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轻小说 > 名联谈趣 > 十七、方地山赠马掌等联
    <span>马上琵琶千古恨

    掌中歌舞一身轻</span>

    上联用南唐中主李璟(“李后主”李煜之父)的词句“小楼吹彻玉笙寒”,下联用唐诗的“小楼昨夜听春雨”,可说是隐字嵌名联。

    <span>大抵浮生若梦

    姑从此处销魂</span>

    论“意识”此联当然不足称道(它是宣扬旧士大夫那种醉生梦死的人生观的),但只论“对联艺术”,则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方地山擅作嵌名联,尤以赠妓的嵌名联最为得人称道。张大千就曾同朋友谈过他的三副这一类对联。(见冯幼蘅的《大千居土谈对联艺术》一文)

    我最欣赏的是赠“小楼”一联:

    据冯文说:“他(方地山)的联对功夫,就算不是空前,也属绝后,可惜他从不留稿。观在除了张大千先生记忆中所得的几副外,都失传了。”这话恐怕说得不大对,方地山的赠妓联,散见于坊间各种联话的甚多,挑几副较出名的谈谈。

    但后面两联,据台湾出版社的《晚晴楼联话》所记,则云是曾国藩作的。又,“大姑”一联,亦有云是胡林翼作的,不知孰是。

    上联用王昭君典故,下联用赵飞燕故事,以“鹤顶格”嵌入“马掌”二字。“马掌”此名本来甚为粗俗,但经他匠心独运,妙用两大美人的典故,却是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叹了。

    <span>吹彻玉笙寒,休去倚栏,絮絮说东风昨夜;

    生愁金漏转,偶来听雨,匆匆又深巷明朝。</span>

    <span>都道我不如归去

    试问卿于意云何</span>

    <span>杨柳岸晓风残月

    牡丹亭奼紫嫣红</span>

    这两副都是嵌名联。“来喜”嵌在联首,“月红”嵌在联尾。均工丽可诵。

    <span>来是空言,且借酒杯浇块垒;

    喜而不寐,坐看明月照蝉娟。</span>

    一副是为一个名字叫“马掌”的姑娘作的:

    赠“嫦娥”联:

    又一副是为一个叫“大姑”的姑娘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