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诗歌戏曲 >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辞典 > 宋文帝——刘义隆
    <span><h3>自君之出矣</h3>自君之出矣,锦笥闭不开。

    思君如清风,晓夜常徘徊。</span>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宋郭茂倩卷六十九解题云:“汉徐干有《室思诗》五章,其第三章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君之出矣》盖起于此。”文帝此诗,见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然卷六十九、《艺文类聚》卷三十二、《诗纪》卷四十五均将此诗收在刘义恭名下,仅个别孕词稍异。在一篇章有限的鉴赏文章中,我们不拟对此诗之归属作一番考证,因为它尚不致影响对此诗之欣赏。

    刘义隆(407—453),小字车儿。宋武帝三子,宋少帝被废杀后,他入建康即位。史载:文帝身高七尺五寸,聪明仁厚,雅重文儒,博涉经史,善隶书。在位三十年,躬勤政事,加强集权,整顿吏治,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史家誉为“元嘉之治”。后因全面防御北魏进攻,耗竭民力,国势渐渐衰落。太子劭发动政变,杀死文帝,葬长宁陵(今江苏江宁县蒋山)。庙号中宗,谥号文帝。

    沈约在《宋书·乐志一》中说:“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所谓增广,即是新创。这首诗脱略了民歌谣曲的俚俗,却保留了它的清新的生活气息。全诗用含蓄委婉之笔写真挚动人之情,绝妙贴切的比喻,新颖贴切,留给后人品味不尽的诗美。是故胡应麟在《诗薮》中特拈出全诗,赞叹其为“佳句”。

    鲁迅在讲到六朝的作者时,提到“文雅的庸主”和“柔媚的词臣”。还曾说过“主虽然庸且不陋”,而词臣们“文采却究竟还有的,他们的作品,有些也至今不灭。”(《从帮忙到扯淡》)凭心而论,宋文帝虽然北伐之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在其治下,毕竟有过“元嘉之治”,文学上也产生过“元嘉体”,似乎不应简单地将其归入庸主之列的。如果说六朝庸主如萧纲、萧绎、陈叔宝辈,作天子乃庸主,在文坛乃天才,尚且可“至今不灭”的话,那么如宋文帝之于史有功,又文采风流如此,更宜乎“至今不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