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血 > 第七十四章虚惊一场
    解决军粮的办法只有一个。www.65txt.com~~~~那就是出去抢。这本来就是农民军的特点。若是固守在一个地方。大顺军早就饿死或被官军剿了。只是到哪里去抢却是一个问题。山西、湖广都可以纳入目标。若不是张献忠出兵抢汉中。李自成早已作出决定。多半会选择湖广作为目标。

    对李自成来讲。朝廷每月卖给他的数万石军粮结成的同盟太脆弱了。随时可以撕破。只是没想到他从汉中再回来时。打得大顺军抱头鼠窜的鞑子却在淮安遭受了巨大损失。这让李自成和一班文武重新迟疑起来。不由回想起当初被官兵撵得东奔西逃的日子。

    这天。李自成正在由秦王府改成的皇宫与众大臣议事。一阵哒哒的马蹄声传来。两名小校模样之人骑着快马直向皇宫门外冲来。几名值守的侍卫大惊。喝道:“什么人?站住。”

    两人翻身下马。急步台阶上跑去:“前线紧急军情。马上呈报皇上。”

    此时值守的侍卫才看到现两名小校背后插着代表传递军情的小旗。只是或许是跑得太匆忙。小旗已经歪斜到一边。值守侍卫不敢怠慢。从小校手中接过传递军情的信件。急忙送到侍卫统领李娃手中。

    李娃扫了一眼信件上面的标记。脸色一变。这个标记正是大顺军传递最紧急军情才使用。他不敢私拆。急忙朝李自成议事的正殿走去。

    大殿里。大顺军的文武正分成两派。热烈的讨论着大顺军下一步的方向。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地议事最终又会是以没有结论收场。

    “报。皇上。紧急军情。”李娃的进来打断了众人的争吵。所有的目光一时都转向李娃。

    李自成精神一振:“什么军情。快呈上来。”

    “是。”李娃连忙将信件送到李自成手上。李自成三两下将信件撕开。快速看了一遍。脸上升起了一股怒气。重重的在旁边桌子上一啪:“岂有此理。吴三桂、姜襄这两个狗贼。欺人太甚!”

    对吴三桂怨恨。李自成理所当然。只是这个姜襄能与吴三桂相提并论。在李自成心中。自然也是恨之入骨。

    姜襄原来是大明大同总兵。去年李自成进京之前席卷山西。<<>>当时姜襄向大顺军投城。李自成依然安排姜襄守卫大同。派了偏将张天琳作为姜襄的副手。大顺军从北京撤出来后。一路丢盔弃甲。姜襄毫不犹豫。马上杀了张天琳向满人投降。

    其实也怪不得姜襄当时要投降。大顺军退出山西后。大同等于成了孤岛。若不投降只有等死。何况姜襄出身官宦世家。父亲一度做到大明户部尚书。对流寇本来就看不起。先前只是迫于形式才向李自成投降。眼看李自成被满人一下子打得如丧家之犬。姜襄自然不会对李自成死忠。

    姜襄投降时。李自成曾对他颇为礼遇。只是不到几个月就背叛。而且还杀了监视他的大顺军将领张天琳。李自成对他自然也是痛恨无比。

    “皇上。发生何事?”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纷纷抢着询问。

    “你们看吧。”李自成将书信丢下。牛金星首先接过。这封信件是李过发来的。李自成无子。李过是李自成唯一侄儿。理所当然地成为大顺太子。牛金星将信很快流浏了一遍。递给了宋献策。

    自从去年满清派出范文程作为使者想与大顺军联合攻明以来。虽然李自成将范文程扣下。后来又当成礼物送给了南明。但满清不管有没有回应。当真遵守了当初的协议。河南说起来虽然是大顺军出兵收复的。实际上清军根本没有作多大抵抗。而且在李自成抽调军队与张献忠争夺汉中的时候。清军也紧守山西的地盘不动。

    可是这种平静就在十数天前被打破。一支清军公然越过黄河。对洛阳附近的大顺军袭击。连杀大顺军数百人。抢动了十几个村庄退走。李过自然不是吃亏之人。马上派出军队进行反击。只是却早已落到清军算计。派出来的军队落入陷井。上千人只回来了数十人。

    更让李过冒火的是。清军反而指责大顺军破坏协议。吴三桂、姜襄二支兵马大举渡河。目标直指洛阳。无论怎么看。清军都象早有准备。

    大顺与满清之间有解不开的仇怨。和吴三桂更是仇深似海。只是被吴三桂倒打一靶。还是让李过大怒。他一面派兵向洛阳增援。一面派出信使向西安报告。

    以河南大顺军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挡住吴三桂地进攻。看完李过的信件。谷可成、马维兴、刘希元等将领纷纷向李自成请战。而刘宗敏、马继光等刚才提议南下湖广的将领则沉默不语。对于清军。大顺军许多将领骨子里还存在恐惧。反而是攻打明军则没有这个顾虑。

    “诸将听令:各部马上备好出发事宜。三天后朕要亲征河南。若有谁耽搁时间。莫怪朕不给脸面。”李自成冷冷地道。

    “微臣遵旨。”各人的回答参差不齐。李自成不满的瞪了各人一眼。却是无可奈何。大顺朝本来就是仓促成立。加上一路溃败。若不是得到明朝意外的支援。或许现在都已撑不下去。在礼议上自然不能有太多要求。

    太原。阿济格得知吴三桂等人越过黄河与大顺军交战。正气得暴跳如雷:“反了。反了。吴三桂这是要干什么。他想造反不成?”难怪阿济格如此生气。去年多尔衮决定联合李自成共伐南明以来。虽然没有得到李自成的回应。而且作为使者的范文程也莫名其妙的落到南明手中。阿济格还是被多尔衮告诫。只要紧守山西即可。若是流寇挑衅。可以坚决回击。但绝不可以挑起大战。而吴三桂率大军越过黄河地动作。明显违背了多尔衮的命令。

    “王爷。吴三桂或许不是想造反。他是想自保。”恭顺侯吴惟华道。

    吴惟华虽然是汉名。其实却是一个蒙古人。只是原先归附大明。成为大明边将。只是后来随着哥哥一起投降了满清。他身为蒙古人。又熟悉大明的军情。因此很得到阿济格的信任。

    “自保?我大清难道亏待过他不成。让他拥有本部的兵马。封平西王。大明可曾如此对待他。这吴三桂不会想向南面的伪明投降吧”阿济格不由怀疑起来。

    阿济格身边不过数千满人。既使加上投降的汉人也只有二万多人。而吴三桂的关宁军有五万多人。加上与姜襄联合后。更是膨胀到六万多人。明显是头重脚轻。只是这种配置在多铎南下没有失败前稳如泰山。吴三桂一向乖巧听话。连拆了一万人到多铎帐下也没有推脱。

    只是多铎数万满蒙联军一起覆灭的消息传来。吴三桂对阿济格的态度一下子微妙起来。虽然表面上尊敬。阿济格却总感觉吴三桂地心思一下子变得难予捉磨。这次吴三桂的擅自行动。更是让阿济格觉得自己明白了吴三桂的狼子野心。

    “王爷。吴三桂绝不可能向南明投降。先别说吴三桂自己的家人全在京城。他能否舍弃。就算他肯舍弃。关宁军的根基在辽东。只要他向南明投降。恐怕军中马上就会乱起来。依奴才看。吴三桂是听到朝廷要闲置他的什么风声了。这才故意挑起事端。”吴惟华道

    前段时间朝中确实有许多满人贵勋担心吴三桂实力太强。想要将吴三桂闲置的声音。甚至连阿济格也持这种想法。关宁军紧紧地抱成了一个团体。比起其他投降地汉军来说实力太大。就象一只恶狼。若是主人压制不住很可能就会反噬。

    阿济格听得点了点头。头痛的问道:“若如此。本王该如何处理?”

    “王爷不妨命令吴三桂马上停止向河南地军事行动。亲自到太原来解释这次为何要攻入河南的原因。”吴惟华建议道。

    “这个吴三桂早已解释过了。是一支流寇先进入他的辖区。他逼不得已才带兵追击。”

    “王爷放心。你有摄政王节诸前线大军的权利。若是吴三桂不来。除非他真敢造反。”

    “好。本王马上下令。看他吴三桂是否真敢不听令?”

    洛阳外围。尘烟滚滚。一支大军正在向洛阳的方向杀来。城头上的大顺军紧张的注视着。洛阳虽是坚城。可是由于大顺军以前的进攻。城墙已经有不少地方残破。加上兵力只有五千人。能否守住。实在没有把握。

    正当守城的大顺军将领正在祈祷援军快来时。前面的烟尘突然好象掉转了方向。离城越来越远。守将擦了擦眼睛。怀疑是不是看错。

    “大人。快看。敌人好象走了。”他身边的亲兵也嚷了起来。接着城头其他士兵也发现。虽然不知为何敌人还没有到城下就走。却不妨碍他们欢声庆祝起来。

    “王爷。洛阳空虚。为何不攻下洛阳再走?”一名总兵不解的向吴三桂问道。

    吴三桂笑而不语。旁边的方献廷哈哈一笑:“夏总兵。王爷又不是要和流寇真打。只不过要让多尔衮明白。王爷不可能离开关宁军。”

    “原来如此。”那名夏总兵点了点头。只是脑中多了一个念头。王爷不想打。难道流寇就会不打不成。这次行军会不会惹出一场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