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九十章 消弭南北内战(七)
    早上八点,刘庆斌看了看表,自言自语道:“我就说没有这么简单嘛!看来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好吧,就陪你们玩玩!”

    “刘纳言!”

    “是!主人”

    “你去通知永植,马上进入阵地!顺便告诉杜月笙,按计划进行!”

    “是,主人!”

    江南制造局瞭望楼上,两个观测值班哨兵正在有一句话没一句的聊着天,他们正在等着来换岗呢!

    “咦!对面的人怎么撤退了?”其中一个观测员发现了对方的动静。

    另外一人赶忙向对面看去,果然,原来由青帮占领的隔离阵地上,人员正在撤离。

    “看来青帮也是干打雷不下雨,我还以为要折腾出多大的风浪呢!没想到,这就夹着尾巴灰溜溜的撤了!”

    驻守江南制造局的士兵都已经知道了青帮提出的三个条件,并且也知道青帮所给的最后通牒时限。包括这两个观测员在内,个个心里都有些打鼓。如今,他们二人见青帮车里了,不免心里有些不屑。

    “赶紧打电话报告吧!”其中一人提醒道。

    “笃笃”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谁!”段祺瑞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没好气的问道。

    他刚发完电报给袁世凯,心里正窝着一肚子火呢,此时有人来打扰他,他怎能不发火?

    “段总长,是我!”推门进来的是郑汝成。

    郑汝成此时心情真的很不错。

    昨天他把袁世凯发给段祺瑞的的电报私自截下之后,一直后怕不已。不过既然已经骑虎难下了,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在赌,赌刘庆斌不敢把事情闹大。若是刘庆斌知难而退,他也会顺势给刘庆斌台阶下,绝对给足面子。若是刘庆斌执迷不悟,他也会和刘庆斌死扛到底,直至刘庆斌屈服为止。至于违抗袁世凯命令的事情,那也得等保住郑守仁性命之后再说。

    果然,他赌对了。刚才接到观测员的电话,青帮撤出阵地了。于是,他赶紧来找段祺瑞。这尊大神是袁世凯面前的大红人,只要抱上了这根大腿,想必袁世凯也不会不给段祺瑞面子的。

    “哦,是子敬呀!什么事?”段祺瑞现在对郑汝成是没有一丝好感,但在人家的地盘上,该敷衍的还得敷衍着。

    “段总长,青帮从阵地上撤了!”郑汝成满脸喜色。

    “撤就撤了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心不在焉的段祺瑞随口说道。旋即他又反应了过来,急忙问道:“什么?你说谁撤了?”

    “段总长,青帮,是青帮从阵地上撤了!”郑汝成又重复了一遍。

    “怎么可能呢?走,赶紧看看去!”段祺瑞觉得不可思议,拉着郑汝成就往外跑。

    两人登上瞭望楼,放眼望去,果然如郑汝成所说的,青帮已经撤出了阵地,只留下空荡荡的两列沙包留在原地。

    “怎么样?段总长,我没说错吧,他青帮的胳膊再粗,也拧不过咱这大腿不是!”

    郑汝成满脸得意。

    “不会,你不了解刘公子,你想的太简单了!”段祺瑞面色沉重地摇摇头。

    “镇守使,您看,来了一些带红帽子的人!”一旁的观测员眼尖,指着前方大声喊道。

    郑汝成和段祺瑞顺着手指方向看去,果然有一些人迅速接近阵地。只见他们脚穿牛皮作战靴,身着草绿色作战服,腰扎牛皮作战腰带,手上是半指作战手套,头头戴红色贝雷帽,帽徽是一个醒目的白色狼头。

    “是白狼战士!”段祺瑞大吃一惊。

    没错,来的正是刘永植率领的白狼战士。本来,按计划他们应该今天下午赶到。刘庆斌受伤之后,刘纳言命令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上海。伊贺永植听说主人受伤,心中大急,连夜急行军,终于在拂晓时分赶到了上海。刘永植一到,刘庆斌就给他安排了任务。刚才,刘永植接到命令,按计划进行,于是他们迅速接管了阵地。

    “他们就是白狼战士?似乎人也不是很多嘛!”郑汝成脸上有些变色了。

    白狼战士就是精锐的代名词,它在外蒙古平叛中的威名几乎家喻户晓。郑汝成这时候才意识到,刘庆斌不仅是上海青帮的会长,而且还是白狼战士这支精锐部队的首脑。

    “镇守使,重……重……重机枪!”其中一个观测员说话都不利索了,眼中露出了惊骇之色。

    进入阵地的白狼战士尽管并不多,大约有二百多人,但却每两人推着一辆轮式马克沁重机枪进入了阵地。一百多挺机枪均匀散开,朝着江南制造局方向瞄准,重机枪的子弹在帆布弹带上泛着黄灿灿的光芒。

    郑汝成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次的重机枪比上次多出来了一倍多。

    可更让他惊奇的还在后面,重机枪就位之后,紧接着大大小小的火炮被拖拽着出现在了重机枪阵地后侧。

    饶是郑汝成见多识广,看着眼前众多的火炮犹如博览会展品一般陈列在眼前,也是眼花缭乱目光迷离。

    当郑汝成的目光落到了到最外层那那些硕大无比的火炮身上时,他的目光呆滞了:“我的天哪,居然还有1894年式克虏伯240mm重型加农炮。这个刘庆斌疯了,他准备干什么?他哪来这么多火炮?”

    刘庆斌哪里来的这么多火炮?不用问,肯定是租的。

    刘庆斌受伤清醒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刘村正去和德礼洋行去洽谈:租火炮。不管是不是报废、能不能打响、有没有炮弹全部都要,每天租金10万元。德礼洋行经纪人听了这个价格后,犹如打了鸡血一般,连夜调集火炮。他们不仅将北洋军购买的、已经装船准备起运的火炮连夜从货轮上卸下,还凭着关系把停在公海上德国远东舰队军舰上的速射炮都借了来,凑够了上百门火炮交给了刘村正。他们甚至希望刘村正能租个十天半月的,那可是上百万的租金呀!

    段祺瑞曾经官费留学柏林军校,学习了一年半的炮兵,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回国后一直任炮队统带。可以说他的专业就是火炮,怎么会不认识这些最先进的德国火炮呢?

    段祺瑞觉得好笑,刘庆斌这架势搞得太大了。用一百多挺重机枪和上百门火炮,就为了对付这一千多人,简直是杀鸡用牛刀,甚至眼前这些人连只鸡都不如……

    段祺瑞觉得好笑,可郑汝成和他手下的士兵就笑不出来了。看着外面这壮观的场面,不仅郑汝成脸色变得苍白无比,他手下的士兵也一个个露出惊骇之极的表情。郑汝成此时终于有了一丝懊悔,还带着一份沮丧:就算我做的不对,也不带这么欺负人的。这么多大炮不要说发射炮弹了,就算是发射的是石块,这1000多人砸也被砸死了,这仗还怎么打?

    这还不算完。在重机枪和火炮阵地之后,是数万名阵型齐整、服装统一的青帮武装人员。青帮战士之后,是近千名头戴大檐帽、身着警服的警察。再往后是无边无际的人头涌动,看打扮有工人、有商贩、有学生,一直延绵出五六里之外,少说也有十来万人。

    前面是威武震慑的巨大杀器虎视眈眈,后面是无边无际的人潮涌动汹涌澎湃。郑汝成从军几十年从没有见过如此怪异的场面。他觉得奇了怪了:难道上海人什么都不做了,都跑到江南制造局来了吗?

    没错,真让郑汝成给猜对了。虽然不是所有的,但至少超过了一半的上海人到了江南制造局,这都要归功于袁克文率领的宣传队。昨夜刘庆斌召集他们开完会之后,袁克文就连夜行动起来。首先是印刷了倡议书,号召所有的青帮人员听从安排,投入这次青帮统一的行动之中。其次是印制了大量的传单,天一亮就到大街小巷号召所有在上海的人罢工、罢市、罢课,支援上海的和平。

    “镇守使,我们的后路也被堵死了!”另外一个观察员哆嗦着报告道。

    郑汝成一惊赶忙转身朝身后看去,只见江南制造局背临的黄浦江码头周围,布满了各式船只。有客船、有货船、有渡船、有驳船、有渔船、有拖船、有推船,林林总总近千只大大小小的船,把黄浦江堵得水泄不通。

    看到这一幕,郑汝成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不管形势再严峻,只要水路畅通,他总有一条后路。当年,辛亥革命后,上海起义军攻打江南制造局,制造局总办张士珩在抵抗无果的情况下,依然能乘小火轮逃往租界。可如今刘庆斌连他这条后路都断了,明摆着就是要瓮中捉鳖,他怎能不觉得心惊肉跳?

    不用问,能调动这么多船只,除了上海商会再不会有第二家了。

    ……

    刘庆斌的指挥部设在火炮阵地和青帮武装人员之间,此时他正在指挥部内低头沉思。

    杜月笙火急火燎的走进指挥部内,向刘庆斌报告:“师祖,不好了,黄浦江上游开来一些军舰,现在在距江南制造局一公里处抛锚停泊。请师祖明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军舰?难道是海军也出动了?”刘庆斌自言自语道。

    正在此时,刘纳言进屋,看了看一旁的杜月笙,悄悄走到刘庆斌身边耳语道:“主人,有人要见你!”

    “是谁”

    “据他通报是海军总司令李鼎新!”

    “海军总司令?”刘庆斌此时想起来了,似乎段祺瑞曾经给他提过海军总部似乎是设在上海。

    “有请!”

    不一会,李鼎新走进指挥部,他向刘庆斌一个立正:“总统特使大人,海军总司令李鼎新向您报到,所有海军军舰以及人员均接受您的指挥。”

    “李总司令,你辛苦了!是不是大总统有了命令?”刘庆斌向李鼎新点点头。

    “是的,特使大人,这是大总统让我转交给您的电报!”李鼎新递上一份电报。

    刘庆斌接过仔细看完后,嘴角微微上翘,他知道郑汝成这回是输定了。在这之前,他还担心袁世凯会因为袒护老部下而网开一面,而此时他知道袁世凯完全是站在他这边的,所以他彻底放心了。

    “老板!”黄世仲也走进了指挥部。

    “嗯?黄总编,有什么事吗?”刘庆斌觉得很诧异。

    “老板,是这样的,北京大总统府给编辑部专门发了电报,让《迷津报》刊登以下内容。我不知道该不该登,所以特来请示老板!”说完,黄世仲将大总统府派来的电报递给刘庆斌。

    刘庆斌接过仔细看完之后对黄世仲吩咐道:“全部照登,先以最快的速度排版印刷两千份送到我这里,我有急用!”

    刘庆斌对黄世仲说完,话音一转:“李总司令,黄浦江上游停泊的军舰可是海军的?”

    “是海军的!”李鼎新点头道。

    “这样吧,我在两个时辰内把江南制造局码头周围所有船只全部疏散。你负责指挥海军军舰占领有利位置,对江南制造局进行封锁,所有船只禁止出入,彻底切断其水上通道,不听劝阻者全部击沉。”

    “是,特使大人!”

    “李总司令,据说郑汝成带到江南制造局的官兵都是海军的人?”刘庆斌再次询问李鼎新。

    “是的,是海军警卫队!”李鼎新心里有些打鼓,这位特使大人不会把火撒在海军身上吧?

    “那就是说,他们都懂海军旗语吧!”

    “是的!”

    “那就好,这份电报你誊抄一份,让每艘军舰都不间歇地给江南制造局打旗语,将电报内容告知对方!”

    “是,特使大人!”

    ……

    “小杜,去找虞会长,让他尽快疏散黄浦江的船只。同时,以最快的速度给我准备500个孔明灯,我有急用。”

    ……

    段祺瑞和郑汝成彻底扎根在瞭望楼上,哪也不去了。本来,黄浦江上的船只的有序撤退带给了郑汝成一丝丝希望。但是,接着海军军舰的封锁让他又失望了。而各艘军舰上不停打的旗语,简直就让他绝望了。看来,他的计划彻底破产了,袁世凯已经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了。

    ……

    “看,孔明灯!”江南制造局守军引起了一片喧哗。

    几十盏孔明灯顺着风缓缓向江南制造局飘来,刚飘到守军上空,就听到一阵枪响。孔明灯被击落,孔明灯下吊坠的纸张散落在空中,洒向守军阵地。

    一营三连二排排长刘军捡起一张一看,原来是当天的《迷津报》。他打开仔细看着,不一会眉头就皱成了疙瘩。

    “排长,报纸上都说啥?”刘军整个排就他一个人识字,全排所有人都眼巴巴看着他。

    “报纸上说咱家镇守使大人为了保住他侄子的性命,准备带领咱们反叛了!刘庆斌将作为总统特使将负责平叛事宜。”

    “什么,我们成叛军了?我们什么也没做呀!”

    “就是,镇守使为了他侄子的性命,也不能拉我们下水呀!”

    “他侄子的命是命,我们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不行,走,我们去找镇守使大人说理去!”

    ……

    “看!又是孔明灯!”

    ……

    “这次是什么内容?”

    “总统特使刘庆斌命令,只要与郑汝成划清界限者,一律不算叛乱!”

    ……

    “孔明灯又来了!”

    ……

    “总统特使刘庆斌命令,生擒郑汝成者奖授予特等功,官升三级!”

    ……

    “海军军舰已经把黄浦江给封锁了,我们现在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

    “总统特使下了最后通牒,晚上8点之前如果不投降,将会万炮齐发把江南制造局夷为平地。”

    ……

    最初,士兵们只是小声议论,军官还会喝止。渐渐的,士兵的声音越来越大,军官也不吭气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士兵们开始大声喧哗起来,有些军官也加入到了其中。到了最后,海军警卫队一营和二营的士兵在营长的带领下,直接来到瞭望楼前,要求郑汝成无条件投降。

    而此次事件的关键人物,三营营长郑守仁和营副联手弹压手下士兵,禁止他们前去瞭望楼。这下可惹火了三营的众位士兵,大家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二人揍了个半死。然后,将肇事的十三人用绳索捆的和粽子一般,直接押往了瞭望楼。

    段祺瑞站在瞭望楼上冷眼看着嘈杂的士兵,也不理会旁边焦头烂额的郑汝成。

    就在刚才,当段祺瑞得知自己一直被郑汝成蒙在鼓里,他恨不得将郑汝成碎尸万段。尽管郑汝成再三向自己赔罪,可段祺瑞始终是一言不发。他懒得再理郑汝成,而是居高临下饶有兴趣的看着士兵们的变化。随着一波又一波由孔明灯传递而来的消息,士兵就像烧开水一样,从慢慢加热到有了气泡,直至最后沸腾。

    看到这一幕,段祺瑞不禁有些同情郑汝成了。小看刘公子、激怒刘公子,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经过很多事实证明了的。可这郑汝成不听劝,非要重蹈覆辙,这才有了今天的四面楚歌和众叛亲离。

    “郑汝成,你看看下面这些士兵,他们的目光像什么?”

    郑汝成摇了摇头,他现在是满脸憔悴。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些士兵最少都跟了他五年时间了,平心而论,自己待他们不薄,怎么短短几个时辰就变成了这样?

    “他们的目光就像即将扑食的饿狼,而猎物就是你郑汝成!估计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他们的猎物,不是被撕得粉碎,就是把你绑了交给刘公子邀功求赏!”

    汗水顺着郑汝成的额头流了下来!他突然朝着段祺瑞跪了下来:“段总长,我鬼迷心窍做了错事,看在我们相识多年的份上,您救救我吧!”

    段祺瑞叹了口气:“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

    “大总统,段总长的电报!”值班副官进了办公室报告。

    “快,快给我!”袁世凯赶忙接过电报。

    看完电报,袁世凯满脸苦笑自语道:“我就说嘛,不管什么事,只要和刘庆斌沾上边,动静肯定小不了!不过好在事情总算圆满解决了!”

    ……

    六月二十九日上午,郑守仁等袭击青帮的十三人在江南制造局门前被枪决。郑汝成和被缴械的海军警卫队被关押在海军总部,等待即将赴任的上海都督徐世昌处理。

    ……

    六月二十九日下午,青帮召开了声势浩大的追悼会,沉痛哀悼两名殉难帮众。并给殉难帮众家属每家发放五千元抚恤金。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青帮的声誉更是如日中天。

    ……

    “卖报了,卖报了!”报童满街喊着。

    “来,买一份《迷津报》!”

    每天看报已经成为中学校长胡忠德的习惯了,今天的《迷津报》内容非常丰富:《商会撑起上海半边天》、《青帮再现威武之师形象》、《青帮军事素质堪比正规军》。这一系列报道,长篇累牍对青帮和上海商会进行了歌功颂德。

    “毋庸置疑,看来今后上海的局势得由青帮和商会来左右了!”作为知识分子的胡忠德,对局势分析判断还是有他独到之处的。

    ……

    六月三十日,在刘庆斌的授意之下,青帮召开会议。会议做出了一项决议:将“每名帮众每月必须有两天军事训练的义务”

    的帮规修改为“每名帮众每月必须有四天军事训练的义务”。并且规定,军事训练将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青帮帮众每月将获得10元的补助,补助费用由上海商会按月支付。

    此项规定一出,青帮上下顿时哗然。要知道,青帮帮众在工厂上班,一个月的薪水也就10元,足够养家糊口了。现在参加军事训练只要合格就有10元的补助,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基本上等于薪水翻番了,青帮上下顿时掀起了军事训练**。

    ……

    “英士!遣散事宜都处理完了?”孙文见陈其美进屋后连忙问道。

    本来按照刘庆斌的意思,是准备让孙文、陈其美、蒋志清、张群、何敬之等人第一批先去日本。等自己将南方之事处理完,再将剩余的骨干送往日本。可是孙文执意要留在上海,等人到齐了之后再共同赶赴日本。反正孙文也知道,上海是刘庆斌的地盘,安全是绝没有问题的。无奈之下,刘庆斌只好让孙文等人搬进自己住的那所小院,并再三叮嘱杜月笙,务必要确保孙文等人的安全。

    “是的,先生,都处理完了!”陈其美点头道

    “大家可否满意?”

    “岂止是满意?简直是太满意了!”陈其美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

    “哦?”

    “老五给了大家四个选择,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条件自愿决定。”

    “哪四个选择?”孙文也觉得新奇。

    “第一,如果觉得自己有一技之长的,可以被推荐到琼赣特区一展所长。第二,想加入青帮的,只要愿意遵守青帮的约束,可以优先参加青帮考试。第三,想继续从军的,可以被推荐至云南参加滇军,也可以参加蒙古自治省的边防军。第四,想要回家的,每人发放15元路费自行返乡!”

    孙文听罢点点头:“还是小斌考虑的周到呀!你替我谢谢他吧!”

    “先生!我已经两天没见到老五了!”

    孙文听罢,起身打开窗户,目光飘向了很远,然后喃喃自语道:“小斌恐怕已经离开上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