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生意经”
    “刘公子,您是先休息呢,还是……”霍克曼介绍完之后向刘庆斌询问道。

    “还是先开会吧!霍克曼老师,说实话,皇帝陛下给我的这个差事,真的让我很为难!我对这里的情况不熟,让我拿什么建议呢?”刘庆斌苦笑道。

    刘庆斌在离开琼赣特区之前,曾经接到威廉二世的电报,让他无论如何要去德属东非一趟,德属东非是德国在非洲最后一块根据地了,其余的地盘早已被英军悉数攻占了。威廉二世希望刘庆斌能去德属东非,指导那里的德国守军务必要想办法坚持下去。面对威廉二世如此的信任,刘庆斌就算赶鸭子上架,也得硬着头皮来一趟。

    ……

    大大的会议室中,刘庆斌、霍克曼、施尼总督、福尔贝克上校、鲁夫上校和古斯塔夫上校六人坐在一起。

    “诸位,在开会之前,我先给大家宣布皇帝陛下的命令!”霍克曼环视了一遍众人,于是念道:“……任命刘庆斌阁下为德属东非行政军事长官,所有行政行为、军事行动必须由行政军事长官批准,行政军事长官有权利撤换和任命德属东非的任何人员……行政军事长官离开时,可以人指定接替人,接替人与行政军事长官权利相同……”

    当霍克曼将威廉二世的命令宣布完毕之后,会场鸦雀无声,众人心思各异。

    施尼总督的心中充满了愤慨,自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兢兢业业履行职责,如今皇帝陛下一纸命令就将自己挂空了,太不公平了!

    福尔贝克上校、鲁夫上校和古斯塔夫上校三人脸上的担忧显现无遗,他们并没有类似施尼总督那样的愤慨,作为军人,皇帝陛下既然下了命令,他们自然会无条件执行。但是,皇帝陛下任命一个不了解任何情况的十几岁孩子做行政军事长官,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刘庆斌则只有在心头暗自苦笑:看来威廉二世之所以派霍克曼来到东非,就是为了给自己镇场子的。可威廉二世对自己信任得有些过头了。这道命令分明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不过。好在威廉二世还体会到了自己的难处,实在不行,大不了指定一个接替人然后溜之大吉。

    “好了,皇帝陛下的命令大家都清楚了。下面请行政军事长官阁下给大家讲话!”霍克曼将话语权交给了刘庆斌。

    “我现在什么都不知道。让我说话纯属瞎扯!”刘庆斌用一口流利的德语说道:“我也不瞒你们。我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德属东非的事情最终还要靠你们在座的各位!”

    刘庆斌的话让施尼总督吃了一颗定心丸。

    “既然威廉二世如此信任我,我也会尽可能的提出我的意见和建议。以供你们参考!不过,在这之前,我想了解一下情况!”

    想了想,刘庆斌问道:“现在帝国在整个非洲的形势如何,你们谁能告诉我?”

    “长官阁下,还是我来说吧!”施尼总督主动站了起来,走向墙边的地图。

    施尼总督非常敬业,对非洲目前的形势了然于胸,通过他的讲解刘庆斌对非洲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到1914 年欧洲战争开始的时候,非洲大陆96%的领土已被占领。英国占据了非洲最好的地区,那里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程度都较高。法国占据的地域虽广,但有些是人迹罕至的沙漠,经济价值并不高。德属殖民地战略地位重要,分别是德属多哥保护地、喀麦隆、德属西南非和德属东非。

    1914月23 日,德国政府与美国驻德大使接触,要求美国劝阻协约国不要将战争扩至非洲殖民地,遭到美国和协约国的断然拒绝。

    德属多哥保护地面积33700 平方英里,它是唯一财政上独立于德国的殖民地。它有一支由8个德国官员和560 个非洲人组成的维持秩序的保安部队,而它西边的黄金海岸有英军3000 人,东邻有法驻达荷美一个旅,实力对比悬殊,代理总督冯?德林分别打电报给黄金海岸和达荷美总督,要求把多哥变成中立区,均遭拒绝。1914月6 日,法军从达荷美西侵攻陷小**,不费一枪一弹占领洛美。由于卡米纳有德国在非洲最大的无线电台,可直接与柏林和其他德属非洲殖民地联系。因此,英法组成联军攻击卡米纳,德军被迫炸毁电台后撤出。同时,一支英军从黄金海岸、一支法军从达荷美分别侵入多哥北部,并由英军攻占最后一个据点延迪。8月26日,冯?德林被迫率德军投降。历时仅三周的多哥战争结束。

    喀麦隆面积 191130 平方英里,德国驻扎正规军1750人,其中1550 是非洲人,还有保安部队1295 人。它西邻英属尼日利亚,东邻法属乍得等,南邻法属、比属刚果。英国在西非的军队比德国3 倍,但德军训练时间长达5 年,素质优于英、法、比军队。8日,一支部队从法属中央刚果出发,夺回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时法国割给德国的土地。埃梅里希将军派法属赤道非洲军队入侵,占领金加。8 月24 日,卡特上校命令英军分三路进犯,都失败而归。8 月28日,比利时向法军提供军援。英军从恩贾梅纳出击,攻占乍得湖地区德国要塞库塞里。英法组成庞大的喀麦隆远征军,同时英国组织的福勒中队消灭了德国内陆水域力量,9 月21 日在莫尼河口击沉两艘德舰,建立了海岸阵地。协约**队攻占的重点是杜阿拉。因为它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军事重镇,有价值极高的电台和军需库,还是中部和北部铁路的终点。9 月27 日,在水陆夹击下,德军毁掉电台后撤离,喀麦隆全境沦陷。

    德属西南非洲是德国第二大殖民地,面积317725 平方公里,欧洲人不超过15000 人,德军为3140 人。英政府于8日电令南非联邦帮助出兵进攻西南非洲,南非联邦率5万大军分三路进攻。三支部队形成强大的半月形包围阵势。12月9 日。德军在楚梅布附近投降,西南非洲战事结束。

    “这么说,整个非洲就剩下东非还在我们手中?”刘庆斌皱着眉头。

    “可以这么说!”施尼总督点头道。

    “那东非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刘庆斌接着问道。

    “这个问题还是让福尔贝克上校来回答吧,他最有发言权!” 施尼总督走回了自己有位置。

    福尔贝克上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军校学习了军事作战指挥并取得炮兵指挥官的资格认证。1904到1908年期间。他在德属西南非担任军事职务。协助当地政府镇压过土著起义,战争中受伤后回到德国休养,成为了德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低级军官。1914年2月被任命为德属东非部队司令官。

    “现在我们四周都被敌人所包围,有英属东非、乌干达、北罗德西亚、尼亚萨兰,比属刚果等,大部份都是英国人和盟友的地盘。只有南面的葡属非洲是中立的。因此,我们在作战形势上几乎可以说是四面楚歌的境地。我们的陆军有4000人,拥有67挺机关枪和31门过时的轻型野战炮,士兵配备的步枪也是较为陈旧的毛瑟 1871型步枪。不过我们的海军和内海舰队却比较强大!”

    “海军?内海舰队?这是怎么回事,您能否说得详细些?”刘庆斌有些糊涂了。

    听了福尔贝克的介绍,刘庆斌顿时被他的幽默搞得哭笑不得。

    福尔贝克所谓的海军,只有一艘军舰,就是鲁夫上校的轻巡洋舰柯尼斯堡号。

    1914年8月6日,战争爆发后第二天,柯尼斯堡号在亚丁湾捕获了英国商船温彻斯特城号,花了5天将英国船上的燃煤和补给品掠夺一空后,鲁夫舰长命令将英国商船凿沉。两天后,英国巡洋舰帕加索斯号袭击了达累斯萨拉姆港,摧毁了无线电台,破坏了港口设施。为了避免英舰冲进港口,施尼总督下令将一个浮船坞凿沉在港口入口的航道上,这样一来,柯尼斯堡号就无法返回达累斯萨拉姆,而港口中的船只除了早先出航的运煤船索马里号外都被堵在港内,无法出港为柯尼斯堡号提供补给。

    柯尼斯堡号从索马里号上加了煤,在补给耗尽之前在鲁菲吉河河三角洲上游5英里处找到了避难所。这期间,英国巡洋舰帕加索斯号前往桑给巴尔去检修锅炉,这个情报很快传到柯尼斯堡号上,9月19日,它离开驻泊地并于第二天清晨感到桑给巴尔。柯尼斯堡号开了两炮赶走了在港口巡逻的武装拖船赫尔姆瑟号,并在11000码距离上把火力转向了动弹不得的帕加索斯号。经过45分钟炮战,老旧的帕加索斯号起火,随后沉没,全舰共有38人阵亡,55人受伤。

    袭击桑给巴尔后柯尼斯堡号打算设法返回德国,但是严重的发动机故障迫使其返回了鲁菲吉河进行维修,德国人在河口周围修筑了了望台和炮兵掩体,并在各处安装了有线通讯设施。以防从陆地和海上来的袭击。

    为了猎杀柯尼斯堡号,英国人派出三艘比较新的巡洋舰来捕捉柯尼斯堡号,10月30日,英军巡洋舰确定柯尼斯堡号和索马里号在鲁菲吉河河口三角洲,在14500码距离上对索马里号进行炮击,并很快把它打得烈火熊熊,不久就沉没了,柯尼斯堡号很快向上游躲避。英国人对河口的海图资料极其贫乏,吃水较深的英军巡洋舰如果贸然闯入会有搁浅的危险。

    英国人决定将运煤船新桥号凿沉在三角洲主航道上,把柯尼斯堡号堵在河里慢慢收拾。11月10日,在巡洋舰的掩护下,新桥号在主航道自沉。这一下柯尼斯堡号虽然成了瓮中之鳖,但英军也无法进入鲁菲吉河三角洲抓鳖。

    福尔贝克所说的内海舰队,实质上是坦噶尼喀湖上的三艘炮艇。

    1914年8月23日,在德属东非西部的坦噶尼喀湖,德国炮艇金加尼号击伤了湖上唯一的协约**舰,90吨的比利时武装炮船“亚历山大镇”号,并使其搁浅。德国人成为坦噶尼喀湖唯一的主宰。

    对于协约国来说,坦噶尼喀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片湖泊南北长400多英里。控制着葡属莫桑比克、北罗得西亚、比属刚果和德属东非之间最便捷的通路。谁控制了湖面。谁就垄断了坦噶尼喀湖地区的军队运输和补给,从而获得军事上的莫大优势。德国人在湖上有3艘强大的武装炮舰:20吨的金加尼号,100吨的魏斯曼号和800吨的戈岑伯爵号。这支小舰队的基地在坦噶尼喀湖东岸的基戈马,指挥官正是古斯塔夫上校。他手下还有一支150人的海军陆战队。

    听完了福尔贝克的介绍。刘庆斌又问道:“我们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

    福尔贝克毫不犹豫道:“我们当前最紧要的是必须打破敌人的包围。目前。我们在三个方向同时面临着敌人的进攻!西北方向是英军盖尔将军率领的的两万多人,西面是一万多人的比利时刚果军,西南方向是由四万人的史末资率领的南非联邦军队。”

    刘庆斌站起身来:“好了。大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我想再问几个问题!”

    说到这里,刘庆斌看向施尼总督:“总督阁下,您觉得这次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争,欧洲战场的形势是决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还是非洲战场呢?”

    “当然是欧洲战场!”施尼总督言之凿凿。

    “福尔贝克上校,您怎么看?”

    “我也认为是欧洲战场!”

    刘庆斌挨个问了过来,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

    “既然欧洲战场的形势是决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那么各位处在非洲战场将准备做什么呢?”刘庆斌微笑问道。

    “我是皇帝陛下任命的总督,我会在我的岗位上履行职责到最后一刻!”施尼总督郑重道。

    “我会同敌人血战,尽可能的守卫每一寸土地,直到最后一人!” 福尔贝克的军人豪气令人钦佩不已。

    “我们会协助福尔贝克上校战斗到最后一刻!”鲁夫上校和古斯塔夫上校也表了态。

    刘庆斌忽然问道:“霍克曼老师,皇帝陛下对此事怎么看?”

    “刘公子,来之前我还专门向陛下问过这个问题,你猜陛下是怎么说的?”霍克曼笑道。

    “怎么说的?”其余几人也觉得好奇。

    “皇帝陛下对我说,你告诉东方精灵,他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相信他会尽最大努力为我考虑的,我完全信任他!”霍克曼一字一句将威廉二世的原话说了出来。

    在座几人羡慕地望着刘庆斌,他们实在想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对一个外国人会信任到如此地步。

    刘庆斌听罢,摇摇头苦笑道:“看来我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了,做不好这件事情,以后都没脸再见陛下了!”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我说说我的看法!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在这里没有政客,没有军人,有的只是商人,精明无比的商人!”刘庆斌严肃地说道。

    “商人?”施尼总督等人莫名其妙,就连霍克曼也不解其意。

    “长官阁下,您能再说得明白些吗?”福尔贝克谦虚地问道。

    “首先,和你们一样,我也认为欧洲战场的形势是决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但是你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我却不赞同,我得出的是和你们完全不同的结论!”

    众人凝视细听。

    “血战也好,守到最后一刻也罢,最终都是死路一条!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尽量使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在非洲拖住敌人尽可能多的兵力,并且拖住他们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每当一名英国白人士兵投入非洲战场,就意味着少一个英国士兵投入欧洲战场,就更不用说伴随这名士兵所产生的的武器、装备、补给、医药等等的负担了。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帮助欧洲战场上的陛下,减轻他的压力。”

    福尔贝克等人听了刘庆斌的话,都低头沉思起来。刘庆斌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地望着他们。

    “长官阁下,你的想法是对的,可这和商人有什么关系?”福尔贝克终于抬起头来。

    “当然有关系了,你手中的这些部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了,但你却用血战到底这种大甩卖的方式给便宜处理了,这难道是一名精明商人该做的吗?我让你们都变成商人,就是想告诉你们,今后在每一次战斗、每一个行动、每一项决定之前,都要先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利益最大化。获利太少不做,保本无利不做,亏本更不能做,只有这样才能把英国人该派向欧洲的士兵牢牢地拖在非洲,才能让英国人该用在欧洲的物资运到非洲来,这就是我们,做为商人该做的。我想,或许这也是陛下派我来非洲的原因。”

    福尔贝克等人听了刘庆斌的这通“生意经”,半晌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