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曹氏基业开新章.孟德谦让大将军.本初进位大将军.鸿成封将赴河西
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繁华的许县街道上为因应天子迁都如今城内各项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著,不论是建宗庙、筑社稷或是官署衙门的扩建等都已是雏型大致抵定,许县在经过曹操得兖州以来数年的经营下已自战火的伤害中逐步的重建,而今随著大汉天子东迁於此,今时今日亦是各路诸侯人马受云集,而许县亦为应天子迁都而改名许昌(许都),由此可见天子欲昌盛汉室之心分明,但这数日来各地州牧、将军来朝晋见天子本该是论功行赏、皆大欢喜之事无奈两日前袁绍却在朝堂上与曹操言不和!
一切皆因今袁绍势大,其实力之坚强犹在曹操之上,而天子本意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爵武平侯,袁绍为太尉但此时袁绍势力之强犹胜曹操故袁绍耻官位居於曹操之下故拒绝接受朝廷策封!而有意借此树立朝廷威信的曹操虽是心有不悦仍是为大局坚持谦让大将军一职予袁绍而自己仅任司空一位并行使车骑将军之职。
而这两日看似一如平日的许昌其实已是暗潮汹涌,曹袁二人台面下的较劲亦已展开,两人私下拉拢各方势力彼此间的合纵连横亦已开始,如今局面就看谁是否压对宝,虽然台面上袁绍实力坚强占了上风但曹操却是拥立天子以奉天子令不臣之名行事,但碍於黄河南北各自的势力范围外仍有敌手尚未铲除,故曹袁二人仍是维持著台面上的友好。
许都.驿站
一早用完早膳後,吕鸿成带著雷骆离开驿站前去离驿站不远的客栈前去赴会。
路上,隐忍一晚的雷骆终於忍不住的开口说道∶「姊夫,听平川叔叔说你昨晚见过武平侯了?」
「是啊,我昨晚的确见过君侯了!」
见吕鸿成毫不犹豫的回答他的疑问,雷骆有些恼火的说道∶「姊夫,曹操屠杀徐州与雍城百姓的事你应该多少有耳闻吧?」
「是啊~我的确有所耳闻!」
「那你昨晚去见他的举动是代表你打算带领众人投靠曹操一派吗?姊夫你清醒点,曹操不是个善类,他若真是个好人就不会屠城残杀无辜的百姓!」见吕鸿成仍是一派淡然的回答,雷骆担心吕鸿城真打算投靠曹操以求抗衡袁绍之倂吞,若真要他一同投靠曹操那他到还宁愿投降袁绍,叫他雷骆去投靠一名残杀百姓的暴君他是怎样都办不到!再说,若真是如此行事袁绍有怎容得下朔方投靠曹操派系,必定立即出兵攻打朔方五原二郡,如此行径与找死何异?
「我的确与君侯长谈,但并不是投靠他!」
「那你到底与他谈了什麽?」
见雷骆一路上不死心的追问著,吕鸿成心中明白雷骆的顾虑为何,但现今朔方所面临的困境却偏只有这名拥立天子重建朝廷的曹操能够解这困死边疆的死局,为解开雷骆的疑虑,吕鸿成遂开口说道∶「光磊姊夫明白你在想什麽,你等会儿见到与我有约的人後,就会明白我究竟与武平侯谈了什麽!」
「什麽人?不会又是曹操派系的人马吧!」
「哈~你见了就知道!」
不久他二人来到客栈後,一路来到二楼角落的一桌旁,却见早已就席的两人中其中一人已经起身呼喊著!
「荣华兄,风彩依旧啊!」
「你也不差啊,玄德兄!」
「主公、荣华,你们两位别光顾著叙旧,先坐下来再聊啊!」一旁的简雍见昔年同乡到来,欣喜之情亦是溢於言表,但仍是不忘要他二人坐下在谈!
「宪和,多年不见,你倒是没什麽变啊!」故友重逢,吕鸿成还是不忘调侃两句!
「哪里没变?咱们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已经不再是当年那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说著,简雍亦领著雷骆就席。
见吕鸿成带了位新面孔,刘备叙旧之於仍是不忘礼数,对著雷骆行礼说道∶「敢问兄台名纬,与荣华是何关系?」
「先生有礼了,在下姓雷名骆字光磊,於雷大人朔方郡下任边塞尉一职,一言以媲之在下得尊称大人一声姊夫!」雷骆连忙回礼说道。
「姊夫?鸿成你成家啦!」
「岂止成家,我已经当爹了,玄德你得加把劲啊!」
一番闲话家常与叙旧後,彼此间已吃饱喝足的刘备与吕鸿成各自饮下手边的茶水後,两人有默契的对视一眼後,异口同说的说道∶「曹孟德如何安排你再来的去处?」
一句简单不过的话语,却是毫不避讳的单刀直入!两人心有灵犀的看著彼此,毕竟他们正面临著雷同的局势,是否能顺利渡过难关的确是要仰赖曹操的帮助,而他二人也是非常清楚曹操不会无条件的帮助他们,再来曹操所安排的每一步必都是用意深远,而他俩能否再这乱世中继续生存下去也得端视彼此的智慧!
「我先说吧玄德,曹孟德以我於塞外抗蛮夷讨逆贼尽忠职守有功为由升任我为裨将军并加封关内侯,并於近日回转朔方後交接各项公务於大将军袁绍後,即日前往雍州张掖居延属国赴任居延都督一职!」
「什麽~你好不容易才由塞外回中原,现在又要你去河西任职!」简雍听著吕鸿成所言,简雍不由得为吕鸿成担心了起来,毕竟昔日凉州故地并不平静,中原当时有黄巾之乱而凉州亦有羌人之乱,并且历时数年,至今朝廷仍是无法完全恢复故凉土的控制权,而这曹孟得如今却要吕鸿成拿著朝廷的一纸诏令前去赴任,这一趟雍州之行可是凶险万分啊!
「姊夫,曹操这麽做,分明是要置你於死地啊!」久居河套的雷骆对河西之情势亦是有所耳闻,听闻吕鸿成之言亦不禁为这姊夫担心了起来,更有些後悔稍早对吕鸿成的质疑
「荣华,那你现下有何打算?」听著吕鸿成所言,刘备沉思了会儿,一开口所问之语似是有所玄机?
「哈~我现下困死边塞之地,前有袁绍为患後有羌胡、匈奴、鲜卑伺机而动,若不脱身亦是死局,而如今河西赴任虽是吉凶未明但马腾韩遂再如何亦是朝廷命官,我等带著朝廷诏令赴任就算关西以他二人为首的诸将纵有疑心一时亦不会妄动,但若坚持留在朔方只怕袁绍一但尽得河北之地後必不容我等一派,所以」
「所以河西赴任势在必行!那玄德也只能祝你此行顺利,愿你我日後还能如今日般品茶畅谈。」语毕,刘备掷起手中茶杯一饮而尽!
「哈~说到底曹操不过是想以我为内应以便日後讨伐关西好方便行事罢了,我也非是完全不察他之用意,那玄德你呢?」说著,吕鸿成亦饮尽杯中茶!
「曹操上表我为豫州牧,任左将军,对我甚是礼遇!」说著,刘备亦轻笑了声。
「看来他是有意拉陇你对付徐州的吕布了。」
「确是如此,但以吕布的所作所为,於公於私此人都必须铲除!」说著,刘备有些气忿的加重了语气
「由目前的情势看来,曹操必会以朝廷的名义四处讨伐割据各地的豪强,而我们现今不过是他手中的祺子罢了」说著,吕鸿成亦苦笑了声,真是人在屋筵下不得不低头
「偏我们现今却是不得不仰赖他的力量」说著,刘备亦无奈的叹了口气
此次会後,刘吕二人再度分道扬标!
正如刘备所说,为拉拢刘备对付吕布,曹操对刘备甚是礼遇,而早在刘备投靠曹操前,曹操座下谋士程昱就曾警告曹操说道∶「刘备并非是长久寄居他人之下的人物!」劝曹操应趁早解决刘备以除後患,但曹操认为刘备是英杰,反而对其礼遇有加,出则同车,坐则同席。甚至於建安三年之时(198年)春天,吕布派人携金到河内买马,但却被刘备兵所掠取。吕布大怒於是派高顺、张辽等攻刘备,虽然曹操曾派夏侯 前往解救,但仍败阵,刘备妻子又被吕布所掳。十月,曹操亲自东征吕布,刘备在梁国界中与曹操相遇,便合兵成功消灭吕布。刘备复得妻子,跟从曹操还师许都。
而吕鸿成在与刘备一叙後,隔日即偕同雷骆、苏平川与十馀名随从北上回转关外,回到朔方後他还有的忙呢!
建安二年元月(197年)
日夜兼程一连赶了数十日的路後,终於回到朔方的吕鸿成向众人提及此事之时,却意外遭到前雷太守所遗下之子弟成员的反弹,雷氏子弟以雷铭与雷月琴为首,强力反对放弃朔方五原二郡之地移交於袁绍,更不愿随吕鸿成兄弟众人前去雍州,雷铭更直言吕鸿成今日之位乃是前雷太守所予,若吕鸿成不知饮水思源那雷家子弟必与其割袍断义,就看百年後吕鸿成如何与雷太守交代!
「大人似是对雷氏子弟们的反弹很是介怀?」连日的争执,杨武见吕鸿成似是伤透脑筋仍是无解套之法,终决定助他一臂!
「杨郡丞如何看待此事?」
「对雷氏子弟们而言,这塞外之地乃是雷太守打下之根基,当年大人能顺利接下太守之职而无反弹亦是因大人乃是雷家女婿,但如今大小姐逝世已有数年,公子又年幼,而大人这些年来为抗外敌反是大力提携司马剑秋、司徒昭阳、欧阳寒象三家之人担任军职,雷家仅有雷骆少爷有所提携」说完,杨武看著吕鸿成不再多言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雷家之人认为本府在文职上并未得以厚待,军职上亦未大力提携,再加上五原拿下後雷家亦未如预期取得要职而对本府早有不满对吧!」说著,吕鸿成叹了口气,他万万想不到在这种情势下雷氏子弟们心里还是只想著权位
「所以大人若是弃雷氏子弟於不顾前去赴任便是有负前雷太守,而诸将与众官员必也会对大人心生不满!」见吕鸿成已领悟出事情的症结点在何处,杨武遂在续说道∶「对雷家而言,大人的所做所为都似是在与雷家切割,所以除非大人能解雷家之疑虑,否则反弹必定日渐增大!」
「那以你之见?」
「自古以来联姻都是确保各方关系纠葛的必要手段!」语毕,杨武不在多言行礼後转身退下,让吕鸿成自行思考。
听完杨武所言,吕鸿成陷入沉思,杨武言下之意是要他续 迎取月琴为妻,的确在朔方一带百姓们还是非常怀念雷太守,当年他代理太守之位时未有任何官员反弹与百姓民变就是因他是雷太守的女婿才能如此顺利,若是他在此时与雷家之人翻脸,百姓必定不谅解他而愤起民变,届时朔方内乱一起,不用说要和平交接了,以高干之性想必一接到消息必是发兵攻打朔方五原二郡,届时百姓必被卷入战火之中,那他保护百姓避开战火的苦心就白费了
也罢大局为重,兴汉还小,也是该有个母亲对孩子才是好的!
几经思索,吕鸿成不久後即与雷氏子弟决议续 之事,与雷家之人议定婚约,待抵张掖居延属国後即择日完婚!
十日後吕鸿成即与并州牧高干完成交接事宜,将朔方五原二郡移交於新任太守,除有部份朔方五原旧部欲留任不随同上任外,吕鸿晏、杨武、苏平川、欧阳寒象、司马剑秋、司徒昭阳等旧部举家追随!而当初五原郡投降之官员如昔日五原太守旗下大将张猛、赵信、王刚等人亦是愿举家迁移追随,一行人决定沿黄河西行经贺兰山进入雍州北地郡领地再渡黄河前往河西!
时值建安二年,终於脱出袁绍掌控的吕鸿成,如今却要朝著情势更加混沌不明的雍州前去,此行也许就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在有生之年能否再次回到中原?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