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四十一章 袁世凯的大麻烦
    解决了北京的事情,参加了袁世凯的就职仪式,刘庆斌准备第二天返回上海。可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当天晚上,刘庆斌又被请到了大总统府。

    在坐的只有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和杨度四人,袁世凯开门见山:“刘公子,我们遇到麻烦了,想听听你的主意!”

    刘庆斌没有说话,只是继续聆听着。

    通过袁世凯的叙述,刘庆斌明白了,袁世凯果真是遇到了大麻烦。半个多月前,在沙俄策动下,哲布尊丹巴乘机宣布成立了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所谓“大蒙古国”,自封“大蒙古国”皇帝,建国号为“共戴”。蒙古分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是外蒙古省,也就是现在哲布尊丹巴宣布成立的所谓“大蒙古国。

    “目前,外蒙是个什么态势?”刘庆斌得知原委后询问道。

    “早先,俄蒙军队先是包围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收缴了驻库伦防营的枪械,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随后,恰克图也被占领。前几日,哲布尊丹巴派兵将乌里雅苏台将军奎芳驱逐出境,占领了乌里雅苏台。”徐世昌曾经任过清政府兵部尚书和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对蒙古事务自然不会陌生。

    “科布多怎么样了?”刘庆斌急问道。

    “科布多还在我们手中。不过,黑喇嘛勾结杜尔伯特王公发动了暴乱,科布多目前也是岌岌可危。我们已经电令新疆都督杨增新、伊犁镇守使广福派兵驰援了。”徐世昌脸忧心忡忡。

    外蒙古主要城市有库伦、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五处。除了唐努乌梁海,其余四处清朝政府都派有官员管理该地区事务,还设有邮政局、电报局和银行。听到科布多还在,并且已经派兵驰援了,刘庆斌这才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科布多临近新疆,如果科布多失守,让哲布尊丹巴进入新疆,那事情就麻烦了。

    “袁大总统,你们现在是个什么意见?”刘庆斌反问道。

    袁世凯说道:“芝泉坚决要求派兵收复库伦!卜五的意思是派人和沙俄谈判谈!皙子则认为先等等,看事态发展再做决定!他们三人各有各的道理,我也有些拿不准主意了!”

    芝泉是段祺瑞的字,段祺瑞作为军方代表,肯定要求武力收复外蒙。卜五是徐世昌的字,徐世昌老成事故,他知道武力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要求谈判!杨度则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如果不是怕名声不好,估计在他看来蒙古要不要都无所谓。

    刘庆斌思索了一会,摇头苦笑道:“这是一个难题,不过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袁世凯满脸愁苦:“请刘公子赐教!”

    “首先,主导思想必须确立,决不能让外**立!”刘庆斌慷慨承言。

    “这是为何?请刘公子详言!”杨度在一旁求教。

    “整个蒙古共240旗,其中外蒙占108旗。外蒙如果独立,将拉走近一半的旗和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形同把中国拦腰斩断,这是决不能允许的。如果开了这个先例,日本在东北、沙俄在新疆、英国在西藏就会制造事端纷纷效仿。到了那时,在国人眼中,中华民国政府就是卖国政府,在座的各位也就都成了卖国贼。当然,袁大人你自然是最大的卖国贼了!”刘庆斌说话一点也不留情面,说的众人脸色煞白,冷汗直流。

    “刘公子说得对,咱不能开这个口子!他娘的,我就是豁出去一身剐,也不能背这个骂名!”袁世凯一激动,嘴里脏话也冒了出来。

    徐世昌也跟着点点头:“刘公子,那你的意见是……”

    刘庆斌笑笑道:“你们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众人一头雾水。

    刘庆斌叹了口气:“弱国无外交,民国刚建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面对狼子野心的沙俄和已经小成气候的外蒙分裂势力,必须要审时度势,计划周详,才能捍卫领土完整。”

    顿了顿,刘庆斌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以谈为主,以打促谈。首先要舆论施压,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对外蒙的国家主权,使西方列强包括沙俄在内不敢承认所谓的‘大蒙古国’。其次要派北京蒙古王公前往库伦与哲布尊丹巴交涉,安抚未叛乱的蒙古王公,对于脱离库伦分裂政权的外蒙官员给予优待。第三命令热河、张家口、山西、绥远等地的驻军坚决反击外蒙古叛军对内蒙古的侵犯,委派专人统一指挥对外蒙的军事行动,只有真正把他们打疼了,给与他们最大限度的震慑,他们才会醒悟。第四要进行谈判,通过外交谈判,确认中国对外蒙古的领土主权,这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斗争。因为,我们要对付的,不仅仅是库伦的分裂分子外蒙古王公,更要面对他们的后台老板沙俄。”

    刘庆斌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完,然后端起了茶碗,他知道必须给面前几人留下一点时间消化!

    刘庆斌见段祺瑞欲言又止的模样,他笑着说道:“段将军,您是否想问,为何不直接用武力收复,还用得着谈判吗?”

    此时,袁世凯已经责令段祺瑞署理陆军部总长,所以刘庆斌称段祺瑞为段总长。

    段祺瑞被刘庆斌猜中了心思,也不遮掩直接道:“是呀,刘公子,这样多省事。”

    刘庆斌解释道:“其实,段将军你说的没错,像这样的事情,用武力解决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状况,不允许我们大量使用武力,或者说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让我们以武力彻底解决此事!”

    段祺瑞不服道:“想必刘公子还不了解北洋军的实力吧?对付这些叛贼是绰绰有余了!”

    刘庆斌摇摇头反驳道:“段总长你说的只是表面现象,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全部依赖用武力解决了。”

    “刘公子请问,我洗耳恭听!”

    “请问段总长,蒙古地区的自然条件,骑兵和步兵哪个更有利于作战?”

    “当然是骑兵!”

    “蒙古叛军是骑兵多还是步兵多?”

    “骑兵多!”

    “北洋军呢?”

    “步兵居多!”

    “外蒙叛军大部是骑兵,行动快速,这就弥补了数量不足和组织不严的弱点。北洋军装备虽优于叛军,但多数是步兵,行动缓慢,这会经常受到袭击。当一地吃紧时,增援部队往往增援不及,会遭到许多损失。”

    段祺瑞无语了。刘庆斌说的是实情,北洋军相对叛军,战斗力是比较强悍,但论起骑兵来,就差了很多。在茫茫大草原上,没有骑兵,自保都很难,何谈剿灭对方?

    “段总长,你可知道蒙古地区的驻军情况以及从张家口到库伦的道路状况吗?”刘庆斌又问道。

    段祺瑞摇摇头。

    “那我来告诉你,外蒙与内地横隔沙漠戈壁,交通极为不便,物资贫乏,补给困难,驻军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能及时迅速地将大批军队调往前线?就算能调到前线,你又如何能及时将军械、粮秣运送至前线?如果叛军掐断了后勤补给线,前方的部队将会怎样?”

    刘庆斌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抛了出来。

    段祺瑞更加无语了。袁世凯和徐世昌都带过兵,何尝不明白打仗就是打后勤的道理。蒙古叛军可以不要后勤,但是北洋军却不能不要后勤。没有后勤保障,北洋军必然会全军覆没。

    “就算北洋军最后打下了库伦。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叛乱,段总长认为需要在外蒙古驻扎多少北洋军合适呢?”

    段祺瑞想到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赶紧摇头道:“听刘公子一说,我明白了,这靠武力看来是不行的。”

    刘庆斌看着颇为得意的徐世昌说道:“徐大人,您之所以要求谈判,想来是怕与沙俄发生争端,我没说错吧?”

    徐世昌说道:“不错,民国刚刚建立,现在不宜与沙俄轻启战事。”

    刘庆斌笑了笑,说道:“徐大人,您放心,沙俄是不会和我们发生战争的。因为沙俄的重心在欧洲,它正在与德国和奥匈帝国对峙,远东方面兵力极少,不可能发生大的战争。再说了,它的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邻居在盯着它,它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徐世昌眼睛一亮:“刘公子说的是日本?”

    刘庆斌笑而不语。

    袁世凯拍案而起:“就这么定了!按照刘公子的方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不过,在谈判之前,必须要先打一个打胜仗才行。刘公子你觉得谁负责比较合适?”

    这一仗需要协调新疆、绥远、察哈尔、热河、东北诸多地方和军队,的确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才能镇得住。

    刘庆斌指了指徐世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袁世凯想了想点头道:“也好,卜五,你就辛苦一趟吧,你去了我放心!”

    徐世昌欣然应允:“敢不效命?不过,大总统我有个条件……”

    刘庆斌摆手打断了徐世昌的话:“徐大人,您的条件是不是要让我和你一起前去呀?”

    徐世昌满脸无奈:“刘公子,我看以后都不能叫你精灵了,得叫你活神仙了,连这你也能猜得到?”

    刘庆斌跃跃欲试道:“你放心,我肯定会和你一道去的,这样的事我是不会错过的!”

    徐世昌拍手笑道:“那敢情好!借用袁大总统的一句话,你去了我放心!”

    从总统府出来后,刘庆斌和徐世昌各自分头准备。

    刘庆斌首先给伊贺道真发了电报,要求他挑选500名年龄大一些的白狼战士,亲自带队至神箭谷训练基地待命。毕竟是要骑马作战了,年龄大体力自然要强些。

    给伊贺道真发完电报,刘庆斌又给黑田村正发了一封电报,详细列出了采购清单,各式武器的名称、型号、数量都写得清清楚楚,估计黑田村正看了这份清单不被吓死也会被头疼死:

    美国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600支,子弹10万发。英国李-恩菲尔德短步枪300支,子弹30万发。丹麦生产的麦德森机枪100挺,子弹100万发。美国马克沁机枪20挺,子弹100万发。梯恩梯炸药5吨,德国的木柄手榴弹10万枚。

    刘庆斌心里非常清楚,论骑马白狼战士骑不过蒙古叛军,论人数白狼战士没有蒙古叛军人多,论体格白狼战士的小身板和蒙古兵差的就更远了。所以,他只有以配备最先进的武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了。对刘庆斌来说,通过花钱能解决的事情,那就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刘庆斌为白狼战士每人装备一只霰弹枪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非常清楚,如果让白狼战士拎着马刀去和蒙古人冲锋厮杀,那无异于自杀,要不了几个回合,白狼战士将会丧失殆尽,刘庆斌绝不会去干这样的蠢事。在刘庆斌看来,霰弹枪所具有的在近距离上火力猛、反应迅速,以及大面积杀伤的能力,绝对是骑兵近战的利器,霰弹枪自然就成为了刘庆斌用来代替马刀的第一选择了。

    选择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对刘庆斌来说只能算作无奈之举。在马上如果能使用自动连发武器,将会极大的增强骑兵的威力。可卡宾枪和冲锋枪还都没有没有面世,用驳壳枪,对骑兵火力和射程都有较大的限制。虽然白狼战士习惯于使用三八式步枪,可三八式步枪枪身过长,用于骑兵作战非常不方便,刘庆斌只好选择了李-恩菲尔德短步枪。

    麦德森机枪射击精度高、性能可靠,但主要的缺点是价格高昂、生产成本较高,这与它结构复杂、制造精良有关。当然,价格高对刘庆斌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合适,不管价格再高,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刘庆斌真正看重麦德森机枪是因为它的重量在10公斤以下,这对白狼战士来说更加合适。

    马克沁机枪刘庆斌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了。在神箭谷的时候,刘庆斌就见识过马克沁机枪的巨大威力了。刘庆斌可以想象的到,面对用马克沁机枪编织的火力网,骑兵的冲击等于是白白送死。如果不是因为马克沁机枪重量太大、机动性能较差的原因,刘庆斌恨不得多装备一些马克沁机枪。

    至于炸药和手榴弹,那都是对付骑兵特别是对付战马的有效手段,刘庆斌向来喜欢有备无患。

    做完这些后,他把伊贺笠原喊进了屋里。

    “主人,你找我!”伊贺笠原恭恭敬敬的低着头。

    “笠原,我要去蒙古了,但是上海这边我不放心,所以我把你留在上海,你有什么问题吗?”刘庆斌不动声色的看着伊贺笠原。

    “主人,没有任何问题,请你放心!”伊贺笠原恭恭敬敬道。

    “我要率领白狼战士去外蒙,你明天就回上海,你把这封信交给李市长,所需的服装、毛毯、帐篷等我已经列了明细,要尽快生产,然后让我大哥派人协助你亲自送来。”

    “是,主人,我记住了!”伊贺笠原点头道。

    “笠原,我看好你,你将来会大有前途的。”知道再过四个多月后的7月30日是什么日子吗?刘庆斌突然问道。

    “是主人的生日,也是白狼道正式成立的日子!”伊贺笠原流利的回答。

    “没错,到时候我会召你回到日本让你独当一面,到时你要代表白狼道成立一个组织,然后打垮所有**势力,真正成为全日本的**皇帝!组织的名字我都给你想好了,就叫笠原组!”刘庆斌的话不亚于一枚炸弹,将伊贺笠原震得晕晕乎乎的。

    说道这里,刘庆斌不禁为后世日本的某个组织默哀:山口组,非常对不起了,既然有了笠原组,那么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伊贺笠原没有想到,刘庆斌竟然会把这么重要的一项任务交给了自己。明面上的皇帝是天皇,暗地里的皇帝是他伊贺笠原,这是多么大的荣耀。

    见伊贺笠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刘庆斌又对他说道:“剩下这几个月里,你的任务就是多看、多学、多思考,要想想自己将来应该如何做,我会让杜月笙多给你提供方便的!”

    “是,主人!”

    伊贺笠原不愧是个有头脑的人,马上冷静下来了,他知道未来的路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有一点我要给你提个醒,我可不希望你把日本的**搞成慈善组织!白狼道要高速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让你统一**不光是为了是你功成名就,还需要你源源不断的为白狼道输血。为了这一目的,我不限制你使用任何野蛮、暴力和血腥的手段。你明白吗?”刘庆斌说话很慢,越说口气越冷。不仅是伊贺笠原,就是在一边的伊贺纳言,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放心,主人,我要是做不到会主动自裁谢罪的!”伊贺笠原此时真正明白了,主人不仅是给了自己一份荣耀,更是给了自己一副重担,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主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