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官场小说 > 李逵日记2之忠义堂 > 梁山地界改名记(上)
    梁山上干部多如牛毛,路就那么几条,光厅级干部就差不多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屁要拍总是有办法的,几天时间,方圆上百里,能改名的全改了,路改了,山改了,河也改了,甚至济州府大堂也改了,叫啥吴用堂。吴用,无用,倒也贴切。

    名字虽然改了,却没怎么有人叫,尤其是山下的老百姓,原来叫啥,现在还叫啥。兄弟们都挺憋屈的,那感觉很难受。王矮虎说那感觉就像在大会上慷慨激昂的讲话却没人鼓掌;顾大嫂说那感觉就像长得貌若天仙却没人欣赏;我不知道那是啥感觉,我觉得就像想解手却找不到茅房;吴用说像“锦衣夜行”,文化人说话就是不一样。

    吴用分析说,可能是因为名字太多,老百姓一时记不住,他想出个绝招,画了地图,标上新名字,要求人手一份,当然不免费,一份二两银子呐!还规定,三天时间人人记熟,以后必须用新名字,谁犯了戒,当街问斩。

    众兄弟也觉得这主意好,人就那样,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箩筐就下蛋。你来软的,他蹬鼻子上脸,死活不通,你要是来硬的,当街砍他几个,立马就跟孙子似的,尾巴能夹到牛腚里,你说往东他就不敢往西,历朝历代如此。

    三天后,吴用带我微服私巡,想看看效果如何。他扮作进京赶考的书生,他每次下山总打扮一番,素衣素袍,摇着鸟毛扇子。我扮作他书童,背着书篓,里面放两把板斧。

    先碰一老者,吴用上前拱手问京城怎么走,老者说顺着大路朝东走,第三个路口右拐,走到河边过桥左拐……

    砍了……

    又碰一屠夫,还是如此,又砍了。

    一路问,一路砍,到傍晚时,碰一卖糖葫芦的,说道,沿着宋氏路直走,到吴用路右拐,上扈三娘桥左拐,走到武松山,再右拐……

    又问了几人,皆是如此回答,吴用很满意,得意洋洋地对我说,铁牛,这些人就得往死里整,不然没人鸟你!

    我忙说军师深谙韬略,文治武功,我等远远不及。

    吴用哈哈大笑,大手一挥说,回山。

    刚走两步,愣了,我们竟然迷路了,两人晃悠半天都没找到原路,吴用犹豫再三,最后觍着脸去问路。路人说:沿着鲁智深路直走,武松路右拐,翻过孙二娘山,到张顺桥头……

    吴用黑着脸回来了,他压根就不认识哪条路是哪条路,他瞪眼看我,我双手一摊,我也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