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归化城(一)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绥远省省会归化。

    归化城是一座塞外名城,坐落于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称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称敕勒川丰州滩。

    “大总统,您看您这么忙,怎么跑到这来了,我可担当不起呀!”刘庆斌刚一见到袁世凯便打趣起来。

    客厅内布置的古色古香,既透着儒雅又显得干净整洁,塞外之地能有如此的客栈实属不易。屋里共有六个人,刘庆斌、袁世凯、段祺瑞、徐树铮、张寿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刘庆斌不认识的中年人。

    “担得起!担得起!刘公子,请先受我一拜!”袁世凯郑重其事地朝刘庆斌弯腰鞠躬。

    “别!可别这样!段总长,你赶紧劝劝大总统!”

    见袁世凯向自己行礼,刘庆斌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了。平时开开玩笑也就罢了,这要来真格的,刘庆斌可就消受不起了。暂且不说袁世凯是大总统,单单光是年龄就比自己大多了,刘庆斌赶忙向袁世凯身边的段祺瑞求救。

    谁知段祺瑞不但没有帮忙,反而微笑着劝说道:“刘公子,你就受了吧!不然大总统不会心安的!”

    无奈之下,刘庆斌只好生生接受了袁世凯的行礼。

    几人坐定后,袁世凯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颇为感慨道:“刘公子,说实话,当初在西安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你说要完成三大目标,我还不太相信。我想着你只要能歼灭了白朗军,那就阿弥陀佛了。没想到,一个月,就一个多月时间,你的设想居然都变成了现实。我高兴啊!”

    刘庆斌非常能理解袁世凯此刻的心情,在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同时,也接手了一个烂摊子。按理说,首要的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可是白朗军这么一闹,什么都乱套了。由此可以看得出,何璐铭的计划很毒,一下捅到了袁世凯的心窝上了。如果让何璐铭的计划得逞,估计袁世凯就不仅仅只是焦头烂额了。

    “作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自己的家乡土匪横行,我面上无光呀!所以,我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刘公子的,感激你替桑梓百姓除去了这百年匪患。你不知道,这白朗军……”说到这里袁世凯不知是气愤还是激动,竟然说不下去了。

    坐在一旁的那个陌生人见状,接过了袁世凯的话:“由于白朗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各国驻北京的大使馆都觉得不安,好几个国家的大使馆照会外交部,表示愿意出兵代为剿匪。大总统将其视为奇耻大辱,亲自让我向各国公使保证,政府有能力剿灭白朗军,并能保护外国侨民。如今,刘公子剿灭了白朗军,也算是向各国显示了政府的实力和决心!”

    刘庆斌见此人侃侃而谈却不认识,赶忙谦逊地问道:“不知先生您是……”

    段祺瑞满脸怪异地看着刘庆斌:“刘公子,你不认识他?”

    刘庆斌看了好一会,老老实实地回答道:“非常抱歉,我真的不认识!”

    “怎么会呢?如果不认识,你为何要再三让我一定要把陆总长喊来呢?”段祺瑞反问道。

    听段祺瑞这么问,刘庆斌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回事,自己是专门发电报让段祺瑞帮自己这么一个忙。

    刘庆斌立刻想到了眼前之人是谁,他赶忙起身,向面前之人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自顾自地说道:“陆征祥,字子欣。1893年奉派担任驻俄罗斯大使馆翻译官。日俄战争事件后,陆总长在俄国愤而剪去发辫。陆总长在俄结识了比利时的培德女士,不顾使馆反对,于1899年结婚。1906年,陆总长升任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1911年,时任驻俄公使的陆总长联合驻荷兰公使刘镜人,于12月31日通电敦促清帝逊位.1912年,陆总长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陆总长就任后,清除积弊,使外交部成为现代外交机构,陆总长还请人写下“不要忘记马关”六字,悬挂于总长办公室内,以志不忘马关条约的奇耻大辱。陆总长,我说的可对?”

    刘庆斌如同背书一般朗朗诵出的这么一段话,让袁世凯和段祺瑞、徐树铮三人听得目瞪口呆,就连陆征祥本人也半晌说不出来,只有张寿增表情还算正常。

    陆征祥结结巴巴道:“刘公子,这些你是从何得知的?”刘庆斌很神秘地说道:“我们俩未曾谋面,但我对你是神交已久了?”

    陆征祥无语。

    刘庆斌非常清楚,陆征祥是个出色的人才,是个有骨气有能力的外交官,可惜在后世的结局却不太好。

    段祺瑞在一旁问道:“刘公子,你还没说为什么要急着把陆总长叫来呢!”

    “段总长,你别急呀,这就是我想和你们商量的事情!”

    说罢,刘庆斌看向袁世凯:“大总统,我有件事要求你!”

    袁世凯见刘庆斌满脸严肃,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刘公子,你说,只要我能办到的,定会竭尽全力!”

    刘庆斌起身踱步并不言语,他在想着如何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袁世凯、段祺瑞、陆征祥、徐树铮和张寿增四人的目光随着刘庆斌的身影在移动。

    终于,刘庆斌说话了:“大总统,你还记得曾经和我说过的话吗?你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潜在敌人!”

    袁世凯点点头。

    “大总统,您说除了日本以外,中国还有别的敌人吗?”

    “当然有了,沙俄向来对我国不怀好意!”陆征祥在一旁插言道。

    陆征祥在俄国呆了很多年,自然知道俄国的野心。

    “没错,俄国从中国弄走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我们的大敌!”刘庆斌表示赞同。

    说到这里,刘庆斌停下了脚步,看着四人郑重其事道:“日俄两国与我国相邻,所以表现得更直接一些。事实上,何止是日俄两国?英、法、德、意、美、西、荷等欧美列强,若是有机会,哪个不想从中国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刘庆斌的一番话,让四人表情落寞起来,没有人听到自己的国家被别国欺负还会无动于衷。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国防,弱国无经济……弱国在当今的世界上什么都不会有。所以,唯有使自己强大才会有发言权,发展才是硬道理!”刘庆斌的话似乎有魔力,使落寞的四人又等重新变得激昂起来了。

    袁世凯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庆斌:“刘公子,你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你就直说,我们该怎么办!”

    “大总统,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自己,不断增强国力!我呢,则要想办法去给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或者说,我要给我们的敌人找点事情,让他们自顾不暇,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干扰我们发展了!”

    袁世凯盯着刘庆斌:“你准备怎么做?”

    刘庆斌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日本,我自会有办法对付。除此之外,我还要在英法俄的后院钉上一颗钉子,让他们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时时刻刻不得安宁!”

    袁世凯大吃一惊:“你要出兵欧洲?”

    刘庆斌点点头。段祺瑞和徐树铮知道刘庆斌行事向来天马行空,可没想到他竟然大胆到了如此地步

    陆征祥赶忙劝阻道:“刘公子,你可要三思呀!欧洲距我们上万里路呢!”

    刘庆斌体微笑道:“我当然知道有上万里路,当年英法等国不也是跋涉万里来攻打中国的吗?他们能做,我为何不能做?”

    听了刘庆斌的话,四人都不作声了。这样的事情,别说去做了,就是想他们也不敢想,刘庆斌陡然提出来,让他们觉得头脑有些发蒙。

    刘庆斌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惊世骇俗了,他放缓了语气:“你们别过于担心,此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成功。眼下这第一步,我要想办法找个地方扎下根,待条件成熟了,力量壮大了,才会在他们的后院放火,让他们也尝尝被人欺负的感觉。”

    看着刘庆斌的神采飞扬,袁世凯等四人也受到了感染。

    陆征祥首先赞同道:“刘公子的话没错,做了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如果不去做肯定不会成功。要是连想都不敢想,那将永远受制于人!刘公子,我支持你。”

    袁世凯也豪气大发:“刘公子,你让我觉得自惭形秽了!我也支持你!”

    徐树铮皱着眉头,他问到了点子上:“刘公子,你准备在何处立足呢?”

    刘庆斌别有深意地看了徐树铮一眼,徐树铮最让自己欣赏的一点,就是他的的目光敏锐,总能发现事情的关键所在。就拿刘庆斌现在所说的这件事情,选择立足之地真的很重要,选择好了事半功倍,选得不好了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刘纳言,拿地图来!”刘庆斌朝着门外大喊道。

    刘纳言将大幅的世界地图铺在桌上,然后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了!

    “我准备把立足之地选择在这里!“刘庆斌在地图的某个位置上画了一个圈。

    众人随着刘庆斌的手指方向看去,不由地惊呆了:怎么会是这里呢?

    ……

    天亮时分,几人终于谈完了。虽然一夜未眠,

    袁世凯身上却看不到一丝倦意,他朝刘庆斌一拱手:“刘公子,我们各自按计划行事,有劳你了!”

    刘庆斌笑了笑:“大总统,你我可是那三个半其中的两个,相互搀扶那是天经地义!”

    袁世凯似乎想起了什么,会心地笑了笑。

    段祺瑞也朝着陆征祥抱拳:“陆总长,我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好有劳你了!”

    刘庆斌开开玩笑道:“让堂堂的外交总长屈尊做教书匠,真是大材小用了!而且还耽误您做正事了!”

    陆征祥摆摆手:“刘公子,你现在做的才是最大的正事,你放心,就是天塌下来我也会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把我所知道的全部教给他们!”

    送走袁世凯等人,刘庆斌对张寿增笑了笑:“搞了半天,我们俩还没来得及说话呢!走,老张,我们边吃早饭边说!”

    吃完早饭后,刘庆斌和张寿增在屋里说话。

    “老张,按理说这万里之遥一路艰险,我不该让你去奔波。可是事关重大,别人我又不放心,所以……”刘庆斌满脸的歉意。

    “公子,你要这么说就太见外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六月二十八日的下午我们所说的掏心窝的话。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了决心,我愿意为公子做任何事情!因为,公子你所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为自己做的!”张寿增动情道。

    “老张……”刘庆斌觉得嗓子痒痒的,似乎被什么堵住了。

    为了不使自己过于窘迫,刘庆斌赶忙岔开话题:“老张,别的我倒不是很担心,只是这俄语……”

    张寿增笑道:“公子,你放心,这一点我早想到了,所以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哦?”

    “我来之前专门招募了五百多名俄语翻译,其中有些还是专家,还有些是我的同学……”

    张寿增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轻声进门刘纳言打断了:“主人,阎锡山求见!”

    刘庆斌看了一眼张寿增,张寿增点点头。

    “让他进来吧!”

    “总指挥!”阎锡山一进门就向刘庆斌立正敬礼。

    说实话,阎锡山最怕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袁世凯,一个就是刘庆斌了。

    阎锡山畏惧袁世凯,是因为他的前途和生死都被袁世凯左右着。而他怕刘庆斌,则是因为刘庆斌就像一潭深泓,始终让他看不透。正因为看不透,所以在刘庆斌面前他更不敢造次,甚至比怕袁世凯更甚。

    “孔庚、黄国梁、金永这三个人都走了吧?”

    “都走了!”

    “既然都走了,你也就可以放心地施展拳脚了!”

    “谢谢总指挥栽培!”

    “新组建的两个旅没什么问题吧?”

    “报告总指挥,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问题就好。我把丑话说在前面,那六万多土匪我还指着他们修路呢,如果是逃跑了、饿死了、病死了、冻死了,你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刘庆斌的话让阎锡山打了个寒战。

    阎锡山赶忙拍着胸脯保证道:“总指挥放心,我一定把他们养得白白胖胖,让他们安心修路!”

    敲完棍子后,刘庆斌还不忘给阎锡山点儿甜头:“晋军这次干得不错,特别是在黄河东岸与白朗军赛跑,表演得也比较逼真。偏头关的歼灭战,火候掌握得也不错。好好干,你的前途无量呀!”

    得到了刘庆斌的认可,阎锡山异常欣喜。不待他说感谢的话,刘庆斌话题一转问道:“我让你办的事情办好了吗?”

    “办好了,办好了,请您过目!”阎锡山双手送上一本册子。

    “这么多?都是自愿的?我可不希望强人所难!”刘庆斌眼一瞪,逼视着阎锡山。

    阎锡山一见刘庆斌的眼神,顿觉心底发毛,赶忙起身道:“总指挥,我拿性命保证,这三千人都是自愿的,而且还是从报名的上万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虽然比您要的多了一千人,可绝对都是个顶个的!”

    刘庆斌点点头:“那我就先谢谢阎督军了!”

    “不敢!不敢!这些人都已经安置在归绥城了,总指挥随时都可以调遣。卑职告辞了!”

    阎锡山离开之后,刘庆斌将手中的册子递给了张寿增。张寿增接过一看,原来是一份晋商花名册。

    刘庆斌之所以让阎锡山帮他找来这些晋商,自然是为了这近万里路的后勤保障。向来主张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来办的刘庆斌,当然会把晋商作为首当其冲的选择。

    “蛇无头不行,这么多人没有一个领头的恐怕不行。老张,你看……”刘庆斌询问着张寿增。

    “公子,这个我还真不行。不过,我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是谁?”

    “郭东辰。”

    刘庆斌一拍脑袋:“是呀,我怎么把郭掌柜给忘了?我之前专门给他递过信,他现在肯定在归化城!刘纳言!刘纳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