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血 > 第八十五章收编
    谢迁、丁可泽、赵束乡等人愣了半天。www.65txt.com

    赵束乡先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谢大哥。朝廷派出特使过来是好事啊。我们应该出去迎接。”

    “我们造鞑子的反。又关朝廷什么事?”

    “不能这么说。朝廷毕竟是朝廷。我们以前在朝廷治下时总还能吃饱饭。”

    “是啊。有朝廷过来我们就不怕鞑子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此时山东毕竟才丢失了一年多的时间。中间黄得功又杀回来过一次。大家都从小在大明的治下。虽然造反。但对大明还是心存敬畏。尤其是数万鞑子就歼灭在离山东不远的淮安。一扫以前朝廷对上鞑子就输的晦气。眼下鞑子重兵杀了过来。许多人重新把大明当成了依靠。

    “谢大哥。你说怎么办吧?”屠户郑嗡声嗡声的道。在义军中。屠户郑的名声如雷贯耳。每次攻城。屠户郑都是第一个冲进城。挡住他面前的清军就象是纸糊一样。只是屠户郑是一根筋。他认准了谢迁是一个干大事之人。就事事听从谢迁。不求名求利。谢迁对屠户郑也日益重视。将之提拨为义军中的四当家。

    听到屠户郑的话。众人这才现谢迁一直没有言。这支军队本来就是靠谢迁的威望拉起来的。连攻下数座县城望更高。虽然大部分人觉得自己能得到大明朝廷关注是一件好事。可若是谢迁拒绝与朝廷特使接触。众人虽然会觉得遗憾。依然会接受。

    谢迁扫了众人一眼。将各人的反应看在眼中。他哈哈一笑:“走。咱们去迎接特使大人。”说完。率先向门外走去。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连忙跟在身后。

    杜小山站在县衙门外。他做了孙克咸地亲兵。孙克咸却不喜欢他的圆滑。完全是看在他哥哥杜大山的面子上才收。杜大山立功外放做了队正。他被孙克咸推荐到羽林卫抽到到加强锦衣卫力量的名单中。虽然锦衣卫的名声和羽林卫比起来太臭。杜小山却现自己到了锦衣卫才真正地如鱼得水。对他来说。羽林卫太严肃了。锦衣卫时刻有可能要到鞑子。流寇所占的区域活动。-====-坑蒙拐骗都要用上。这才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仔细的打量着进进出出的义军。这些义军虽然衣服破烂。武器也简陋。可是一个个都精神饱满。许多义军已经知道杜小山地身份。用好奇又有一点敬畏地目光偷偷打量着杜小山。不时悄声议论两句。

    衣服。武器都是其次。人最怕的就是没有精神。这是杜小山在羽林卫当中学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想确实是有道理。战屡败。就是因为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反而是羽林卫这支全新地部队。面对数万鞑子地围攻。死守山头。终于等到了鞑子地崩溃。迎来前所未有的大胜。

    这些人。如果都有了合适地兵器。再打上几仗。只要不死就会变成精锐。看来皇上当真高瞻远瞩。没准凭着这些人真能让鞑子吃一个大亏。

    “草民等参见特使大人。”谢迁等人出来后。一起向杜小山行礼。

    杜小山打量着来人。目光在屠户郑、丁可法、程山、赵束乡这些人身上掠过。最后停在谢迁身上。这些人最为突出的无疑是屠户郑。他不但块头大。站在最中间。而且肩上一直杠着那根卖肉用的圆木。想不惹人注意也不行。不过。杜小山还是一眼认出谢迁才是头领。他亲自搀住谢迁的手臂:“这位想必就是谢头领

    谢迁脸上微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他故意站在边上。就是要考验一下来人的眼力。没想到自己还是被轻易找了出来。他自然不知。锦衣卫专门成立的对外部门已经在山东布下无数探子。谢迁一起事。锦衣卫就给予了关注。对于义军中的重要人物。锦衣卫基本上了如指掌。这种情况下杜小山当然不会认错。

    只是这个时代消息传递太慢。没有上一级的指示。锦衣则早就有人和他们联系上了。

    “回特使大人。正是草民。这里谈话不是很方便。大人里面请。”

    “请!”杜小山回了一句。不再客气。迈步走在前面。谢迁等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到了大堂。杜小山坐上了主位。谢迁又连忙让人送上茶水。茶倒是好茶。正是从县衙搜出来专供县令自己喝的。只是义军都是粗手笨脚之人。不会泡制。用热水一冲就送了上来。杜小山也不在意。将茶盖揭开。轻轻喝了一口。正要开口。谢迁已经先问道:“不知特使大人来此何事?”

    杜小山站了起来。向天空方向拱了拱手:“各位头领。皇上听说各位头领反抗鞑子之事。心中大为高兴。各位虽然沦陷在鞑子铁蹄之下。依然不忘对大明的忠义。实在是大明的义士。皇上有旨。凡在与鞑子作战中牺牲的义军将士。都可以作为烈士进入忠烈祠。永享香火供俸。活着的人。朝廷另有封赏。眼下朝廷大军还无法反攻。只能向各位提供一批军械作为援助。不如各位以为如何?”

    谢迁突然后悔起来。早知如此根本不应该见这个朝廷特使。活着的人另有封赏也有罢了。财物吗。现在义军取下数县。并不稀罕朝廷能拿出多少财物。吸引人的无非是官职而已。大家时时要面临清军的围意义。

    只是战死之人能进忠烈祠却是极大的诱惑。起义之后。脑袋就等于别在腰上了。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战死。若是能进入忠烈祠。不但可以不做孤魂野鬼。而且世代享受香火。青史留名。生不能享受荣华。死却可以极尽哀荣。多少人的追求不就是如此吗。别说普通义军能受到诱惑。就是这些头领也会动心。

    若是接受了。这支义军毫无疑问就等于被朝廷收编。偏偏他就是想拒绝也不可能。那些义军为自己付出生命。自己总不能拦着不让他们进入忠烈祠。否则所有活着的人都会离心离德。

    想通此点的谢迁只能苦笑。也站了起来拱手道:“草民等谢过皇上隆恩。”

    丁可泽、赵束乡等人也站了起来。他们的脸上却隐隐有一丝兴奋之色:“草民谢过皇上隆恩。”

    “恭喜各位了。从今天起。各位也不需要自称草民。皇上有旨……”

    说到这。杜小山停了下来。赵束乡恍然。连忙拉了拉谢迁的衣服。自己跪了下来。谢迁无奈。只得照做。等到县衙里全部义军都跪下之后。杜小山才继续道:“皇上有旨。山东义民谢迁一行人等。不畏强暴。率众驱除鞑子有功。封谢迁为青州参将之职、丁可泽为青州游击将军之职、赵束乡为青州府同知之职、程山、屠郑……。以上各人。封赏完毕。若有遗漏。将由青州参将和同知两人共同保举。再行补叙。钦旨!”

    谢迁刚开始还听得惊讶万分。到后面却是冷汗淋漓。朝廷将他手下的各级头目一网打尽。纵有几名遗漏也是因为刚刚提拨。他顿时对朝廷的实力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对于被朝廷收编不象刚才那么抗拒。

    “各位。还不赶快谢恩。”

    “臣。草民。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各人回答参差不齐。而且自称更乱叫。杜小山脸上却全是笑容。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总算完成。

    “谢参将。赵同知。由于时间匆忙。本使这次来不及带圣旨过来。只能传达皇上口谕。不过。圣旨很快就会随同朝廷带来的军械一起过来。”

    赵束乡笑得合不拢嘴。他只是一个举人。若是依照平常的科举。即使中了进士外放也不过是一名品的小官。青州同知可是从六品的官职。难怪人家说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不过。赵束乡马上暗念了一句。自己是鞑子的反贼。可不是大明的反贼。

    丁可泽、程山等人受了官职也是一脸喜色。谢迁看得心中一叹。罢了。要想自立谈何容易。若是能熬过这段时间。日后配合朝廷收回山东。未尝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他问人。不知道朝廷的军械什么时候到。有多少?”

    “谢参将放心。朝廷的军械过几天就会到。至于数目。第一批是五百张强弓。一千五百柄长刀、二千杆长枪。另外甲胄百幅。火枪二百支。这个数量不知可够?”

    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攻下四县。武库中全部兵器加上从清军手中的缴获。加起来也不过二千多件。其余义军全部是自制的武器。他们本以为朝廷能够运进数十件兵器意思意思就算了。没想到一出手就是四千多件。有了这批兵器。义军的实力起码翻了一番。众人这才实实在在感受到投靠朝廷的好处。

    其实如果需要。朝廷完全可以运更多兵器。一次就将全部义军都武装起来。只是这样一来。未免显得朝廷的兵器太廉价了。也不利于朝廷后续的控制。这才只运了四千余件兵器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