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璐已经正式上班一个多星期了,但还没有被分配出去采访过,每天被勒令留在办公室浏览各大网站和接听报料电话,搜集新闻线索,每天至少20条线索,找到就及时发给部长。对新闻专业优秀毕业生兼优秀实习生的书璐来说,搜集线索一点都不难,但每天20条的量还是有些大的,好在突发新闻挺多的。
她跟董欣然已经混得很熟了,董欣然安慰她说:“是这样的了,当时我刚进来也搜集了半个月的新闻线索才有机会出去呢,璐璐加油!”
其实书璐并不着急,她知道新闻记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采访现场,许多背后的功夫必须练扎实。因为突发部没有实习生,书璐还主动担任起打杂小妹的工作,现在部门里,包括严大叔的饭卡都集中在书璐上,除非提前告知,不然书璐会在中午12点和傍晚6点准时送上饭堂香喷喷的饭菜。一开始,报社里的大男人们不好意思奴役璐璐小百合,后来因为忙起来实在顾不得定外卖,而且饭堂的伙食实在物美价廉,看严大叔都让书璐帮忙打饭了,他们也就不再客气了。
部门里的同事都在唱:“自从有了璐璐,我们的世界变得很美丽。”书璐凭借当年跟饭堂大叔打好的关系,总能拿到分量足、菜色佳的饭菜,偶尔还有下午甜点和夜宵,就连书璐泡的茶和咖啡都特别好喝。除了严厉大叔依然绷着张黑脸,部门上下没有不喜欢这朵璐璐小百合的。
书璐也很喜欢突发部里做事干脆,格爽朗的同事们,职场生活似乎过得很满意。可是,即便有同事们的关照,又哪有新人能够事事顺利的呢。两周后某天下午,部门里只剩下两名同事,却突然接到报料电话说城西家惠大卖场发生火灾,部门剩下的同事也都在赶着很重要的稿子,把线索报给在外出任务的严大叔后,严大叔居然派璐璐自己出去采访,什么都不说,只交待她这新闻很重要和叫她注意安全就匆匆挂了电话。
没办法,书璐浏览了大卖场的简介后就背着包出去了,赶到现场的时候,大卖场依然浓烟滚滚,可是消防官兵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她本进不去采访。主动表明记者身份之后更是得到了大卖场保安的驱赶。最后,书璐几乎没有采访任何到有用信息,从目击者口中得到了N个版本的起火原因和逃生情况。
回到报社报告情况之后,严大叔几乎是雷霆震怒。
“15分钟的路程,你用了30多分钟才到,你***儿子都能生出来了。”
“你出去采访还打的?你有没有脑子啊,第一天住B城吗?”
“还告诉人家你是记者,你以为记者很光荣吗?保安怎么没打你一顿啊!哈?”
......
严大叔脸红脖子地大骂了半个小时才吼了句:“滚出去,老子还得给你善后呢!”
长了22岁,书璐第一次被人这么严厉地批评,她真心觉得自己错了,严大叔一点儿都不可爱。
虽然委屈,可她也没有反驳的余地,严大叔的话虽然难听,却也道出了书璐初战告败的主要原因。红着眼眶,也没心情回应同事们的安慰,坐在椅子上发呆,连晚饭都忘了去打,还是楚正扬帮忙打回来的,劝着她好歹要吃一点。
书璐实在挫败,饭堂的饭菜也吃不下去,就背着包包回家去了。回到家,照旧是黑灯瞎火,张父张母一如既往的忙。冲了个澡就早早趟床上对着窗外的月光发呆。回忆起自己10岁立志做一名记者时的场景,那天在张爷爷家看新闻,张爷爷告诉她贫困山区里的孩子是因为记者们的不辞辛苦才盼来了希望的曙光,爷爷说,记者是个令人骄傲的职业。她自己当时也觉得记者很了不起,后来回家还请求父亲订报纸,坚持每天看B城都市报。后来填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了B大的新闻专业,由于不喜欢出境,所以选择了纸媒。
月上中空,已经接近凌晨了,书璐检讨了自己今天的失败,实在想不到补救办法之后就数绵羊睡着了,明天还要上班呢。朦胧中似乎听到开门的声音,应该是张父张母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多煮了一份早餐打包准备讨好严大叔,上地铁之前买了份B城都市报,发现昨天的火灾新闻是头版头条,但不是文字稿,做成了图片新闻,五幅大图配有几句解释文字。书璐轻吁了口气,好歹没有漏稿。
早早来到报社之后,把打包的皮蛋瘦粥送进部长办公室后出来为同事们泡牛。8点半严大叔踏进办公室,书璐主动打招呼:“严部,早上好!”严大叔只是冷淡地嗯了一声,书璐也不介意,应了总比没应的好。
严厉走进办公室,看到桌上的早餐,笑了。其实,漏稿对严大叔来说真没什么,后来他跟摄影部协调后,也不误事,他也知道把这么重要的新闻交给一个新手是不妥的,但他就是想考验和磨练下书璐,好在这姑娘昨天被骂了之后也忍着没有哭,第二天也没有消极怠工,是个不错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