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电影万岁 > 第311章 《辛亥革命》首映式(十六)
    第311章《辛亥革命》首映式(十六)

    如果说一部《辛亥**》,第一个高潮是黄花岗起义,第二个高潮是武昌起义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阳夏保卫战,则无疑成为了第三个高潮。

    历史上,阳夏保卫战从战争开打到最后结束,一共41天,短短的41天时间之内,武汉三镇一片血海,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纷纷起义,清朝灭亡的丧钟,也终于在这41天敲响。

    黄兴到当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铁血十八星并肩飘扬的时候,银幕上下早已经一片轰动。

    但是这种情绪,很快就被接下来的画面压抑了下来。

    虽然黄新率领援军赶到,虽然湖北军政府因此而士气大振,但是清军随之而来的,是袁世凯的亲自坐镇,大清国倾国之力打造的新军,此时全部出场,面对这样的敌人,战争的结果,似乎已经不言而喻了。

    在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战斗,汉口,汉阳失守,在清军的包围之下,武昌成为了一座孤城。

    长江之上。强大的清朝海军,将一门门巨炮对准了武昌城,对准了**军的阵地。

    如此的重炮轰击之下,坚守的军队断然没有活命的道理。

    “填炮弹”舰长抽出指挥刀,脸色严肃。

    炮弹被填了上去。

    “誓死杀敌,以报皇恩”在舰长的带领之下,全舰官兵高声呐喊,轰轰轰,重炮齐鸣,那如雨的炮弹咆哮而出,却根本就没有一发命中**军队的阵地,很多都是直接飞到了旁边的水田里。

    “很好,就这样打。”管带哈哈大笑。

    其他的军舰上,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如此。

    此时的新军,不管是袁世凯的手下,还是萨镇冰的水师,对于武昌的起义军,都抱着深深的同情,至于陆军,赶来支援的部队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湖北人,没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乡在炮火之中灰飞烟灭,所以尽管声势浩大,但是人人不愿意在打下去。

    清军指挥部。载涛、萨镇冰、荫昌、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等人围坐其中。

    “项城,如今乃是歼敌的好时机,为什么各军在攻下汉阳汉口之后,停滞不前?”载涛十分愤怒地看着袁世凯。

    “乱党的凶狠,你们都看到了。狗急了还跳墙呢,我军受到重创,必须修整。”袁世凯笑了笑。

    “修整?如今天下看武昌,武昌不平,天下难定,早一天消灭乱党,便早一天安定天下,你放着乱党不歼灭,是何居心?”载涛丝毫不买袁世凯的账。

    “王爷皇上命我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平定乱党之事,若是胡言乱语乱了军心,别管我军阀无情”袁世凯一拍桌子,满屋子震惊。

    “哼”载涛拂袖而去。

    “传我命令,全军轮流修整。”袁世凯笑了笑。

    是夜。袁世凯私宅。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围坐周围。

    “大帅,为何突然不攻打他们了?”曹锟问道。

    “攻打?呵呵。我这是钓鱼而已。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袁世凯吃着他的鸡蛋,微微眯起了眼睛。

    “大帅的意思是,必须在这个节骨眼上,掌控天下之军权,然后才能谋大事。”段祺瑞对于袁世凯的心意自然心知肚明。

    “大清快要完了,如今全国风云激荡,这大厦也要倒塌了。未来是**党的天下,我们不能把武昌给消灭了,留下来,以后是个人情,大大的人情。不管是大清还是**党,这天下,谁腰板硬谁说话才算数,只要手头有军队,呵呵,便是我们的时代了。”袁世凯看着自己的这几个心腹,把鸡蛋塞在嘴里,含糊不清地笑道:“所以,观望以待形势,才是最好的选择。”

    “形势……”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相视而笑。

    接下来,是长达十分钟的租借镜头。

    就在阳夏保卫战开打的这41天之内,整个中国,已经成为了**的还要。

    在湖南、陕西、江西三省相继独立之后,10月29日,山西新军发动起义,攻占巡抚衙门,击毙巡抚陆钟琦,推举同盟会员阎锡山为都督,山西独立。

    10月3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了云南,新军迅速行动,推举**党人蔡锷为总指挥,在昆明举行起义,迅速控制昆明政局,随后,云南起义军在全省扩大战果,11月3日,成立云南军政府,蔡锷成为都督,云南独立。

    11月3日。同盟会重要成员陈其美,在上海个地方实业人士的支持之下,以商团武装为主力,发动起义,攻占江南制造局,11月6日,成立沪军都督府,陈其美为都督,中国第一大城市光复,极大地震动了清王朝。

    与此同时,受到上海的影响,**的浪潮也迅速波及浙江。这个秋瑾牺牲的地方,本来**就最为活跃,同盟会、光复会在浙江和新军中影响甚广,加上上海方面对于浙江的支持,起义迅速展开。

    浙江的起义,也是一系列省份独立中浓墨重彩的一组镜头。无他,只因为这里面有蒋介石的出场。11月初,受陈其美的指挥,蒋介石率领敢死队进入杭州,在充分和浙江**党人准备之后,11月4日,**党人在杭州起义枪林弹雨中,年轻的蒋介石带领敢死队猛攻都督府,九死一生,为**献身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十多年了,犹如昨日之梦,历历在目”蒋介石看着银幕,眼眶湿润。不光光是他,周围的很多人,也都是抱有同样的心情。

    “我之前还不知道,介石原来也是**元勋呢。”孙中山呵呵一笑。

    蒋介石的这段经历,我想不光是孙中山,恐怕后世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这段光荣历史吧,倒是更多的人知道汪精卫刺杀过载沣,但是一个是匹夫之勇,一个是率军光复浙江,孰重孰轻,自然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

    11月4日。经过浴血奋战,浙江**党人占领杭州和巡抚衙门,同时,宁波、绍兴、嘉兴等地,也相继宣布起义,整个浙江,遂告独立。

    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于沪杭经济政治联系紧密,乃是全国第二个中心,地位举足轻重。有清一代,两江总督驻守南京,江苏驯服驻扎苏州。在全国的**风暴中,江苏能不能够**成功,绝对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11月5日,受到杭州的洋相,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并成立江苏都督府,随后,常州、镇江、扬州,也先后独立。如此一来,南京直接处于**军的威胁之下。固守南京的是两江总督张人俊、江宁将军铁良以及北洋军张勋等部队。

    三个人当中,张人俊乃是文官,但是对清朝极为忠诚,而江宁将军铁良,被成为晚清满族中第一武功将军,雄才伟略,天下为名,而北洋军张勋,就是那个后来历史上帮助溥仪复辟的辫帅,对于清朝的忠诚恐怕在北洋军当中无人能及。

    南京乃是天下门户,清廷再次的打造可谓煞费苦心,南京丢,在半壁江山丢,不管是**党还是满清,都知道南京的重要性。所以,南京之战,就成为关键之战。

    铁良,这个虽然能力卓越但是一贯不受重用的将领。在清朝危急之时,依然担负起了他的职责。就在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南京城内风云暗涌的时候,铁良果断出手,和张勋联合,迅速派大军镇压,逮捕处决了**党,稳定了南京的形势,随后,清军大部集结,开始布置南京的防守。

    “国家危难之机,军人当马革裹尸主公随我一起努力,便是人头落地,也不让乱党踏进一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在铁良的领导之下,前来南京战斗的**军相继失败,庞大的南京城,就如同蹲伏的一头巨兽,阻挡了所有**党的前进脚步。

    上海、杭州、江苏。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三个地方不约而同地开始了相互联络。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攻克南京最为关键。虽然三地都独立了,但是清军的实力依然庞大,若是抽出身来,三地的**党必然承受不住清军的进攻,只有尽快攻下南京,天下的大势才能够向**军倾倒,而谁能占领南京,也必然增加了未来在政治上的砝码。

    如此一来,沪军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宣布组织江浙联军,以徐绍桢为宗素玲,分兵四路猛攻南京。

    在太平天国以来,最大的战役,便在南京打响了。

    接下来的近十分钟的时间里面,观众见证了这场辛亥**中或许最为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斗,虽然从时间上没法和武昌起义相比,但是在场面和双方交战的激烈程度上来说,丝毫都不差。

    电影院中,人喊马嘶,枪炮震耳,所有人都几乎要窒息了。

    这是一场,最为关键的战斗

    ###

    第一更送上。最近工作他娘的烦死了

    考虑辞职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