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民国败类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张鹰的算盘 斯大林的动作
    第二百六十四章张鹰的算盘

    斯大林的动作

    张鹰开始了对关内无地农民进行无耻的诱惑和欺骗。张鹰许诺肯移民到蒙古腹地的人家都分发三间瓦房,每户再发放一头牛,耕地二十亩。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很多人都抢着在山东、河南、和北京等地张鹰设立的移民办公处里报名参加移民行动。现在的民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人地的矛盾已经很突出,大地主们兼并了很多的土地,很多人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出身不好的人只能忍受地主们的剥削为他们耕种土地。张鹰开出的条件是很多人做梦都想拥有的,有房子、有牛、有耕地,他们一辈子的奋斗目标就在眼前了。条件是美好和吸引人的,但是自然气候条件是很恶劣的,很多人去了之后感叹原来什么免费的午餐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于是一火车一火车的关内移民被运送到呼和浩特,再经由其它的运输工具千里迢迢的被转送到库伦,再分配到各处的定居点。每一户移民过来的人家都被发放了毛瑟步枪用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和保护自己家人的安全,每一处定居点都组织了民兵队伍,几个定居点再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大型的武装民团。有事情发生时可以集中起来打击进犯的任何敌人,张鹰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平时耕地、训练、过自己的生活,有事时坚决悍卫自己的权益和保护自己家人的安全。既然拿回了这里就要牢固的控制好这里,相信经过几十年之后,这里将不会再分蒙古人和汉人,而蒙古再也不会搞什么分裂活动。

    张鹰的移民行动在斯大林的心里引起了警惕。张鹰的一举一动斯大林都在关注着,他大张旗鼓的大搞移民动作想不注意都不可能。亚历山大.布谢尔的失败斯大林可以不去理睬,布谢尔只是一个站错了队的可怜家伙而已,但是张鹰的移民行动将会给他影响和占领蒙古带来许多的麻烦。同时斯大林也对张鹰的军事实力赶到惊讶,他没想到一向软弱挨打的鞑靼之国居然会出现那么多的先进武器。苏联的军工落后了,斯大林在自己的心里有了这么一种忧虑感。此次战争中出现了大规模装甲重型武器装备的对抗,苏联仿照法国雷诺FT17型坦克生产的坦克无法对付张鹰的突击炮,小雷诺37毫米的前主炮无法击穿这些突击炮的前装甲,只能悲惨的挨打还不了手。还有步兵武器方面也落后了许多,这个民国的军阀已经在军队里全面列装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武器,而苏联红军还在使用手动的莫辛纳甘步枪,在火力上已经明显落后于对手了,红军的主力机枪还是笨重的水冷式马克沁机枪,虽然在压制性方面值得一体,但是太笨重中了,不适合伴随士兵快速突击。

    应该研制出一批性能优异,并在火力上不输于对手的武器。步枪先不着急改进,现在世界各国大多数都在使用手动式步枪,没必要换成半自动或者是全自动式枪械。装甲武器的更新换代这个要抓紧进行,不然光靠那些仿制的雷诺FT17型坦克,做为装甲部队进攻的中坚力量还得挨打,它们已经落后和过时了。张鹰的突击炮的主炮口径在75毫米,苏联红军必须拥有火力比突击炮还要强大的装甲武器,只有这样才能对抗张鹰的装甲突击炮。飞机也落后了,苏联的航空兵在战争发生后一直出于挨打的状态,老式的双翼飞机只能做为训练机和集体农场里喷洒农药使用,该为航空兵的小伙子们装备新型作战飞机了。

    斯大林在思考了很长时间之后。签署了一些列要求苏联军工企业研制新型武器装备的命令书,其中以装甲武器排在第一位置,飞机的研制在第二,枪械在最后一位。命令文书很快的就下达到基层单位,苏联第174机器制造厂的总工程师O.M.伊瓦诺夫开展了设计工作,他参考了英国人于1925年刚研制的独立号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也就是今年刚搞出来的多炮塔神教教主“独立号”,山寨了它一下,OK!一辆多炮塔的坦克【T35重型坦克】提前诞生了。多炮塔神教的队伍壮大了一些,英国人搞出来的“独立号”不再是多炮塔神教的唯一成员了。

    O.M.伊瓦诺夫的设计方案很好的满足了,斯大林同志对坦克前主炮要有强大火力和威力的要求,它装有1门76.2毫米短身管火炮,比起张鹰的突击炮口径大了1.2毫米,这点已经超越了鞑靼国军阀使用的突击炮。相信两者对决时76.2毫米的火炮肯定比75毫米的火炮厉害,火炮的口径越大,就越是好和厉害,很多人都深信这一点。同时T35重型坦克还拥有两个小炮塔和两个机枪塔,2个小炮塔各装一门45毫米坦克炮,机枪塔装有7.62毫米机枪各一挺。

    多炮塔神教万岁!做为多炮塔神教的资深成员T35重型坦克在战场上,可以像海里的巡洋舰一样,向四处逃窜的敌人发泄着凶猛火力。斯大林同志很快的就得到了T35重型坦克的设计报告。他在看到这份设计报告后,感觉有点不对劲。具体是那里有问题他也说不上来,O.M.伊瓦诺夫同志很好的满足了他的要求,甚至还多给了他意外的惊奇。T35总共五个武器塔台,这可以让T35坦克像海洋里的巡洋舰一样为士兵们提供强大而又猛烈的火力。

    斯大林同志一边抽着烟斗,一边皱着眉头想发现到底是哪里不对劲,想了很长时间后还是没有头绪。“啪”的一声,斯大林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橡皮戳子,盖上了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专用图章。斯大林决定先造出来再说,至少这个T35坦克从火力上来说还是可以跟鞑靼国军阀的突击炮相抗衡的,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就是它了。

    有了斯大林同志的首肯,T35的命运发生了一些改变,它不再向历史上那样只被用于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张鹰的压力让斯大林决定先试制一批出来使用,有问题后再改进。在战斗中求生存,在战斗中求发展!哈尔科夫机车制造厂在接到斯大林同志的命令之后开始了批量生产工作。

    T-35坦克采用了轧制钢板焊接而成,有些部位是采用的铆接工艺,装甲厚度为11~35mm。车长9、72m,车宽3、20m,车高3、43m。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在中。车上装备有71-TK-1式电台,车内通话器,手持式灭火器和烟雾释放装置等。动力装置为1台V型12缸水冷航空汽油机。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和小节距履带,每侧有8个小负重轮。

    五个炮塔造成了战斗人员达到了11人,主要武器:1门76、2mm炮,辅助武器:2门45mm火炮,4~5挺7、62mm机枪。炮多、人多、弹药多,造成了全车的实际战斗重量有50吨重。这更后世的主站坦克的份量是不相上下,可是T35的火力实在是垃圾。

    五十多吨的T35重型坦克采用的是一台368千瓦(500马力)的航空水冷汽油机,这可怜的汽油机根本带不动这么庞大和超重的身躯,使得T35的最大速度仅为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只有150千米。

    斯大林同志对T35坦克还是不太放心,他同时也签署了研制T26坦克的命令,让T26和T35同时搭配使用,T35的身躯太雄伟和笨重了,(雄伟和笨重总是会伴随在一起的、^_^)一些它去不了的地方就要小巧一些的T26去跑跑腿。

    T-26是最早大量装备苏联军队的坦克。苏联在自身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引进少量英国“维克斯”型坦克为蓝本加以改进制造,于1931年正式定型,1932年装备苏联红军。T-26轻型坦克和BT-7快速坦克都是苏联红军坦克部队早期的主力装备,其生产量战前其它各国的坦克生产都难以相比。

    由于有了张鹰的搅局,使得这些应该在30年代后才开始生产和定型的坦克纷纷的提前问世,老话一句这一切都是张鹰的错。

    张鹰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把苏联红军赶回到沙俄时期的边界地区,这让斯大林同志在心里憋了一口气。同时出于对张鹰军事实力的担忧,再加上阿什克罗夫特报告说张鹰还想拿回已经属于苏联的海参崴地区,这让斯大林怒不可息。已经拿走的东西苏联绝不会再吐出去,远东地区坚决不会再还给鞑靼国的人,即使是列宁同志发表过的讲话也不管用。张鹰在边疆地区的存在已经威胁到远东地区的安全了,斯大林于是派出了自己派系的军队增援远东地区。

    张鹰对阿什克罗夫特的讲话被斯大林放大了好几倍。这小子是明显的属于得陇望蜀,吃在嘴里看着锅里。应该敲打敲打他一些,苏联不能直接和他背后站着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对抗,那我们也培养一些代理人,牵制住张鹰和英美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斯大林在自己的心里有了这样一种想法!支援,大力的支援民国的青天白日党和布尔什维克党!让他们从民国的背后拉住张鹰的后腿,让民国以统一的名义再度发生内战,到时候我看看这个鞑靼国的军阀是全力维持蒙古的稳定,还是看着他的后院起火,自己的老窝被端掉。

    张鹰很快的就发现自己又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当中,英美两国的谍报机构发现了苏联人开始在东萨彦岭和贝加尔湖的切列姆霍鄂、耶尔库茨克、安加尔斯克、乌兰乌德、一带大量集结兵力。这已经明显的威胁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安全。英国佬和美国牛仔们在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很“好心”的透露给了张鹰,让他小心一下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安全局势,别千辛万苦的打下了这里再被斯大林同志给夺回去。

    张鹰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一个劲的皱着眉头,这不是六七十年代中苏对抗的翻版吗?本来还想和斯大林同学叙叙旧,发展一下双方之间的友谊,看来是不行了。斯大林在这次争端中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让步,他的心里肯定是极度的不舒服。增兵的用意是什么?在这里牵制住自己吗?还是向把自己这个麻烦给解决掉?

    张鹰想了一阵后决定不再去烦这个神,让自己的参谋们去考虑苏联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斯大林让他的红军对自己龇起了利牙,那手里得准备一些家伙招呼他们才行。不管苏联人是怎么想的,蒙古和唐努乌梁海是老子的地盘,谁都别想夺走它,你增兵我也增兵。

    张鹰再次发布了征兵令,同时加大军事物资的生产和储备。这点很符合英美两国的利益,他们看到张鹰这个已经显得有些桀骜不逊的亚洲老鹰,开始按照他们的设计,钻进了他们预设的笼头里去。张鹰和苏联人之间的争端注定了是一场持久性的地区争端,双方之间闹的越激烈英美两国从中所能取得的利益就越大。蒙古有石油,有大型铜矿的消息被张鹰“一不小心”的透露了出去,“很凑巧”的又被伯纳戴特.柯利和阿夫里尔.劳伦森两人给得知,于是红着眼睛的伯纳戴特.柯利和阿夫里尔.劳伦森两人代表本国的政府,要求与张鹰联合开发蒙古的铜矿项目。

    张鹰思前想后想到那么大的一个铜矿藏放在那里不去开采真是可惜了,自己这边满世界的买铜总不成事实,钱花了不少不说,一旦别人开始掐自己的脖子不卖给自己了,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自己单独开发蒙古的铜矿藏风险太大,近在身边苏联人先不说,就是英美这两国自己不给点好处给他们,他们肯定会在自己的背后去捣鬼使坏。好吧!反正是意外的收获那就分点给英美两国去吧,让他们在其中参与一份给自己买份保险。斯大林在得知这个丰富的铜矿之后再打这里的主意,得要考虑一下英美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才行。而自己就像是躲在他们身后对斯大林吐口水的小坏蛋,斯大林真的那自己没什么办法,至少在这个时间段里是收拾不了自己。

    张鹰再次发布的征兵令让他自己的老窝里和京城地区,掀起了一股保卫边疆的热潮。冯玉祥冯胖子在得知自己的准盟友需要征召新兵时,大方的在自己地盘上为张鹰开设了征兵站,张鹰强大了他冯玉祥的地位也就牢固了,他自己沾了张鹰不少的光。张鹰在呼和浩特出兵打苏联人时。对吉鸿昌和张学良等人讲的话,他已经完整的得知了。一向不太安分的东北老张家在秦皇岛的行动也平静了下来,不知道张鹰的警告管用了还是什么,张鹰和苏联人战斗的那一段时间里。张作霖很安份的缩在秦皇岛那里,一步都没跨越过他的地盘之外。

    有了张鹰这么一个强大的准盟友在自己的背后撑腰,冯玉祥感觉自己的日子过的安逸多了,军队里士兵们手中的武器不再是过去的汉阳造,而是清一色的毛瑟步枪,轻机枪也得到了不少挺,这都是张鹰支援给他的,也是交换曹锟的条件之一。冯玉祥在拿到了张鹰支援的武器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了一段时间,认为自己的本钱比以前雄厚多了,可以问鼎一下天下了。不过当他看到每天都有一列运送各种军事物资去关外的火车时,他打消了这种想法。火车平板车厢上摆放的一门门大炮,和一辆接一辆的装甲战车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冯玉祥的一帮手下们甚至怂恿自己的顶头上司去截留一列军事物资下来,那样一来他们就发了。不过冯胖子的脑袋还没发热到那种程度,截留可以啊!拔掉一截铁路线,逼火车停下,然后像蚂蚁一样的士兵围上去,搬空火车上的各种军事物资,但是做起来肯定是很爽。事后麻烦谁来替自己去分担?张鹰是个好惹的人吗?拿了他没说给你的东西,你事后将会付出几倍的代价去偿还。

    张鹰的话已经撂在那里了,自己的地盘搞丢了,到时候被他拿走就别怪他。为了一些小利,而丢掉整个京畿地区这样的傻事冯玉祥是不会去做的,张鹰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给赶走让别人取代自己在这片地区坐这个位置,他没那么做是对自己留了情面了。所以说做人不能太贪,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去伸手,那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冯玉祥用这样的话训斥了一帮手下,自己动了心思想去黑张鹰的物资就得有被收拾的觉悟,你们觉得自己比张鹰厉害一些那你尽管去做吧!事后别哭天喊地让自己帮你们去求情就行了。

    冯玉祥的一番话打消了他手下那不安份的心,他们都想起来张鹰的狠和愣,打完了日本人又跑到塞外边疆和苏俄老毛子去较劲了,而且还歼灭了人家的一个方面军,这样的大鳄不是自己这些小鱼小虾所能招惹的。现在张鹰正和苏俄毛子们较劲,自己玩这一手算是什么呢?

    “司令,北京大学的李大钊李教授请求接见。”冯玉祥的得力助手吉鸿昌跑进来报告说道。

    今天的更新到了!谢谢大家对开水的支持,给了开水很多的月票,今天多写免费的三百字回报给大家,兄弟姐妹们手里如果还有月票的话一定要扔给开水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