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恐怖灵异 > 鬼妓十一娘 > 第十五章 邱真人妙施连环计
    太子成了哑巴,这是天大的事,施娘娘明知道,这些罪恶一定是犰孟飞和梅娘娘幕后操纵所为,可她人单势孤,又不能无凭无据向皇上诬告,善良的娘娘整天寻访名医,希望儿子能够说话,可太子动听的童音成了永远的记忆,施娘娘每日以泪洗面。皇帝也为此忧心忡忡,怎奈梅贵妃看守得紧,皇帝对娘娘和小太子便逐渐疏远。

    正在这时,梅贵妃恰好生了个男孩,理宗总算大喜。又是半年过去,小太子的嗓子依旧说不出一句话,社稷大事,庙堂之重,怎能让一个不会说话的太子继承皇位?理宗在犰孟飞等大臣怂恿下,终于下决心废掉哑巴太子,而立梅贵妃的儿子为新太子。而新太子的母亲梅贵妃顺理成章,成了梅娘娘。圣旨颁布,举朝震惊,以楚文晋等大臣为首的忠臣联名上表,亲陈废长立幼的皇嗣弊端,另外,楚文晋还谏议朝廷严查太子失踪做哑之事,但是以犰孟飞为首的奸党极力阻挠,搞得皇上寝食不安,对两种意见莫衷一是。后来,皇帝在梅娘娘整日哭闹下,最终还是下了狠心,立新太子之事,决不更改。

    一山不容二凤,皇帝对施娘娘也不理不睬,从此被迫迁出皇后的鸳祈宫,在冷宫中度日。

    第二年,蒙古骑兵主力大举入侵南宋,左丞相兼兵部尚书楚文晋率十万大军御敌,太子风波逐渐被人淡忘。双方战尤正酣,未分胜负之时,犰孟飞暗地里勾结宦官卢允昇、侍御史董宋臣、衢州太守梅令弧等人,与蒙古征南将军阿术达成议和协议,并劝说无心浩战的宋理宗答应了蒙古人的条件,不但割城池以息兵,还被迫答应,将皇子赵睿交给蒙古大将军阿术,作为长期人质。老贼犰孟飞想借刀杀人,梅娘娘喜不自禁,从此就可以借助蒙古人的屠刀斩草除根,断了施娘娘东山再起的后路。

    胜负未定,皇帝便拱手献出城池和太子以偏安江南,宋人无不感到奇耻大辱,楚文晋在襄阳战场得知此事悲痛万分,众将士无不悲戚失望,北伐中原的梦想再次成了泡影。从此,施娘娘带着小太子被虏到蒙古草原深处,梅娘娘甚至要求皇帝除去施娘娘的皇族“玉牒”身份,即皇家嫡系花名册中的族谱。施娘娘永远消失在宋朝的政治舞台。

    不久,无功而返的楚文晋遭到犰孟飞排挤,被罢免官职,他没有回到故乡栖霞郡,而是消失在朝廷的视线。

    那一年的风雪之夜,在漠北草原,萧萧北风中,如同当年苏武牧羊般流浪的施娘娘母子见到了两个人,一个就是道教龙门全真派大师,鹤发童颜的百岁老人,长春真人邱处机,另一个就是被罢黜的左丞相楚文晋。

    三人见面情动不已,那邱真人几十年前隐遁仙门,弟子们皆以为在栖霞仙逝,其实大师正以此摆脱蒙古忽必烈的邀请,从此云游西域和蒙古名山。施娘娘喜出望外。

    “老道长和楚大人万里迢迢看望我母子,可有国事相告?”

    施娘娘在简陋的蒙古包里,为远道来的故交添上奶茶。邱真人面露微笑,皓眉朗目说道:

    “恭喜娘娘,千岁从此可以回到中原!”

    施娘娘听言悲喜交加,搂住小太子,潸然泪下道:

    “莫不是圣上有追悔之意!”

    邱道长摇摇头,不过依然微笑。

    “楚文晋大人有良计救得娘娘!”

    “良计?”

    施娘娘愕然,她望了一眼楚大人。邱道长继续说道:

    “娘娘,贫道已闻娘娘受奸人陷害,小太子被人毒成哑疾,前番贫道弟子李志常带给我一封书信,说娘娘在漠北,望我前来看望,正来时,遇到楚文晋大人,方知朝廷中事,这几年,施娘娘受苦了!”

    “谢道长对我孤儿寡母的关照,贫妾能处得虎口,保全太子性命,就托苍天的福了,或许我母子就此了却残生,永无出头之日。”

    楚文晋赶快近前安慰娘娘道:

    “娘娘千岁,请莫伤悲!老道长和微臣正是为解救娘娘千岁而来。”

    楚文晋说完不知何时从身后领出个孩子,年龄与赵睿一般无二,长得天庭饱满,犹如南极仙童,而且面貌很似赵睿。

    楚文晋领着孩子,给施娘娘跪下,这可惊呆了施娘娘,不知楚大人欲做何事。

    “大人,快快请起!”

    “娘娘,这是犬子楚留香,今日带得来漠北,是用我儿交换太子为质,我已恳求邱道长,给孩子熏香三日,现在………”

    施娘娘立刻明白了楚文晋的忠义之举,连忙给楚文晋跪下,声泪俱下道:

    “现在,孩子他,怎么样了……”

    “他也成了哑巴!……”

    “大人!”

    施娘娘连忙扑向天真幼稚的孩子,将楚留香紧紧搂在怀里,泪水不住地流淌在孩子稚嫩的脸蛋上。

    “道长!这如何使得,他还是个孩子!”

    “无量天尊!罪孽亦得罪孽化解,贫道也不忍这么做,怎奈楚大人忠义之心,可昭日月,太子是赵氏江山唯一继承人,而梅娘娘之子乃为犰孟飞与梅娘娘通奸而生的儿子,两奸佞狼狈为奸,败坏我大宋朝刚,国人无不唾弃,都盼望施娘娘早日回乡,整顺三宫,辅佐遭受蒙蔽的万岁,此国家社稷大事,望娘娘莫要伤感!”

    “道长!楚大人!”

    施娘娘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紧紧搂着两个像似孪生兄弟的孩子,掩面而泣。楚文晋不五悲怆道:

    “娘娘莫要情急,本官遭到罢黜,已觉无颜见大宋先帝,遂想用小子换得太子回大宋,一则两小儿年岁相当,长相类似,可蒙蔽蒙古人,另外,留得太子青山,就不怕日后翻不倒犰孟飞和梅娘娘,出此苦肉计,虽痛断骨肉,可是,山河已将破碎,一子之性命又有何足惜!万望娘娘今后消灾灭祸,保全自身和太子,直到复位的那一天!”

    “楚大人!我母子就是了此残生,也报答不了大人的恩情,请受妾一拜!”

    施娘娘欲给楚文晋行大礼,惊煞了楚文晋,急忙前去搀扶,

    “娘娘,万不可行此大礼,折杀微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