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九剑劫 > 第十七章、封禅大典
    第十七章、封禅大典

    李心白拿着剑谱和达摩剑石兴高采烈地回到了自己的禅房。欧邪子得知释怀空及释怀明各将一成禅气传给李心白的事后,也大为惊叹。

    他拍拍李心白的肩膀,正色说道:“如果老夫没有记错的话,你小子可是近千年来第一个同时修习了东陆三大剑宗剑法的剑客!也不知道你前世积了什么德,竟能有如此福分!”

    李心白呵呵笑道:“上昆仑,老子靠的是一片学剑的痴心疯劲;上太岳,老子靠的是偏向虎山行的胆魄;上少室,老子为救般若火劫,几乎以身殉佛。老头子,难道你就真的觉得,本少爷这一身剑法都是凭运气得来的?”

    欧邪子轻轻呡了一口酒,笑道:“好了好了,老夫知道你凭的都是自己的本事,这可以了吧?”他又拿过李心白手上的达摩剑石,啧啧称叹道:“这剑石有紫莲幻光,既封印有达摩梵僧毕生的禅气,又凝聚了他一生的剑气精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剑骨材料。有机会,老夫一定要给你再造一把好剑!”

    李心白笑道:“老头子真是深得我心,这事就拜托你啦,呵呵。”

    一旁的姬玉儿关切地问道:“两位长老把心白哥哥叫去,有没有传授什么中和阴阳之气的法子?”李心白突然一扬眉毛,笑道:“当然有了!他们说,只要你陪哥一晚,那就一定阴阳中和了……”说着,那家伙便流着口水yin笑起来,样子极其猥琐。

    姬玉儿“哼”的一声,小手儿一伸,说道:“心白哥,你是不是想尝一下玉儿的痒痒大法?”李心白一个冷战,猛地想起传说中的那招巫术“菊花痒”来,于是赶紧住了嘴。

    正在这时,只听到外头锣鼓喧天,雅乐声声,般若寺中立刻便变得热闹非常起来。欧邪子与姬玉儿都觉得十分奇怪:“般若寺是清净之地,今天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热闹?”

    李心白神色一下子便冷了下来:“是东周皇帝柴越,他今日亲自摆驾上山,不知道究竟有什么意图。”

    欧邪子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们偷偷出去看一下。”于是,三人便偷偷地出了去。

    自从东周皇帝柴越登基以后,他第二次摆御驾亲自登上少室山。这一次的登山,他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是在少室山般若寺内进行了极其奢华盛大的封禅大典。先是祭祀少室灵山的神灵,然后便是给般若宗开宗祖师释若天剑圣上香祭拜。此后,他将少室山封为“南陆圣山”,将释若天封为“禅剑菩提佛”,将般若宗大长老释怀素封为“明慧大长老”,余者各有赏赐。

    这大典极为隆重,上至皇帝,中至文武百官,下至般若寺及其余三千名寺的方丈高僧,悉数按照东周帝国的祖制举行了祭礼。大典一共举行了三天,大礼小礼,雅乐庙颂,无不庄严神圣。

    而替皇帝柴越护卫的东周凤章骑,更是来了近三万人,从山下到般若寺,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此事完毕之后,东周皇庭在少室山山巅立碑作传,铭记此事。柴越又赏赐般若寺黄金万两,要给那五十丈高的释若天像镀上金身。

    第二件事,则是皇帝陛下亲自做主,让杀刀门与般若宗订立盟约,共同护卫东周皇庭以及帝国百姓。

    释怀空虽然心中不愿,但东周皇帝这个面子太大,几番推辞之后,他还是勉强与杀刀门门主——东周明王订立了盟约。根据柴越的安排,般若宗及杀刀门将各推出十名高手加入东周御林军,并充当东周军队的武术教练。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暗中观察的李心白还是吃了一惊,杀刀门门主,果然就是明王爷!

    而一切典礼完毕之后,柴越又与东周帝国内约三千多所寺庙的方丈主持一起听了释怀空主持的论佛讲经大会。下山之前,他又下旨大赦天下,并广为封赏。

    这样,柴越在少室山上大肆铺张,闹得鸡犬不宁,足足折腾了近半个月,方才摆驾下山。这封禅大典如此隆重,已经闹得东周帝国人人皆知了。

    皇帝的车马远远地消失在山林之中,般若寺中方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李心白望着远方的旌旗,小声对欧邪子说:“想来是北秦帝国那边有什么动作了。不然的话,柴越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搞这个什么封禅大典的。”

    欧邪子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心白,我们上少室山的时日也已经不短了,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准备下山罢。”

    姬玉儿问道:“老头子,我们去哪里?”欧邪子不满地瞪了李心白一眼,说道:“你怎么就不教训一下你媳妇,如此的不尊老爱老,成何体统?”

    李心白于是便扭头批评姬玉儿:“你怎么可以这样子说话呢?老头子最喜欢人家叫他‘老酒鬼’了。”姬玉儿捂着嘴呵呵直笑,却把欧邪子气得吹须瞪眼。

    后来,他们从辩空口中得知了柴越登山举行封禅大典的背景。原来,就在柴越上山的同一天,北秦皇帝嬴武翦也登上了北陆的太岳山,举行了轰动东陆的封禅大祭。柴越在一个月前探听到此事,于是便立刻启程,赶在同一天到少室山上进行封禅。

    嬴武翦将太岳山封为“北陆圣山”,将浩然剑圣孔凌浩封为“万世至圣先师”,又将浩然宗大宗主董元昊封为“浩然大剑尊”;而柴越则将少室山封为“南陆圣山”,将般若剑圣释若天长老封为“禅剑菩提佛”,

    又将般若宗大长老封为“明慧大长老”,显然有不甘落后于嬴武翦之意。

    这南北封禅,说白了,其实也只是两个帝国在斗气争面子而已。

    李心白所想的还要更深一层。大国政治,一定会辐射到修真界及剑修界。嬴武翦要一统天下,董元昊要三宗归一,两者遥相呼应。嬴武翦大动干戈,抬高董元昊的地位,增强浩然宗的声势,其背后一定有别的目的。

    如无意外,嬴武翦的大军,以及浩然宗的高手,都将不日南下了。在辞别释怀空及释怀明时,李心白将心中的忧虑悉数道出,两位长老深以为然。本来打算继续外出云游的释怀明,也改变主意留在了寺内。

    山雨欲来,秋风满楼。

    南国古刹,春将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