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腹黑商女作首富嫁王爷 > 第二十章 堂堂商贾
    一双强壮有力的手臂挡住了挥向凤依依的手。牛大柱一手抱着凤麟,一手护住了凤依依,冰凉的目光狠狠地盯着知县,仿佛在说:那是我牛大柱从小哄着带大的,哪里容得你这个丑婆子撒野。

    知县使上了全身的力气,牛大柱挡在她面前的手臂纹丝儿没动。牛大柱斜睨着这个粗俗的女人,心想:开玩笑,一个走镖的要是连个女人都挡不住,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去算了。

    知县今天只带了丫鬟和陈建出来,她羞恼地回头向陈建喊道:“陈建,你是死人呐!”

    陈建无奈地走上前来,冲着牛大柱说道:“诶,这位壮士,这样对待一位闺阁不好吧。古语曰‘君子动口不动手’。”

    “陈建,你跟他废什么话,还不给我打!”县令听着酸词儿,气不打一处来。

    陈建暗中瞪了知县一眼,心想:你个蠢货,动手?你也不看看,我打得过人家吗?又丑又蠢的东西,要不是因为你爹是知县,就你这样的,给我提鞋我都不要。

    凤依依轻轻抚下了牛大柱挡在自己面前的手臂,上前一步,朗声说道:“这位,我不管你是谁,是做什么的。我想告诉你的是,以后不要用‘卑贱’二字来形容商户。你吃的粮食是从商铺买来的;你穿的衣服是从商铺买来的;就是现在,你要这些首饰,也要来商铺里买。如果没有了商户,市场的流通就会受阻”,说到这里,凤依依抬头看了看周围的百姓,“大家想想看,有谁能在三天的时间里不和任何一个商户打交道?”听了这话,四周响起了一阵嘁嘁喳喳的议论声。

    凤依依顿了顿,继续说道:“商户走南闯北、风餐露宿,寻找各式各样的好商品,不卑;商户一不偷、二不抢,凭自己的劳动赚钱,不贱。所以,请你以后莫要再用‘卑贱’二字来形容商户。我们商户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大禹的堂堂子民。”

    凤依依的话音刚落,首饰铺子的老板就带头叫起好来。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咔嚓咔嚓”带劲的话,心中的高兴和激动就别提了。

    在大禹,虽说商人的腰包里有钱,穿得起绫罗,喝得起香辣。但却见人矮三分:永远没有入朝为官的资格、子女在婚嫁时也往往因为这个身份不得不降格以求。一个二八年华、美貌如花的商家女儿若想嫁给‘士’为正室,不是七老八十的老朽,就是身有残疾的男子。就这样,对方还经常是一副‘你高攀我了’的嘴脸。老板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一只黑、一只白,大禹规定,商户不能穿同样颜色的鞋子。

    凤依依说完,刚要转身离开,却被老板拦住了。他手里拿着一支银簪子:“呀,依老朽看,贵气逼人,这支银簪子更适合您。这簪子不要钱,是我们‘冉记首饰铺’送给贵客的,您一定要收下。”

    凤依依哪里好白要人家的东西,推脱了半天,最后老板说道:“若是还看得上老朽这里的东西,以后就请常来逛逛,我们也沾一沾您的贵气。”

    话已至此,凤依依也不好再推脱了。她索性提高了嗓门,朗声说道:“老伯,即是如此,那么小女就却之不恭了。这月三十,我们凤记糕点铺会推出新品‘蜂蜜糕’,到时候,小女让伙计给老伯送过一包来,请您品尝。”

    “好、好、好”,老板一连串的好字,心想:这应该就是凤大了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是个人物!

    周围的人听了凤依依的话也纷纷议论起来。

    “这就是凤记的东家凤吧,嘿,真是个妙人儿!”

    “怎么,凤记又要出新点心了,我得去尝个鲜。”

    “诶,看见没有,那个公子好象就是和凤退了婚的陈家公子。听说,他读书的钱还是人家凤老板出的呢。”

    “呦,看样子,这数河拆桥了。”

    ……

    这时,首饰铺的伙计已经把刚才争抢的那支簪子给包了起来,举到知县眼前:“,这是您喜欢的那支银簪子,小的已经给您包好了,一共是十两银子。”

    知县一听心中暗骂:什么?十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呀!再说,刚才那个老板说什么,‘那支簪子更适合’那个小贱人,那意思就是凤依依拿走的那支比这支好呗。凭什么我堂堂知县用的东西还不如一个卑贱的商户女!她有心想不要吧,又架不住周围人的议论。

    “哟,刚才还抢呢,这会儿又不掏银子了,倒是买的起买不起呀?”

    “就是,咱就在这儿看看,她到底买不买。”

    知县终于咬着牙,将银子塞到了伙计手里,接过了簪子,越想越搓火,不但折了面子还亏了银子。她转回身,扬起手“啪”的一下打在陈建的脸上,“你个没用的东西!”,带着丫鬟气呼呼地出了门。

    陈建捂着被打红的脸,低着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蠢货,等到了我得势的那一天,你给的这些屈辱,我一定加倍奉还!

    老板接过伙计手中的银子,掂了掂,得意一笑:两支银簪子,一进一出,不赔不赚!

    坐在回家的马车里,凤依依心情敞亮!看来,自己的舆论战小有成绩呀!

    前段时间,凤依依很是气愤凤家人在樊城的胡言乱语,她决定反击。不要说这娱乐匮乏的古代,就是娱乐至死的现代,办公室的小小饮水机旁都能成为许多八卦的策源地。自己有个大铺子为什么不用?于是,那些来买糕点的百姓、大宅门里的丫鬟小厮,渐渐就都知道了陈家退婚的故事、凤家两房夺财的故事……,以后又衍化出各种版本广为流传。

    凤海和凤河曾经骂过凤依依,说她“混不吝”。凤依依肯定的回复:您说对了。她心想:别说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咱们不是一家人;别说什么“孝道”,姐没有愚孝的毛病;别说什么名声,退婚,说白了,不就是前男友嘛。在姐的家乡,谁还没有个前男友哇!把这些拿出来跟姐掰扯,就送你们两个字“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