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轻小说 > 笔不花 > 二十一、闲话《满江红》
    明代的文征明有一首吊岳坟而兴感的《满江红》,词道:

    萨都拉字天锡,元代蒙古人。他的词以“流丽清婉”见称,从这首词中也可以见到他的风格。《满江红》这个词牌本来适宜于发抒雄壮或沉郁的感情,而萨都拉的这首词则用六朝旧事凭吊金陵,于清丽之中有很沉重的感伤味道。

    姜白石是宋代最讲究音律的词家之一。“平声满江红”的后世作者极少,可考查的只有吴文英、彭芳远等寥寥数人而已。吴文英的“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万树《词律》作为“平声满江红”的代表作。

    另一首出名的《满江红》词是萨都拉(亦作刺)的《金陵怀古》。这一首词因为格律严谨,在《白香词谱》中是作为《满江红》这一词牌的代表作的。词道:

    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也是最为人熟悉的一首《满江红》词是岳飞那首:“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一首词,近代虽有一二词家怀疑是伪作,但未能作为定论。我们仍依前人之说,认为它是岳飞作的。这一首词激昂慷慨,有很充沛的爱祖国,抗强敌的感情,因此为后世所传诵。

    近代词家作《满江红》的也很不少,而且大都比前人之作更有意思。这且留待下篇再谈吧。

    <span>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域,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蛰泣。

    到而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span>

    <span>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成功身合死,可怜身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span>

    《满江红》是比较常见的一个词牌名。《词学全书·填词名解》中说:“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万树(红友)《词律》引《冥音录》,亦作《上江红》。《白香词谱》认为“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有“满江红”水萆,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萆,随取入词,未知可也。对“满江红”这个词牌名称的由来,说法纷纭,不能尽录。我们不想做词学家,也就不必钻牛角尖去考据那许多了。

    《满江红》一词,体裁甚多,据万树《词律》已列有八体,最短的是八九字体,最长的是九七字体。但现在通行的只是九三字体。

    《满江红》中最特别的一种体裁是用平声协韵。这一体裁创于姜白石。其自叙云:“满江红,旧词用仄韵,多不协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祝曰:得一夕风,当以平韵满江红为神姥寿。言讫,风与帆俱驶,顷刻而成。末句闻佩环,则协律矣。”这是一个近乎“神话”的“词话”。其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