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轻小说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 第一次上幼儿园
    作为双职工家庭的小朋友,上幼儿园是接触外界最常规的第一步。我的父母和表姐堂姐们,小时候上的都是计委大院的幼儿园,唯独我因为没有户口,上不了。爸爸妈妈生怕我脱离同龄的孩子,性格会受影响,费了好大劲,为我联系到了东城区的一家幼儿园。于是,2岁生日没过多久,我就被爸爸妈妈送到了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

    据说当时爸爸望着幼儿园操场上光秃秃的假山、寥寥的几件游乐设施,想到随后的几年我就要在这里度过了,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这里的硬件条件比计委幼儿园差了好多,而且计委幼儿园就在家门口,一步的距离,他却没有能力把自己心爱的小闺女送进去。

    不过我显然要比爸爸更难过一百倍、一千倍。在散发着陌生气息的大房子里,我哭着追赶屋外的爸爸妈妈,隔着一扇扇的大玻璃窗,从房间西头追到东头。他们在外面一边走,一边还笑着跟我打招呼,很快就走出我的视线范围,消失了。我就这样被抛弃了。我怎么也不明白,说什么都不懂,他们为什么就不要我了?我哭哇,哭哇,心都灰暗了,却没注意到爸爸眼中的不舍和妈妈眼角的泪花。

    &lt;img src=&quot;<a href="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4.jpg&quot;" target="_blank">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4.jpg&quot;</a> /&gt;

    幼年的眉眉和襁褓中的我。

    危险的一百米

    听小班的奶奶说,我连着几天都是跪在床上趴在自己的膝盖上睡的,妈妈流泪了。但这一次她和爸爸的心都前所未有的硬,流泪之后,到了第二个星期,我又被送进了幼儿园。

    我的悲痛、愤怒和彷徨没持续多久,随着对新环境迅速的熟悉,它们就像跳进草丛的小蚂蚱一样,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和小朋友们挤在一起玩过家家,品尝各自的鼻屎牛儿……其实小朋友们长得不像外星人那么丑,阿姨们也并不像格格巫那么凶,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挺亲切和蔼的。

    每个星期六的上午坐在教室里等待爸爸和妈妈的身影出现,这依然是我最幸福的时光;但是在幼儿园的日子也不再难熬了,而是另有一番趣味。

    &lt;img src=&quot;<a href="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3.jpg&quot;" target="_blank">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3.jpg&quot;</a> /&gt;

    1978年,爸爸妈妈在桂林旅游,“旅游”这个词在当时非常时尚,属于“小小众”行为。这一年,人们的衣着仍十分保守,桂林大街上只有妈妈一个人穿裙子,特别扎眼,爸爸说他当时看到妈妈的感觉是“夺目耀眼”。

    &lt;img src=&quot;<a href="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2.jpg&quot;" target="_blank">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2.jpg&quot;</a> /&gt;

    爸爸负责拍照,妈妈扶我坐在玉渊潭公园里的十二生肖石像上。

    &lt;img src=&quot;<a href="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1.jpg&quot;" target="_blank">p:///book/plate.pic/plate_305114_1.jpg&quot;</a> /&gt;

    爸爸妈妈带我去北海。

    和现在的孩子们相比,我们这代人上幼儿园、上学的经历,似乎可以用“惊心动魄险况迭出”来描述也不为过。

    班车送员工上班是有“点儿”的,如果妈妈能把我送到拐角,再看着我进到幼儿园,那样最好,但时间就来不及了。所以往往是妈妈送我下车,看着我走到拐角就返身上车了。那时我还不到3岁,妈妈每次都要不停地叮嘱我,要我过了拐角就快快跑,不然会遇到坏人。妈妈那么认真,使得我每次离开她跑向幼儿园的大门之前都又紧张又激动,就好像在进行一场冒险,后面随时会有坏人追上来一样。长大以后我才知道,那几年里,每次妈妈的心都一路紧紧揪着,一进办公室就会马上给幼儿园打电话,确认我已经平安地进教室了,她才会放下心来。

    其实还真不是妈妈胆子大,她也非常无奈,几乎没有别的选择了。那时候,北京市里没有那么多的公共汽车线路,也没有出租车可以选择;如果妈妈下班车送我去幼儿园,她就无法准时上班了。而爸爸教书的学校在通县,和妈妈的单位、我的幼儿园在相反的方向,坐火车还要一个多小时呢。我小时候,爸爸常年都是早上5点起床上班,就更不可能送我上幼儿园了。因此妈妈才会贸然使用这个“莽撞”的方法,让我在2岁多就开始独自一人走一条一百来米的路去上幼儿园。

    我小时候,吃的东西都很简单,穿的、用的更是远远不如现在的华丽丰富。听说当时社会风气并不算好,还带有一些“文革”遗风,最典型的,比如说,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啦,乘公交车乱挤乱抢啦,环境“脏、乱、差”啦等;相比而言,现在的文明程度真的提高了不少。不过,那时也有一点儿好处:世界上最丑陋的罪行——拐卖儿童还没有兴起来。今天回想起那危险的一百米,只能说,一来我当时运气不错,没遇到坏人;二来当时“拐人”还属于新型犯罪方式,大多数坏人还没想到用这一方法赚钱哪。

    从拐角到幼儿园,在妈妈心里,这是多么漫长的一百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