不仅仅是欠女儿和文丽的太多了,对于吴家的两位老人、还有李琴母子俩、冯霞母女俩等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特别是冯霞母女俩的出现,又直接导致了冯霞与其父母、哥嫂多年关系的恶化,以至于骨肉亲情难以见面,这都是他吴永成有意无意间造成的啊!
好在前几天的时候,因为冯霞父亲患病严重,多年未见女儿的冯父,以为自己年迈多病即将离开人世,因此让儿子冯跃进尽快联系女儿,想在临走之前再见女儿一面。
冯跃进并不是不知道冯霞的联系方式,他之所以通过吴永成,无非也是想向吴永成传递这么一个信息。那就是老人、甚至是他冯家对冯霞当年和吴永成所作的那件荒唐事,已经有点默许的意思了——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一直这么拖下去那也不是个办法啊!
得到信息的吴永成马上联系到了远在香港的冯霞,冯霞一听说父亲病危,在电话中就哭了起来——离家十几年,说心里不想念父母哥嫂,那绝对是假话,只是迫于女儿这个私生女的存在,为了女儿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冯霞迫不得已才远离故乡,思念可以说每日剧增啊!
因此,冯霞马上就订飞机票与次日赶到了丹青市,至于女儿还是暂时不能带回这里来的,毕竟老人身在病中,万一再受到什么刺激,反倒不好了——一切都是慢慢来的,欲速则不达哦。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冯家两位老人当年尽管对女儿所执意做出来的“丑事”一直耿耿于怀,可分离多年之后,再次见到心爱的女儿,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乌有,只有一家几口人抱成一团痛哭、流泪,然后就是冯父的病情为之大大减轻——人老了本来就是体弱多病,再加上这几年一直想念爱女,所以一下子就躺倒了,现在见到十几年未见的闺女出现在自己的病床,心病好了,身体自然马上也就听从大脑的指挥了。
吴永成最后还是依从了冯跃进的建议。并没有过去妨碍人家一家人的相见——坚冰开始融化,但并不代表着事情已经马上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结果,一切还是要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地进入一个正常的轨迹的。
冯霞来到丹青市之后,也不没有和吴永成去相见,一者不想给两位老人太多的刺激——两位老人虽然说并没有从儿子冯跃进的嘴里得知吴永成来到丹青市工作的消息,可现在有了电视这个传媒,吴永成又是经常出现在荧屏之上的热点人物,他们就是想避而不见,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饶是这样,大家也睡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好像这个人从来就没有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过似的。
冯家两位老人最后还是在冯霞和冯跃进的一再劝说之下,一起随女儿到香港住一段时间了——一来是换个环境,对冯父的身体恢复,也是大有益处的,二来,自从建国之后,疯母也一直再未与香港、美国的那些姐妹、兄弟们在海外见面,这一次也算是一个机会吧。
在冯霞离开丹青市的时候,倒是给我一次悄悄打了一个电话,把这些都告诉了吴永成,吴永成听到这些。心里也自然是非常高兴——冯家两位老人肯答应随着冯霞到香港居住一段时间,这就说明他们已经在事实上承认了自己与冯霞那个私生女的存在,要知道他们不肯接受这个事实的话,那是绝对不会跟着女儿到香港居住的——到了那里,还能再回避那个得不到一点法律地位的私生外甥女吗?!
对于冯家的这个新变化,吴永成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冯霞能重新回到家里,这让心里对冯霞的内疚之情,也大大缓解了不少啊!
“未,吴永成你怎么不说话了?!你现在在想什么?”
就在吴永成对着电话愣神的时候,突然间电话对面已经换了一个人。
“啊,什么。你说什么,我正在听你们说话呢!”猛然醒悟过来的吴永成,连忙对着话筒讨好地笑道。
好嘛,这是女儿把她妈文丽也搬出来了,看来这次是不好随便应付过去了。
“吴永成,我跟你说啊,你这次新年一定要回来啊,女儿什么时候求过你啊,她长了这么大,平时你工作忙,我们娘儿俩也没有和你提过什么过分的要求吧,这可是迎接新千年啊,这么有意义的一个活动,真的你还忍心拒绝孩子?!”文丽电话中有点不客气了:“你这个官是不是当得有点走火入魔了?!你听,女儿已经在一旁伤心地哭起来了。”
“好、好、好,文丽,你和小敏解释一下,我尽量……不,我一定在那天晚上,陪咱们的女儿一起迎接2OOO年这个新世纪的到来,怎么样?!”
一向到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这个做父亲的,平时并没有多陪她——在她成绩考了双百分的时候,没有与她一起分享这个快乐;在她学习、生活着遇到困难和不高兴的时候,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有及时在守在她的身边,细心地安慰她,吴永成心里就觉得一阵阵的心酸。
唉,自己是不是还真像文丽所说的那样,当官当得有点走火入魔了呢?!如果当官真要抛家弃子的话,这个官还真不如不当啊!
一时间,吴永成仿佛有了一种豁然大悟的体会——对,到时候尽量把所有的工作,都提前安排好,让元旦那一天的时间,都属于妻子和女儿,自己也过一个真正的假期吧。
嘿嘿。新世纪,2OOO年,说起来,自己曾经也是很向往的啊!
挂了电话之后,吴永成随意提起一支签字笔,子啊面前的一张稿纸上漫不经心地涂抹着,心却不知飞到了哪里……
说起来关于新世纪是否始于2000年,这中间还有一个不小的争执呢,最近吴永成在报纸上就看过不少:这也是公众习惯和科学规律之间产生的一个小小的矛盾。
有人提出二OOO年应为新世纪的发端,这也正符合公众喜新求异的心理,由于从一九九九年到二OOO年,四个数字全变了,加上全球注目的计算机“千年虫”问题,更强化了人们对二OOO年的特殊心理。
正当人们紧张地为新世纪来临做准备时,国际权威颁历机构,如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美国海军天文台、法国巴黎经度局等发表声明:新世纪始于二OO一年一月一日。
为此,国内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叫什么“中国2000年委员会”。据这个中国2000年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一个博士说,从天文历法角度而言,二十一世纪,无疑应从二OO一年一月一日开始。
但他同时肯定了二OOO年一月一日,在民众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对此,他还专门作了个比喻:二OOO一整年,好比是二十世纪通往二十一世纪的一座时间大桥,桥的两端各有一个桥头堡,此岸桥头堡为二OOO年元旦,彼岸桥头堡为二OO一年元旦。人类乘坐的二十四节列车(相当于二十四个时区),相继通过第一个桥头堡上桥,经过第二个桥头堡下桥,跨越世纪,跨越千年。
因为“世纪”一词内涵包括两部分:一是“世纪”的时间间隔为一百年;二是公元纪年的第几个百年。
根据此定义,第一个世纪从公元1年到一百年,第二个世纪从公元一O一年至二OO年。以此类推,第二十一个世纪,是从二OO一年一月一日,延续到二一O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以二OOO年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开始,则第二十一世纪只有九十九年,不符合世纪的定义。
当时吴永成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心中黑很不以为然: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你说国家培养你们这些博士专家的,耗费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难道说就是让你们研究这些狗屁不值的理论吗?!即使那一个世纪多算一年、少算一年的话,这世界是不是就会因此而产生什么大的变故呢?!
那不是扯淡嘛!
其实对于新世纪的向往,特别是对于二OOO年这个特殊年份的关注,对于吴永成们这一代六O后、七零后的人来说,那是从小时候,就有的一种深深的情结。
这一些人们不会忘记,那是从一九七八年开始的时候吧,有的人已经到了初中上学,有的人可能刚入小学时,像他们这种年龄小的,可能在那个时候,除了背会了小学生守则,再很快知道的就是“2000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然后就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
这个比较准确的说,那是叫一个“新时期的总任务”中规定的,时间的截至就是到“本世纪末”吧。
总之在那个儿时的感觉里,就是到了本世纪末,也就是二OOO年的时候,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生活幸福,不必再辛苦的劳作。
那时还是生活在前世之中的吴永成,就经常会想:到了本世纪末、二OOO年之后,他将会变成了个什么样子?!社会也将变成了个什么样子?!是不是人们所常说的:物质大大丰富,不再是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而是按需分配,只要你家里缺什么东西,国家自然会给你按需分配的。
到了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别,粮票、布票、油票什么的,根本就不会存在,反正就和到了共产主义那个阶段差不多吧。
在那个时候,就是吴永成他们学校的政治老师,也是这么教育他们的。
因此,当生活中遇到吃不好、穿不好的时候,只要一想到到了本世纪末、二OOO年之后,国家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了,心中就更加特别憧憬那一天的到来了。
在这样的憧憬中,吴永成他们这一代人走过了小学、步入了八十年代——在中学时代,每当写作文的时候,一表决心时,最后一句总是以“为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而结尾。
在那个时代,“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是最高分贝的口号,八十年代的时候,注意看报纸和听广播中新闻的人,经常能看到这个省的经济增长率高达百分之二十,那个省不甘落后更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真是此起彼伏,实现四个现代化简直就是盘小菜。
可慢慢地到了大学、再往后到了步入社会的那一刻,才发现本世纪末、二OOO年的距离,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可童年的很多幻想,却已经变成了泡沫了——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更觉憧憬的二OOO年马上就要到了,偶尔在工作总结时还会提为了四化……,可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却不再是大提特提什么“四个现代化”了——这个时候,反倒是很多国有企业的人下岗为生活奔忙、为“钱”困扰、吵架;农村的农民们,仍然还是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一样,在田地辛苦劳作,没有人再提什么本世纪末、二OOO年实现“四个现代化”了。
随即就是信息化的时代骤然来临了,什么数字化生存、“千年虫”等充斥在耳边,像他们这种年龄的人,大多已经忘记了儿时的那个有关“四个现代化”的梦想,在目前,最为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首先要为“生存化”而奔忙,于是上班、下班、恋爱、结婚,走过了无论“四个现代化”是否实现,一个普通人都要走的路,虽然中间偶尔想一想在儿教室里对二OOO年的幻想。
唉,细想起来的话,从谈论四个现时代的一九七八年,到即将来到的二OOO年,时间上说,比第一步战略实现期多了两年时间,据说还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但是,与建国初期十三年完成第一步战略任务时期相比,这十七年的时间,第二步战略任务没有完成好啊!
不管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如何大肆渲染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还是如泥牛入海了。
或许,当二OOO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大多数的普通人只会坐在电视机旁,听那些娱乐明星歌唱着太平盛世,心中还美滋滋地想到“不饿肚子”就是幸福;在加上这几年不断有文学作品鼓吹着什么“简单就是美”,也就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社会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的这些问题了……
至于说像自己的女儿小敏这些九零后、二OOO后的孩子们,是否会知道,在他们之前,他们的父辈们心中还有过一个有关“四个现代化”的梦想,呵呵呵,那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在他们这个年纪,或许追星还比这个更有趣一些……
……
“爸爸、爸爸,你快一点、你快一点。”小敏兴高采烈地拉着妈**手,一个劲地促催着身后磨磨蹭蹭的爸爸。
爸爸这次能准时出现在家里,陪自己和妈妈来到中华世纪坛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这让小敏心里很是高兴——在她的印象中,爸爸几乎没有和她一起到这类公园、游乐场的地方来过。
吴永成不紧不慢地笑着说道:“不着急、不着急,时间这才八点嘛,敲钟的时间不是要到十二点的时候吗?!”
此时是一九九九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北京中华世纪坛。
“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庆祝活动”,今天将在这里——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数万名各界人士与全国人民一道,告别难以忘怀的1999年,迎接充满希望的2000年,为在新世纪和新千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为全人类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祝福。”(报载)
吴永成答应了女儿陪她一起迎接新世纪,这次还真的没有爽约,在中午的时候,安排好丹青市的一切工作,终于在下午六时左右赶回了京城。
夜色刚刚降临,位于北京玉渊潭南侧的中华世纪坛,就如同欢乐的海洋——陆续赶来的两万五千多名首都各界人士在这里载歌载舞,等候着新旧交替时刻的到来
小敏是作为学校选出的学生代表来参加这个活动的,吴永成和文丽能陪着女儿前来,那就是文涛的功劳了——虽然说文老爷子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几年了,可办这些事情,文涛还真的没有费多大的劲儿。
文涛不仅给妹妹文丽一家子搞到了请柬,还特意带着儿子小军也来了,用他的话说:这叫感情投资。
不过,男孩们自有男孩们的圈子,小军进来之后,就自己跑着闲逛去了,根本不想和他的爸爸呆在一起。
“永成,这里人可真多啊,我就奇怪了,不就是个新年联欢晚会嘛,值得这么大张旗鼓的吗?!”和吴永成一样落在后面的文涛目睹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怪话连篇。
要说文涛这么发牢骚,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人家大伙儿都着急着奔新世纪、新千年了,可他至今还是王老五一个,别说家里的两位老人不想搭理他的新“女朋友”了,就连儿子小军和大哥文海、小妹文丽都不待见那个小“女朋友”的,这让他心里一直非常郁闷。
“呵呵,二哥,新千年、新世纪、新气象嘛!”
吴永成没有直接回答文涛的话,以这几天电视台上的一句广告词回答他。
文涛却粗俗地吐出了简单的一个字“屁!”
“行了,别想那些没有用的不高兴事情了,丽丽她们走远了,咱们也赶快迎上去吧,要不一会儿人挤散了,就不好了。”吴永成安慰地拍了文涛的肩膀一下:“但愿新年新气象,二哥你生意大火、一切顺利如意。”
……
时间很快到了二十三时三十分,五十六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先队员,吹响了礼仪号角,奏出了盛大庆祝活动的序曲。
在亮如白昼的中华世纪坛上,在镌刻着五千年文明史的青铜甬道旁,狮舞龙腾,锣鼓喧天。一张张绽开的笑脸,一首首热情的颂歌,将那手中挥舞的红旗、翻飞的红扇,化作伟大祖国驶向新世纪新千年的风帆。
激情下,歌舞中,人们注视着中华世纪坛上北京时间的倒计时牌,为昨天感怀,为今天喝彩,为明天祝福。
二十三时四十五分,在一阵欢快的迎宾曲中,江泽民、李鹏、朱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中华世纪坛。
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宣布庆祝活动开始。在国旗班礼兵的护卫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夜空
二十二岁的北京大学蒙古族学生达奔那,双手高举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采集的中华文明火种的火炬,由八位手持花环的少女护送,从世纪坛前经青铜甬道跑进会场,将火种放在中华圣火台旁的点火台上。
二十三时四十九分,“中华世纪坛”题词碑揭幕,红色帷幕被揭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5个大字光彩夺目。
在欢乐、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中,江泽民主席发表2000年贺词。
他说,二OOO年到来的钟声,就要鸣响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寥廓上空。人类文明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世纪,开启一个新千年。今夜,在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各国人民无分民族、无分信仰,都在为这一历史时刻的来临而欢欣鼓舞……
倒计时牌走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二十三时五十九分五十秒,文丽和小敏激动地和数万名群众,一起随着数字的变化齐声高呼:“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二OOO年一月一日零点。”
就在这一刻,江泽民主席在中华世纪坛中央平台按动电钮,点燃中华圣火。
也就在这一刻,首都各界的二十位代表撞响世纪钟,二十一响雄浑悠长的钟声,传达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崇高事业的衷心祝福。
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而起,如万花绽放。数千只气球飞向夜空,如千帆竞发。
全场鼓乐齐鸣,一片欢腾。
从中华世纪坛到北京西站长达1.5公里的路上,数万名群众伴着《你好,2000年》的歌声,载歌载舞。
来自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四名儿童领唱的《同一首歌》,倾诉人们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
零时二十三分,庆祝活动在《歌唱祖国》的集体舞中结束,但激情洋溢的人们,依然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在世纪坛上,中华圣火熊熊燃烧着……
吴永成目睹着那熊熊燃烧的中华圣火,心里也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新世纪是到来了,可新世纪来了之后,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会有一个新的辉煌吗?!
(昨天搬家,高速堵车近十个小时,因此断更。今天奉献七千六百字,多余的算是赔罪!嗯,老西这月代表县里参加全市老年人运动会,打乒乓球。没有想到老西也就成了老年人了,郁闷一个。鞠躬!多余的话也不在这七千六百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