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青年常委
第三十章【县长会】下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他的脸上。鲁力笑道:“我的意思是说私人企业无论如何也是私营性质,我们虽然需要他们的投资来增长地方税收,但实在没必要过于巴结。”
“对于鲁副县长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伟人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够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市场经济下,我们不能拘泥于坚持国有企业才是正道,而私营经济就是后娘生的,坚持把它们区分开来,划分等级。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海山县的经济永远也无法取得发展。”贾乃宽并没有因为鲁力的反驳而动气,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道:“发展地方经济,国有企业固然能够做出贡献,但私营企业也丝毫不差,目前我们县的形式是整个县没有一家县属企业,更没有大型国有企业。也就是说我们的基础非常薄弱,想要有所发展,就只能扶持私营企业不断壮大。”
贾乃宽瞥了眼鲁力,见他似乎没有争论的意思,便继续道:“省上成立政务大厅的目的也在于此。国有企业毕竟数量有限,反观私营企业确如雨后春笋,争相成立,因此省上才会建立集工商、税收、外资服务等为一体的一厅式办公机构,方便企业快速注册。”
“至于第二点,我觉得赵副县长的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县的硬件设施急需升级,老城区由于修建时间较早,房屋老旧,街道窄仄,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步伐,我认为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应早日提上议程。”
贾乃宽很有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气,笑道:“另外,在县里不断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乡镇的经济发展,此次江山集团的投资考察应该能够给我们启发。我认为县领导要下乡蹲点调研,根据每个乡不同特色,制定出乡镇发展方向,从而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不得不说,贾乃宽能够受到陶大勇的重视,其本身的工作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他并没有像赵志光和鲁力的敷衍对付,详细的将自己观点分成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高阳停下记录,抬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笑容:“贾副县长说的很好,还有没有?”
贾乃宽摇摇头:“还有一些看法就不在会上谈了,我们今天要制定的是大方向,一些细节方面等方向制定下来。我再向高县长汇报。”
王松咳嗽一声,笑道:“既然老贾说完了,那我也谈谈看法。我觉得想要发展经济,不单单是我们几位副县长在一起讨论就能做到的,正如老贾刚刚说的,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后续服务也要跟上去。另外要在全县干部中形成一个观念,什么观念呢,就是所有人都要牢记GDP发展速度是检验官员晋升的唯一标准。想要升官,不难,把经济搞上去,只要经济上去了,一切都好说。”
他顿了顿,又道:“这就是除开硬件方面的软件,微机不是有硬件和软件的术语吗,硬件标准高,运行速度就快。可是如果单单硬件标准高,软件跟不上的话,速度就算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反之亦然。所以打造一个有利于投资的良好氛围,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工作。”
高阳点点头。笑道:“王副县长的比喻很恰当。”
王松笑笑,没有说话。
高阳看着四名副县长,满意道:“四位的发言令我很受启发,只要大家群策群力,我想我们县的经济一定会得到快速提高。下面我说说自己的看法,也请你们一起讨论一下,讨论出结果,将会作为政府方面的正式议题,提交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讨论,并提请人大予以通过。”
赵志光瞥了眼高阳,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想要通过常委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高阳合上笔记本,神色渐渐严肃起来:“我上任一个月以来,对县里的情况专门做了一些了解,给我的感觉咱们县的干部与省城的干部相比,就好像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省城的干部们早已脱离了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桎梏,在观念上遥遥领先于县上的干部。解放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们县的差距还很大啊。”
“要发展经济,必须要解放思想,摒弃计划经济下的老旧思想。市场经济下,一切以钱为标准,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只要能赚到钱,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能发工资奖金,就是成功。这一点不容否认。”
高阳斩钉截铁道:“而我们县目前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招商引资是未来五年甚至长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招来投资商,才能有钱建设发展县上经济,才能让没有工作的人们找到工作,吃饱饭。其次是提高软硬件标准,正如贾副县长和王副县长所说,县里首先要提高自身条件,开辟各种资源,并为投资商创立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也就是常言所说的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我认为,以海山县的条件,比较适合走以旅游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多元化发展道路。相信在座的诸位对清澜山温泉以及老山巷都有所了解,这是我们海山县目前唯一的优势,一旦将这两个景点进行开发,广阔宣传,海山县将会成为很多假期旅游休闲人们的理想之地。当然,在开发这两个景点的同时,城市规划改造也要尽快开展,这也是我们海山县未来的城市名片,打造好这张名片,我们根本不必害怕会没有人来投资。”
“高县长,我有个疑问。只是这两个景点,似乎不足以吸引世人关注吧。这样一来,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发展路线就没法成立。”
赵志光望着高阳,眼中闪过一抹不屑,到底是毛头小子经验不足,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有工业产业作为支撑,海山县无疑于空中楼阁,根基不稳。
高阳笑了笑,道:“我清楚赵副县长的意思,以我们县的情况来看,旅游产业后续发展无力是必然现象。但请不要忘记,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五年之内的规划。以目前县里的情况,要钱没钱,要产业没产业,想要发展成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大县何其艰难?在没有庞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撑的前提下,这只能是幻想。而旅游产业则不然,只需要引进资金,规划好旅游景点,游人自会络绎不绝。到时候不但是宾馆饭店得以实惠,老百姓也同样可以通过销售纪念品等等获取收入。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目的就是为了给县上积蓄实力。”
赵志光神色一窒,高阳说的让他无法反驳,以海山县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发展其他产业,还真没有那个实力。
要知道即便是减免税收也需要财政有钱才能做到,市场经济下,即使是地方政府,如果没有钱,一切也只能是空口白话。
高阳看赵志光的反应,心知他无话可说,便继续道:“在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出详细的优惠政策,凡是在海山县投资开建企业工厂,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另外,关于乡镇经济发展,我也有一些考虑,重点就是八个字,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今天召开县长办公会的目的,就是确立以旅游产业为今明两年全县工作重点的工作,在这里我向诸位通报一下,江山集团已经同意了对清澜山整体开发的议案,不久后,将会有专人负责和县上谈判。”
“什么?江山集团竟然要涉足旅游业?”不止赵志光和鲁力大为惊讶,就连贾乃宽和王松也大感不解。
江山集团给人的感觉向来是以制药为唯一发展方向,谁知道来到海山县后。先是高调提出收购县招待所,如今又要投资清澜山温泉项目。
四人面面相觑,心中同时暗道:这算不算不务正业?
高阳却不理四人所想,微笑道:“我希望大家能就清澜山温泉项目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县长,这个似乎不太妥当吧。”王松作为分管旅游的副县长,虽然内心倾向于支持高阳,但涉及到自己的分管口,也不得不说出自己的担忧:“当初陶大勇在位时,曾专门发文允许上王村村民承包温泉,合同期为十年,目前刚好过了五年。上王村的村民们因为温泉的存在,这些年很是尝到了甜头,我们如果贸然提出解除合约,恐怕会引发他们的反对啊。”
赵志光和鲁力对视一眼,一言不发。他们都清楚清澜山温泉的事情,高阳如此做明显是要断了上王村村民们的财路,断人财路,那是生死大仇,二人巴不得高阳立刻发文收回温泉使用权,引发出矛盾呢。
高阳自是明白王松的忧虑,上王村和县上签订的合同的确是个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恐怕引发出来的矛盾会很大。
但这并不足以让高阳退缩,清澜山温泉资源交给这些村民手上,所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像江山集团这样的大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完全发挥出温泉资源的作用。
他略微沉思,沉声道:“上王村的事情暂且不谈,清澜山温泉资源必须要收回,即使不和江山集团合作,县上也要进行统一开发。”
“召集大家开会的第二个目的是我准备启动老山巷维护维修工作,老山巷历史悠久,是我们县最古老的文化建筑群,如果说清澜山温泉是以休闲放松吸引游人前来的话,那么老山巷的古建筑群则是以沧桑古老的历史来迷醉游人。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游人,在泡温泉的闲暇,漫步街头,当步入到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群时,你是否会沉迷其中?”
“所以,我提议尽快将老山巷的维护议题提交县委常委会进行表决,并提请县人大进行审议。”
“我同意高县长的决定。第一,收回清澜山温泉资源,并进行招商后统一规划运营。第二,启动老山巷维修维护工作。第三,以旅游产业为主,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怡人的城市名片。”
贾乃宽毫不犹豫的举手赞同。
王松犹豫了一下,目光望向赵志光和鲁力,见他们二人似乎也不反对高阳的提议,也道:“我没有意见。”
高阳望向赵志光和鲁力,二人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他满意的看着四人,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正式制定议案,请县委常委会表决吧。”
会议散去,高阳独自回到办公室,副县长王松紧随着跟了进来。
“高县长,我觉得清澜山温泉的事情如果不妥善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清澜山温泉资源是上王村数千村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些年由于温泉产业的发展,上王村村民已基本摒弃了种地为生的生活方式,家家户户都靠着温泉为生。一旦进行整体开发,势必会断绝他们的生路,这样无异于把他们逼上绝路啊。”
刚一进门,王松便一脸沉重的说着。
高阳笑道:“王副县长的忧虑我能理解,可是你要晓得,正是因为上王村村民的无序经营,使得清澜山温泉这几年在外面的口碑越来越差,乱收费、宰客以及卫生不达标等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海山县对外的形象。若不做以纠正,恐怕用不了几年,清澜山温泉就会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可是一旦整体开发后,上王村的村们如何安置?”王松仍不死心,毕竟是他分管的旅游口,若是将来出了问题,他的责任恐怕不会小。
高阳笑道:“该赔偿的,要赔偿,该安置工作的,要安置工作。总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没有饭吃,这一点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