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三十四章 北京之行(一)
    刘庆斌背着手在自己的屋里来回转悠,他没有想到自己也有了新房子。不,准确的说应该是自己有了新宅子。这所宅子是李平书、朱葆三和虞洽卿以三人共同的名义送给他的,他知道这是无法拒绝的。再说他也确实需要一处地方安置白狼战士和铁血战士。这个宅子面积很大,让他们都住进来也绰绰有余。新宅子分为前院和后院两个部分。前院为厅堂区,建筑十分考究,雕梁画栋,工艺精细,屋顶面采用双层瓦片行板结构,有冬暖夏凉之奇效。后院为生活区,植有紫薇、香圆、罗汉松、古松翠柏等古树名木,常年郁郁葱葱,绿树成荫。50余间生活用房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独具匠心。看着这环境幽静,风光独好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刘庆斌不禁出了神:这要是放在后世寸土寸金的上海,该值多少钱呀?

    “老五!”一个大嗓门打断了刘庆斌的沉思,陈其美来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刘庆斌收回了天马行空的思绪,笑着迎了上去:“大哥,你这大忙人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既然来了,就陪我聊会儿天吧,顺便看看我这新宅子怎么样?”

    “和你聊天?自从你给我抢回这么个上海督军之后,我现在忙得是昏天黑地的,哪像你这么优哉游哉的小日子过得那么舒服!”陈其美打大倒苦水。

    刘庆斌面上显出尴尬之色。

    陈其美笑了笑,掏出一张纸递给刘庆斌:“我是来给你送电报的,你先看看,看完好好想想。晚上到我那里,我约了老二、老三、老四,我们兄弟五个好好合计合计。”

    说完,陈其美将电报塞到刘庆斌的手中,然后匆匆离开。

    刘庆斌一头雾水,打开电报仔细看了起来。看过之后刘庆斌眉头紧锁:原来电报是清王朝的总理大臣袁世凯发来的,内容很简单,请他赴京面谈,谈什么也没有说。难怪陈其美要让他晚上去合计呢,这事的确透着蹊跷。刘庆斌从日本回到上海短短不到二十天时间,袁世凯怎么会知道自己呢?想了很久,刘庆斌也没有想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和袁世凯有过交集?

    袁世凯这个人刘庆斌没有见过,但对他却一点也不陌生,说是如雷贯耳也丝毫不过分。袁世凯是何许人?后世像自己这样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没有人会对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立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抱什么善意,他的身上始终被贴着一个不光彩的标签--窃国大盗。可让刘庆斌感到不解的是,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知识分子,大多数人都对袁世凯的印象都不差,包括他的大哥陈其美对袁世凯也极为推崇,在私底下也承认袁世凯比孙中山更合适做执政领袖。

    晚上,在陈其美的住处,兄弟五人坐在酒桌上边吃边聊着。

    “老五,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去还是不去?”蒋志清一脸担忧地看向刘庆斌。

    “去!为什么不去?说实话,我挺想去见见这位袁大人的!”刘庆斌倒没有说假话。

    “可会不会有危险?”蒋志清心里还是牵挂刘庆斌的安危。

    “应该不会,如果你是袁大人,你会对我这么个小孩子动手吗?就算他想动手,也不会用这种办法的。”刘庆斌分析的丝丝入扣。

    “老五说得没错,袁大人目前已经向武汉军政府表达了诚意,他愿意推翻满清,拥护共和。袁大人现在的声望已经和孙先生难分高下了,他没有理由对老五下手的。”陈其美的消息渠道要比他们多,分析的也更准确些。

    “这个袁大人也真是的,找我们老五面谈哪门子吗?”张群嘴里嘀嘀咕咕的。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事不宜迟,陈大哥,我准备明天就出发前往北京。”刘庆斌下了决心。

    “老五说得对,来,让我们共同给老五敬一杯酒,祝老五平安归来!干了!”哐当,五个酒杯碰在了一起。

    第二天,刘庆斌在伊贺纳言和伊贺笠原的陪同下,来到上海火车站。除了陈其美、蒋志清等兄弟四人以外,李平书、朱葆三、虞洽卿、黄世仲也来了,张仁奎和杜月笙也代表青帮前来送行。

    刘庆斌对四位兄长笑了笑:“别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记得回来给我接风请我喝酒!”

    “老五,出门在外,自己当心!”兄弟四人点头答应。

    刘庆斌转向李平书、朱葆三、虞洽卿三人:“三位前辈,成立公司的事就有劳你们了,但愿我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可以进入正轨。”

    三人点点头,不再多说。

    “黄先生,《迷津报》的事你可要抓紧呀。”

    “刘公子,你放心,多则半月,少则十日就可以办妥,绝对没有问题。”

    “张师弟,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青帮的事你就多费心了。小杜,那三件事情要抓紧时间办。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我会打电报给你们的!”

    ……

    刘庆斌进了火车的头等舱,从车窗向送行的人挥手道别,直到火车徐徐开动。

    “爸爸,你不是说这是中国最好的火车嘛?怎么会这么旧呢?”对面传来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刘庆斌心中一动,转头向那个女孩看去。并不是那个女孩子的声音吸引了他,而是那个女孩子说的语言,让他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没错,女孩子说的绝对是英语。之所以会感到陌生,那是因为穿越几年来,他几乎没有听到一个人说过英语。说熟悉也不是夸张,后世的刘庆斌作为副教授,自然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对面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外国女孩和五十来岁的老人。女孩子金黄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充满了年轻朝气。老人大腹便便,满脸和蔼之色。

    “孩子,没错,这的确是中国最好的火车了!”老人笑眯眯的用英语回答道。

    “爸爸,就算是去内华达的货车,也绝对比这列火车要好的多!”那个女孩子满脸都写着不满意。

    刘庆斌听明白了,这父女俩是美国人。

    “还有,这些中国人,那么愚昧,看起来是那么没有教养。”女孩子似乎看什么都不顺眼。

    刘庆斌眉毛挑了挑,最终还是忍住。、

    “孩子,你还不了解这个民族,这是个优秀而伟大的民族,你以后就会慢慢明白的!”老人善意的纠正着自己的女儿。

    “难怪日本人说中国是个劣等民族呢,他们确实和我们美利坚民族差的太远!”女孩子子自顾自的摇头。

    “一个成立还不到一百五十年的国家,还好意思说什么民族?一百五十年以前你们的祖先在哪里,你都没有考证清楚,现在居然大言不惭的在这里对别的国家评头论足!”刘庆斌最终还是没忍住,一连串的英语从嘴里崩了出来。

    对面那一老一小瞪着溜圆的眼睛,张着大嘴看着对面这个小孩子。

    “刚才是你在说英语?”女孩子似乎有些不相信。

    “是我说的。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劣等民族的人,说出来的英文也很蹩脚?”刘庆斌对眼前这个女孩子没有半点好气。

    “哦,不不,您的英文说的非常好。我第一次见到能说如此流利英文的中国人!”女孩子有些语无伦次。

    与女孩子相反,她的父亲倒是一言不发,笑眯眯的看着刘庆斌发飙。

    刘庆斌继续说道:“亲爱的小姐,你知道吗?你刚才所说的内华达铁路,

    包括被誉为世界铁路史奇迹的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原计划十四年建成。就是由于有了一万四千多名勤劳坚毅的华工积极参与,仅用了七年时间就建成了,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七年。这条铁路之所以能早日建成,大部分应归功于哪些被你蔑视为劣等民族的中国工人。”

    女孩子似乎不相信刘庆斌所说的,转头看向她的父亲。

    “孩子,他说的没错!”老人点了点头。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刘庆斌哪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滔滔不绝的开始了长篇大论的演讲,从中华五千年历史一直讲到美国的历史,对两国的历史详细比较,有理有据的对两国优势、劣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直把女孩子听的是目瞪口呆。

    最后,刘庆斌意犹未尽的对女孩子说道:“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中的复杂绝非一知半解的外人所能看透。民族与民族间的误解已为世界带来诸多灾难,稍有理智的人都该懂得以史为鉴。但是,我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居然碰到了一个自诩高人一等的美国人,在别人的国度里,毫不慎重地污蔑异国文化,丝毫不顾他人会有何感受?难道这就是你所说的那个美好、有序的国度的公民应该做的吗?小姐,我希望你能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居高临下地一味批判……”

    “太好了,我的孩子!你说的真是太好了,这是一次堪称经典的一次演讲!”

    女孩子的父亲耐心的听完了刘庆斌的话之后,起身鼓起掌来。

    然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道:“琳达,想必你听完了这位小朋友的话,不会再说中国是劣等民族了吧?也不会还是那么骄傲自大了吧?”

    女孩子很大方的对刘庆斌笑了笑:“我叫琳达,我为我的无理表示惭愧,我向您真诚地表示歉意!”

    “我叫刘庆斌,我接受你的道歉!”刘庆斌当然很有风度。

    “刘庆斌?你就是那个领着青帮攻克江南制造局的刘庆斌?”女孩的父亲吃惊道。

    通过攀谈,刘庆斌知道了对面的这个男人叫做摩西·米歇尔,是美国驻上海租界领事馆总领事。女孩子是他的女儿琳达·米歇尔,最近才从美国来到上海看望她的父亲。摩西是因公去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顺便带着女儿四处转转。

    三人聊得熟了,刘庆斌随口问道:“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你们可否认识?”

    “天哪!密斯特刘,太不可思议了,你怎么会认识小罗斯福呢?”摩西一脸惊讶。

    “哦,我的一个亲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他写信告诉我说小罗斯福的叔叔是共和党人,曾经是总统,可小罗斯福却以民主党的名义从政了。我觉得挺有意思,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刘庆斌撒了一个谎,他当然不能说这个罗斯福后来连续蝉联了四届美国总统。

    “你说的没错,我和小罗斯福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还有现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我们都是共和党人。要不是威廉现在是该死的总统,我也不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小罗斯福的事情我听他叔叔写信告诉过我了!”摩西笑着点头。

    他们三人一路聊得极为开心,不知不觉就到了北京火车站。

    “刘庆斌,你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再见面?”琳达有些恋恋不舍,在中国除了自己的父亲,她很少和人聊得这么开心。

    “没问题,我很快就会返回上海了!我想圣诞节我们就能见面了,说不准我还会办一场圣诞舞会呢,琳达小姐可要赏光呀!”刘庆斌很绅士地说道。

    “太好了!”琳达雀跃不已。

    “密斯特刘,这是我的名片,在上海如果遇到了麻烦,你可以来找我!”摩西很诚恳的递给刘庆斌一张名片。

    “哦,摩西总领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宁肯一直不去找你!”刘庆斌开着玩笑。

    下了火车,刘庆斌正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先找个地方住下。突然,一队军人向他们走了过来。伊贺纳言和伊贺笠原两人眉头紧皱,将手伸进了怀里。刘庆斌摆摆手,示意二人不要轻举妄动,只是静静地看着迎面之人。

    那队卫兵到了他们面前,其中领头一人向刘庆斌敬了一个礼:“不知可否是刘庆斌刘公子?”

    “正是!”刘庆斌点点头。

    “刘公子,我是总理大臣袁大人的亲兵卫队长袁锐。奉袁大人之命前来迎接刘公子!”那名领头的军人说明了来意。

    “有劳了,请头前带路!”刘庆斌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