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血 > 第三十七章亲征江北
    扫过殿中众臣一眼。(三五中文网

    www.35zww.com)(所有人都低头伏地。王福无法看清一人面容。这些人当中也不知有多少是真心。多少假意?

    “行了。朕如道各位的好意。当年太祖、成祖皇帝何尝不是万乘之躯。他们能亲临战阵、披尖执锐。朕又为何不能;太祖以布衣起家。驱除鞑子。恢复中华;成祖五征大漠。海上数万健儿扬威万里;若非后世子孙不屑。我大明安然只剩半壁江山。朕若还只是躲在宫中。任由鞑子糟踏大好河山。死后又有何面目见太祖。成祖皇帝?”

    王福的话说得大义凛然。只是众臣却感到为皇帝有点脸红起来。谁又能和太祖。成祖皇帝相比。当年宋真宗有意恢复幽燕之地。宋太后只一句话就打消了宋真宗的念头:你自认比得上太宗皇帝么?

    殿中许多大臣也恨不得用这句话来反驳。只是这句话太后可以和皇帝说。大臣却不能说。一时都相顾无言。

    王铎昂然立起:“皇上。俗语道兵凶战危。皇上若是有一个万一。大明江山又将托付何人。如果皇上一定要亲征。还请皇上指定监国人选。”

    王福一阵头疼。以前福王的妻妾子氏都已死于战乱中。若是任命一个宗室为监国。等于在自己身后埋了一颗炸弹。他绝不愿意自己在前线的情况下。身后有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不必了。大明既然在先帝崇祯皇帝死难时没有亡。若是大明还有气运。朕真有何不测也不会亡。爱卿就不必操心了。”

    “皇上……”

    王铎还想相劝。王福已经打断了王铎的话:“朕意已决。已决定御驾亲征。朕也不会立下监国。各位爱卿还是想想如果克尽职守。维持好朝廷的运转。朕在前方战斗。不希望突然听到后方生乱。朕若是因为本事不济死于战场。也怨不得诸位臣公。若是因为后方生乱。导致朕的军队后勤不济而败。朕若是不测。自是无话可说。朕若是有命活着回来。自然有帐算账。”

    “臣遵旨。”马士英、王铎、钱谦益等人一阵无奈。见到皇帝铁了心。不再相劝。其他人见到三名内阁大臣妥协。也跟着一起应声。

    “户部左侍郎何在?”

    熊汝霖迈了出来:“臣在!”

    “羽林卫马上就要出征。<<>>湖广、江西、浙江三省兵力需要调集。钱粮可足?”

    “禀皇上。国库尚有存银四百万两。粮五百余万担。臣可保证前线将士有充足钱粮支援。若是生钱粮短缺。臣甘愿领死罪。”

    听到户部有银高达四百万两、粮五百余万担时。众臣心中都是一番感慨。崇祯时。朝廷虽然累次加税。光是辽饷就高达六七百万两。只是户部经常是寅吃卯粮。到手地银子转眼就花了出去。户部存银很少能超过一百万两。官仓更是可以饿死老鼠。

    李自成进京之前。皇帝本来想抢先调关宁军入京。竟然拿不出二十万两饷银。只得作罢。如今丢失了北方。朝廷收入有所减少。可是开支节省的更多。先是没有每年高达六七百万的辽饷。没有京城三十万京营的粮饷。没有众多京官的官俸。如今四镇更是去了两镇。大明财政竟然迅速好转。甚至能够存银高达四百万两。

    王福点了点头。其实从左良玉处搜刮到的六百万两银子还有五百万多两没动。他的内库存银比户部还要多。根本不用担心军饷不够。只是眼下整个羽卫林的军饷都要王福自掏腰包。能动用户部的钱粮当然是先动用户部钱粮。

    “工部尚书何应瑞何在?”

    “臣在。”

    “军器局所有**弹药全部提出。交由羽林卫使用。军器局从明天开始取消休假。马上全力开工生产。户部。为奖励军器局地工匠为朝廷所作贡献。所有工匠在一月份一律双份粮饷。还有户部除了保证军队的钱粮。一定要保证工部有足够的银钱购买原料。”

    “臣等遵旨。”

    “刑部尚书顾锡畴、中军都督蔡忠、锦衣卫指挥使冯可宗。”“臣在!”

    “朕出征期间。严禁有人作奸犯科。更严禁有人通敌卖国。凡是造谣生事。与鞑子沟通。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尔等三人都可以从严处理。”

    “微臣遵旨。”三人一起躬身道。

    有了皇帝这道旨意。三人顿时权力大增。象以前复社的那些书生如果妄议国事。很可能就会被抓捕。马士英嗫了嗫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将嘴吧闭上。皇帝出征期间。本就该比平时更严才对。

    “今日朝会到此为止。诸位臣公退朝吧。”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朝中重臣回到家中。鞑子已到了淮安和皇帝要再次御驾亲征地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对于前一个消息。毫无疑问。初次听到时普通百姓都非常惊疑。对于第二个消息。百姓却复杂得多。一些人认为皇帝太鲁莽。另一些人却认为皇上御驾亲征。一定会凯旋而归。征讨左良玉即如此。何况前些天朝廷才刚剐了为鞑子效力的大汉奸范文程。这么看来。鞑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当不起皇上的大军一击。

    无论认为皇帝鲁莽也好。还是认为皇帝一定会凯旋也好。在许多百姓心中。皇帝的形象无疑又高了几分。许多人家中自供上皇帝画像。保佑起皇帝来。对于鞑子的恐慌也减少了许多。

    大军出征。一切千头万绪。加上又赶上了过年地时间。许多士兵都已休假。当然。除了家在附近的士兵也没有人回家。但要让他们都归营。起码也有一两天地时间。尽管王福心中着急。大军还是忙碌了三天才出。

    采石矶码头。四万羽林卫整齐的站在岸边。王福站在一座搭建的高台上。朝下面望去。无数的白色翎羽在风中摇动。看上去仿佛无边无际。江中。已停满了大大小小数千艘船只。随时等待着他们的上船。

    “诸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最早进入羽林卫的时间不足半年。大部分人更是只有三个月。本来朕不该让你们这么早进入战场……”停顿了一下。等着下面的各人将自己地话一步步传下去。王福才继续道:“可是时间不等人。鞑子更是不会等你们训练好才过来。眼下淮安危急!扬州危急!我大明危急……”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这是你们羽林卫的由来。今日朕领你们亲征。朕希望你们能对得起这个称号。鞑子占我京城。掠我百姓成为奴隶。为我大明不共戴天之仇敌。朕今日在此宣誓:不灭鞑子。誓不回军!”

    这番话传遍羽林卫时。所有的人都热血沸腾。整个羽林卫高呼起来:“不灭鞑子。誓不回京!”

    送行的马士英等人听得面面相觑。皇帝下如此誓言。等于与满清不死不休。彻底打消了一些人还想与满清划江而治的算盘。

    王福也不管这些官员会如何想。南京还有一万羽林卫。又有锦衣卫、刑部、中军镇守三方面协助。如果还有人能捣乱。那算他本事大。伸手向下压了压。等到羽林卫的喊声小了一些时。王福才用力的挥了一下手:“出!”

    四万羽林卫。加上无数的物资。足足装载了数千条大小不一的船只。又是忙活了半天时间。整个船队才从南京浩浩荡荡直奔扬州。第二天就达到了扬州码头。

    史可法早已带着扬州的文武官员等候在码头上。见到皇帝连忙大礼参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扬州与南京虽然近在咫尺。王福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后世大名鼎鼎地史阁部。史可法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只是眼睛却是非常有神。即使是面对王福。眼睛也不避不闪。显得心中一片坦然。

    “史爱卿免礼。各位也都免礼吧。”王福亲自将史可法扶起。

    后面地各个大小官员顿时睁大了眼睛。谁说阁部大人失去圣宠才一直待在扬州。看皇上的态度。完全不象啊。

    看到扶起自己地皇帝。史可法却吃了一惊。与刚登基相比。皇帝的身材相差太大了。脸上也年轻了一些。若非轮廓还在。史可法几乎以为皇帝被人假冒。他呆呆的看了皇帝半响。在义子史德威扯了一下衣襟后才回过神来向皇帝谢恩。

    “史爱卿。前线战事如何?”不顾是在码头。王福已先问起战事来。

    问到战事。史可法脸上一黯:“回皇上。淮安依然在我朝手中。只是鞑子围的紧。忠贯营何刚无法进城与城中官兵取得联系。”

    “可知围淮安的鞑子有多少人马。徐州有没有消息传来?”

    “回皇上。淮安鞑子不下五万人马。由于鞑子已经封锁了消息。微臣不知徐州情况如何?”

    王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鞑子越是如此。越是说明徐州无事。否则鞑子不会封锁得如此严密?”

    “皇上英明!”眼下史可法也只能如此猜测。

    祝大家周末愉快。今天白天要出门。下一章可能要到晚十一点左右更新。嗯。继续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