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四十九章 解围胪滨府(一)
    送走了伊贺笠原,刘庆斌好不容易有了点闲暇。他端起桌上刚换的一杯热茶,还没送到嘴边,伊贺纳言又进来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刘庆斌苦笑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走出了帐篷。

    “张将军,你怎么来了?听说你明天就要赶回奉天去,我正准备今天晚上为你饯行呢,到时咱们一醉方休!”刘庆斌笑嘻嘻的对张作霖说道。

    张作霖眼角跳了一下,赶忙说道:“一醉方休还是免了吧!刘公子,我来找你是有事情和您商量!”

    “哦,张将军客气了,里面请!”说着刘庆斌把张作霖、张作相、郭松龄、小六子让进了帐篷。

    坐定之后,张作霖开门见山问道:“刘公子,我把您当自己人了,就不客气了!我想参加此次平叛,可又拿不准主意。您给我出个主意。”

    刘庆斌想了一百个张作霖来他这里的理由,唯独没想到张作霖竟然是为了平叛的事情。参与此次平叛基本上都是与蒙古毗邻的驻军。奉天离蒙古将近一千公里,第二十七师并不在平叛军队的序列。

    刘庆斌思考了一会,最终他决定还是让张作霖参与此次平叛,毕竟和张作霖合作要比其他人容易些,好歹他和张作霖也算是熟人了。

    刘庆斌对张作霖道:“我觉得你应该参加平叛,具体理由有三。第一,张将军刚刚荣任第二十七师师长,本来此次平叛与二十七师无关,可张将军主动请缨那就不一样了,既是向袁大总统示好,又是为徐大人报恩解难,何乐而不为?”

    张作霖点了点头:“没错,咱张作霖不是孬种,也是知恩图报的!”

    “第二,张将军曾经多次参与平叛,有丰富的经验。外**立举国哗然,收回外蒙势在必得。有作为才有地位,军人如果没有军功何以让人服气?此次平叛正是个机会,这是张将军扬名的最好机会!”

    张作霖嘴里喃喃道:“有作为才有地位,说得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二十七师刚刚整编完毕,新兵居多。张将军应该知道,军队如果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根本就不会有战斗力。如今一个千载难逢的练兵机会摆在眼前,你还犹豫什么。参加平叛也许会受到一些损失,可是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才是第二十七师最宝贵的财富!”刘庆斌的话句句为张作霖考虑,说的有理有据。

    张作霖一拍桌子:“刘公子说的在理,这么个大好机会放在眼前,如果不抓住,连老天爷都不会答应!就这么定了,我第二十七师将参加此次平叛!”

    刘庆斌笑了笑:“张将军,能不能参加平叛我说了可不算,你说了也不算,只有徐大人说了才算!”

    “哦!对对对,事不宜迟,刘公子,你和我一起去找徐大人,只要你发话,徐大人一准答应!”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走!”

    ……

    “什么?雨亭,你要参加平叛?”徐世昌听了张作霖的来意非常惊讶。

    “怎么了?老总督,难道不行吗?”张作霖急了。

    “你怎么不早说呢?现在平叛队伍基本到位了,五天后我们将召开军事会议开始部署任务了!”徐世昌给张作霖交了底。

    张作霖赶紧用眼神向刘庆斌求救,徐世昌见张作霖看刘庆斌,也向刘庆斌询问:“刘公子,你怎么看?”

    “徐大人,照准就是!”刘庆斌轻松的回答。

    “为何?”

    “原因很简单,第一,他是你的老部下,好使唤。第二,他曾经剿过蒙匪,有经验。第三,他主动请战,拳拳报国之心不该拒绝。”

    徐世昌沉思良久:“好,我同意了。雨亭,你马上安排队伍开拔至霍林郭勒待命。五天后,你也来参加军事会议。”

    正在此时,传令兵给徐世昌送上一封电报。徐世昌看后,大吃一惊。良久,徐世昌将电报递给刘庆斌。刘庆斌看完之后,也开始了苦苦思索。

    原来,电报是胪滨府知府张寿增发来的。电报中称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调集附近各旗蒙兵一千人,以“大清帝国义军”的名义发动叛乱。6月22日凌晨4时,胜福向胪滨府发起突然进攻。

    “徐大人,不用着急,我们抓紧时间增援就是!”刘庆斌看来已经想好了对策。

    说完,刘庆斌对伊贺纳言吩咐道:“纳言叔叔,你去集结队伍!骆驼和马匹全部喂饱,武器弹药和给养全部带足,在一个小时内做好开拔准备!”

    伊贺纳言离去之后,刘庆斌转向徐世昌:“徐大人,如今,我离胪滨府最近,先上去顶一阵。平息叛乱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后续事宜上。我开拔之后,你迅速做好三件事情。”

    徐世昌点点头:“刘公子,请直言!”

    “第一打下胪滨府之后,迅速安排好接替的部队,尽快进入胪滨府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徐世昌说道:“没问题,我现在就命令奉军第二骑兵旅旅长吴俊升派出一营人马长期驻守胪滨府。”

    “第二胪滨府与满洲里近在咫尺,这次叛乱背后肯定有俄国人支持,徐大人你得授权我临机决断,然后从速选派外交人员赶往胪滨府,做好和俄国人谈判的准备。”

    徐世昌听后心中一惊,神色凝重道:“刘公子,你要和俄国人开仗?”

    刘庆斌摇摇头:“凭现在这点实力,怎么会和俄国人开仗?俄国人也不希望和我们开仗。我只是要消灭夹杂在叛军里的俄国人。对于这些俄国人,他们不会承认,我们也不承认,死了也白死!”

    徐世昌这才放下心来,刚才真的吓了他一身冷汗。和俄国人开战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他所能做主的了。

    “俄国人吃了亏,怎么会善罢甘休?所以,第三要给大总统发电报,告知胪滨府叛乱的情况,安排外交部尽快知会各国领事,在国内外各大报纸上尽量渲染此事。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是中国的内政,俄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到时谈判起来对我们也就有利了,这个哑巴亏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了。”刘庆斌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

    徐世昌、张作霖等人听了以后,不禁暗自点头:刘庆斌的计划有文有武,布置周密,环环相扣。别人都是先礼后兵,而他却偏偏先兵后礼。首先占据道义高点,打疼了然后进行谈判,既收回了失地,又不给对方报复的理由和借口。

    “还有一事,也需要徐大人照准!”刘庆斌正色道。

    徐世昌说道:“刘公子请讲!”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我要去收复胪滨府,需要一个名义。我的部队不在陆军部的序列番号之内,可否给我一个临时番号,平叛后再予以撤销?”刘庆斌向徐世昌征询道。

    “没问题,只是不知……”

    刘庆斌的问题对徐世昌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只要能迅速平叛,不要说一个临时番号,就是给一个永久性的番号也没有问题,徐世昌满口答应了刘庆斌。

    “徐大人,就叫白狼讨逆军吧!如何?”

    徐世昌心里暗暗直乐:就五百来人,叫讨逆军?叫讨逆营还差不多。不就是个临时番号嘛,爱咋地咋地。这刘庆斌可比和别人好打交道多了,这要换作别人,还不趁机找我要钱要枪,而对刘庆斌,一个临时的番号就打发了。

    虽然徐世昌心里偷着乐,但面上却不表现出来:“那好吧,我同意了,就叫白狼讨逆军吧!”

    一个小时后,白狼讨逆军已经集合完毕。最前面是斥候队,由五十名轻骑兵组成前锋尖兵。在斥候队之后的是刘庆斌和他的亲兵卫队。身兼亲兵卫队长的伊贺纳言紧紧跟着刘庆斌,手中举着一面大旗:白色的旗帜上淡淡勾勒出一个狼头,上面有红色的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白狼讨逆军”几个大字。刘庆斌的亲兵卫队之后是重骑兵,重骑兵是白狼讨逆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刘庆斌把整个重骑兵都交给了伊贺永植带领。伊贺永植尽管只有十五岁,可却显示出了过人的带兵天赋。本来,伊贺永植已经被选入了刘庆斌的亲兵卫队,可是刘庆斌为了培养他,专门让他带领重骑兵。重骑兵之后是辎重兵,辎重兵由郭东辰和帕默尔率领。最后断后的则是剩余的轻骑兵。

    开拔前,刘庆斌照例进行训话,不过这次刘庆斌只说了两句话:“要去打仗了,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白狼战士齐声回答。

    “好,那就证明给我看看!出发!”刘庆斌大喊一声。

    刘庆斌的喊声刚落,斥候队就四射而去!

    斥候出发十五分钟之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胪滨府开进。

    胪滨府建于1908年,当时沙俄公布了《中东铁路附属地民政总则大纲》,满洲里被划入东清铁路附属地。俄国方面不允许清廷在满洲里设立府衙,清廷只好在附属地外的西大桥以南半公里的地方筹备建筑了胪滨府。刘庆斌心中清楚,胪滨府必须要掌握在中国手里,否则一开此先例,东三省势必将被瓜分的干干净净。

    当刘庆斌到达锡尼河镇的时候,前方斥候传来消息:拘押了数十个人,为首之人是胪滨知府张寿增。

    刘庆斌迅速赶往前方,见到了张寿增。

    “张大人,辛苦了!徐大人派白狼讨逆军前来增援胪滨府,我叫刘庆斌,我现在需要知道胪滨府的情况!”刘庆斌对这位知府大人充满了敬意。

    “你?就你们去救援胪滨府?”张寿增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刘庆斌对这种眼神早已习以为常了:“张大人,现在不是商议行不行的时候,而是要想想该怎么办!时间宝贵,咱们边走边说,我必须尽快知道胪滨府目前的情况!”

    张寿增不再争执,带领自己的残兵败将又折回来路。一路上,张寿增把他所知道的情况给刘庆斌叙说了一遍。

    通过张寿增的详细介绍,刘庆斌对胪滨府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6月22日凌晨4时,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率领手下向胪滨府发起突然进攻。张寿增指挥若定,一次次瓦解了叛军的轮番进攻。6月24日晨,沙俄调集马、步、炮兵八百余人围攻胪滨府,以保护满洲里城区的界壕为名,将东、北两侧围住,蒙古叛军埋伏在西、南面。他们采用围而不打的办法,让沙俄驻满洲里的官员进府游说:限十二点以前交出枪马,否则,开炮轰击!张寿增手下只有二百余人,实力悬殊,不得已率领士兵退出了胪滨府。

    “张大人,你的意思是说沙俄虽然围住了胪滨府,但自始至终没有放一枪?”刘庆斌问道。

    “是的!”张寿增点点头。

    刘庆斌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刘庆斌对张寿增道:“胜福手下有近千人,估计都是乌合之众,不必担忧。张大人你说还有身着蒙古服装的沙俄士兵近百人,这些人都是正规军人,对待这些人我们可不能小觑!”

    张寿增满脸忧虑:“没错,他们都是沙俄西伯利亚第四联队的士兵!”

    “哦?张大人从何得知?”刘庆斌很奇怪。

    张寿增掏出一些物件递给刘庆斌:“沙俄军队虽然外面套上了蒙古服装,里面却穿着军装。这是从被击毙的沙俄军官和4名俄国士兵身上剥下的肩章等物证!”

    刘庆斌基本上心中有数了。他又问道:“胪滨府的地形和设施情况如何?”

    张寿增对胪滨府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胪滨府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80米。内中出了住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设施。墙体和房屋均为茅石结构,围墙高约4米,厚近1米。每个墙角有6米高的楼式碉堡。”

    刘庆斌再次沉思起来。

    不一会,前方斥候来报:一股叛军大约七八百人正迎面而来。

    刘庆斌一挥手:“部队原地警戒,白狼卫队跟我前去察看敌情!”

    五分钟之后,刘庆斌终于看到了叛军,他们正与斥候对峙。刘庆斌到了近前,发现这些人并非什么叛军,而是蒙古百姓,有老人和小孩,甚至还有一些妇女也夹杂在其中。他们没有骑马,只是拦住了斥候队,不让他们通行!

    “怎么回事?”刘庆斌询问斥候队长。

    “主人,他们不让我们过去,因为没有得到命令,所以我们没有开枪!”斥候队长敬礼报告。

    “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刘庆斌接着问道。

    斥候队长低下了头:“主人,他们说的都是蒙语,我们一句都听不懂!”

    刘庆斌点点头:“你做的很对,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准开枪。明白吗?”

    “是,主人!”斥候队长领命而去。

    “刘公子,要不让我去问问,我会说蒙语!”张寿增在一旁征询刘庆斌。

    刘庆斌点点头:“走,我和你一起去!”

    说完,刘庆斌对身边的一名亲兵吩咐:“去辎重队把郭掌柜和帕默尔请过来!”

    刘庆斌陪着张寿增来到了那群蒙古牧民中间,张寿增用蒙语和其中一个年岁大些的牧民交涉。一旁的刘庆斌看得出来那个蒙古牧民情绪异常激动,而张寿增则不时的在点头。

    不一会,张寿增回过身来对刘庆斌说道:“他们是被别人煽动的,胜福告诉他们,现在汉族人在到处宣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他们看来,鞑虏就是包括满清在内的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代称。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我们是来驱逐他们离开自己家园的,所以不肯让我们过去。”

    刘庆斌长叹一声,辛亥革命爆发后,蒙古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对于孙文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和大搞大汉族主义的种种行径,感到忧心忡忡,惶惶不安。日本、沙皇俄国、英国乘机唆使某些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宣布所谓“独立”。如果不采取措施安抚蒙古族、藏族的上层代表人物,团结少数民族同胞,粉碎日本、沙皇俄国、英国等列强国家肢解和瓜分中国的阴谋,中国说不定会出现国家解体之灾!

    不一会,郭东辰和帕默尔赶了过来,刘庆斌把情况告知了他们二人。

    郭东辰苦笑道:“少数民族本来就对汉族人有戒心,如今这谣言一起,恐怕日后的平叛会多了许多的掣肘。”

    刘庆斌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战争的胜负与民心向背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我去试试吧,说不定我会有办法!”帕默尔突然在一旁插话道。

    刘庆斌先是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帕默尔骑着白骆驼走上前去,和刚才与张寿增对话的那个蒙古牧民说着什么。那个牧民见了白骆驼,目光瞬间迷离起来。也不知帕默尔对那个牧民说了什么,那个牧民不住的点头。最后,他竟然双眼噙着泪水,一脸虔诚的对帕默尔伏地拜了三拜,然后起身对身后的那些人大声呼喊着什么。很快,那一大群人迅速向两边分散开来伏倒在地,让开了一跳宽阔的通道。

    “难道帕默尔会魔法?他对那些牧民说了什么?”刘庆斌目瞪口呆地询问郭东辰。

    “帕默尔把成吉思汗临死前为蒙古人留下了预言的事情告诉了那些牧民!”

    郭东辰的解释让刘庆斌明白了原因,刘庆斌就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狂热崇拜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崇拜在全世界也是上绝无仅有的。在他们眼中,成吉思汗是一传奇式的伟大英雄,象征着团结和力量,甚至一些人相信他会转世投胎,再次带领蒙古人走向辉煌。

    刘庆斌突然眼前一亮,帕默尔的劝阻不仅为白狼讨逆军迅速赶到胪滨府扫清了障碍,同时,也为下一步平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