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列强路 > 第八十七节 衣锦还乡
    第八十七节

    衣锦还乡

    苏州寒碧园,这天整个园子张灯结彩,布置一新,仆人们虽然忙个不停,只是每人脸上却是喜气洋洋,精神百倍,丝毫没有感到一丝累的感觉。

    寒碧园如此做,无它,前几天刘老太爷收到二少爷的电报,今天二少爷会乘火车回苏州。

    自从加入汉军后,二少爷已经一年多时间没有回家,当初二少爷在苏州刚被复兴军攻下不久就毅然剪去辫子,投身复兴军,虽然得到了老太爷的支持,只是依然不免被其余各房族人埋怨,这万一大清打了回来,二少爷不就把大家害了吗?

    如今即使是最顽固的人也知道,清廷已是日薄西山,不可能再打回来了,反而汉军很有一统天下的可能,如今谁不夸寒碧园二公子眼光独到,原本许多没有来得及投靠的大户更是后悔莫及,对刘家巴结起来,希望刘公子能够在汉王面前提一提,让他们也进入汉王的法眼。

    刘家二少爷要回来的消息,连苏州知府金衍照也惊动了,在中午时分亲自上门来拜访,如今正在大厅与老太爷聊天,就是为了见上二少爷一面,所有寒碧园的仆人都感到脸上增光,与有荣焉。

    刘懋功的火车要到下午两点左右才会到苏州,加上从火车站到寒碧园这段路程,如果乘轿的话至少要一个小时,只是两点刚过,不但丫环,仆人沉不住气,频频向大门口张望,就是刘老太爷自己也沉不住气,几次派人到大门口查看。

    二点半左右,一辆马车驶近寒碧园的大门,这辆马车的样子正是街头拉客的马车一样,几名寒碧园的下人正要出来驱赶,马车停下,只见他们正苦苦等待的二少爷从马车里钻了出来。

    几名本来要赶人的仆役顿时化为惊喜,大喊起来:“二少爷回来了,二少爷回来了。”

    整个寒碧园顿时被全部惊动,呼啦啦涌出一大群人,同时鞭炮声大作,把刘懋功和跟在他身后的两名护兵吓了一大跳。

    还没等刘懋功适应,刘老太爷已经站到大门口,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满脸激动难言,虽然二儿子离家只有一年多时间,只是在他心中,却宛如离开十年一般。

    “爹,孩儿给你磕头了。”刘懋功也顾不得鞭炮大响,在大门口跪了下来,向刘老太爷“咚,咚。”的磕了几个响头。

    刘老太爷忍不住伸手搀扶:“好,好,快起来。”

    刘懋功自然不会让父亲来搀扶自己,连忙顺势起身,他这一起身,哗啦一声,身边顿时围了一大群人过来,刘世兄,刘贤弟的乱喊。

    刘懋功一看,这些人正是苏州城各大户人家的子弟,其中不少在以前与刘家交好,不过也有和刘家有怨之人,此时每个人脸上却无不带着笑容,尽量讨好自己。

    权利,这就是权利带来的好处,尽管他现在依然只是汉王的一名幕僚,可是却无人敢轻视他,即使是以前冤家对头也一心讨好。

    刘懋功感叹了一下,脸上也重新堆起笑容,对各人应酬起来,他虽然在汉王身边做事,可是苏州这些大户的能量也不可小瞧,真要都得罪了,他固然不怕,麻烦却也不小。

    直到刘老太爷将他拉出来到一名官员面前,刘懋功才摆脱了那些大户子侄的纠缠。

    “来,懋功,这是金知府,金知府是苏州的父母官,这一年还多亏知府大人对寒碧园的照顾,懋功,还不替我谢谢金知府。”

    “懋功拜见知府大人。”刘懋功向金衍照拱了拱手。

    论品级,金衍照还在刘懋功之上,只是一个在中枢,一个在地方,金衍照自然不敢托大,连忙道:“不敢当,刘贤侄可是汉王身边红人,前途无量,这拜见两字从何说起。”

    双人客气了几句,刘老太爷马上吩咐府中开宴,为二少爷接风洗尘,刘懋功还没有来得及和妻儿说上一句话,马上被拉到了席中。

    大家等到二点多钟,所有人都饥肠辘辘,开宴之后,整个席间风卷残云,直到吃过一段时间,大家才放慢速度,开始谈笑风生起来,席间不停有人给刘懋功敬酒,好在两名护兵替刘懋功挡了不少酒,不然他非烂醉如泥不可。

    这顿酒宴一直到晚上九点后才结束,随着各个宾客离去,又安排两名护兵住下后,刘懋功才有机会与刘老太爷、大哥刘懋才单独谈话。

    “二弟,我派了轿子去接你,怎么坐马车回来?”刘懋才忍不住问道。

    “大哥,是这样,汉王有令,全面废除官轿,你这个轿我自然就不能坐了。”

    “废除官轿,为什么?”刘懋才大惑不解,在他看来,官轿是最威风之事,尤其是八抬大轿更是只有督府以上才能乘坐,不知多少人一辈子愿望就是坐一次八抬大轿,汉王怎么说废就废了。

    “汉王言道坐轿是最不经济划算之事,为一个人不走路,至少需要四人抬着,而速度却不会比一个人走路快,大汉不需要这种只为自己舒适却不顾民生艰难的官员,因此下令全面废除官轿,官员可以用马车代替,如果没有马车,则自己走路。”

    “原来是这样,那以后民间是不是也不能坐轿了?”刘懋才又忍不住问道。

    刘懋功摇了摇头:“这倒没有,民间之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有人出得起价钱,朝廷并不干涉。”

    刘懋才拍了拍胸膛,有点幸灾乐祸的道“那就好,我说二弟,你们这些官员也太难做了吧,汉王连坐轿也要管。”

    “老大,不要胡说八道,汉王岂是你能评价的。”刘老太爷连忙喝斥道。

    对于废除官轿,刚开始刘懋功其实也有点不太理解,毕竟从轿子发明以来,就是官员身份的象征,怎么说能废就废,何况汉军本来就缺马,又哪来那么多的马车供官员乘坐。

    不过由于汉军大多是年轻人,这些人并没有养成坐轿的习惯,因此废除官轿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对,随之南京的市面上出现一种单人拉的两轮车,坐这种车同样平稳,速度比坐轿快了许多,刘懋功坐过数次后,对坐轿就没有了留恋,原先那些坐轿的官员也无不选择了这种单人拉的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

    这种单人拉的两轮车,无疑就是后世的黄包车,历史上黄包车在中国出现要在1870年同治时期,不过早在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就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解决了生胶变粘发脆问题,轮胎制造已经没有技术难题,在去年十一月时,汉王让和平洋行建立了一家轮胎厂,今年四月开始了轮胎生产,推出了这款黄包车的产品。

    至于橡胶的来源,目前暂时只能进口,不过海南岛已经被汉军所占,王韶已经下令向洋人订购橡胶幼苗在岛上大量种植,等到七八年后就可以开始收割第一批橡胶。

    用黄包车来取代官轿,好处非常多,除了可以节省人力外,还可以提高速度,使官员不会将时间大量浪费在坐轿的路上,南京的官员也很快接受了这种新的代步方式。

    只是目前黄包车产量还有限,只能先投放南京,等到以后黄包车的产量多起来,苏州、上海这些地方肯定会兴起,刘懋功也没有必要现在说,见到父亲喝斥大哥,干脆默不作声。

    “老2,你这次回家,可有什么事?”

    “回父亲大人,倒是没有什么事,只是孩儿久不归家,想念父亲大人,才向王爷请了几天假回家看看,还有就是想把云儿母子接到南京。”

    刘老太爷忍不住“哼”了一声,他无疑非常舍不得孙子离家,只是儿子要把老婆孩子接走,他却不好阻止,看到刘老太爷的脸,刘懋功马上就猜到了父亲的想法,连忙道:“爹,现在通了火车,从南京到苏州不过半天时间,而且路上并无危险,不如爹爹也跟着去南京看看。”

    “我这把老骨头却南京干吗,你如果有良心,以后就多带他们回来几场就是。”

    “是,孩儿知道了。”刘懋功只得唯唯诺诺。

    “对了,如果你没什么事,那就抽空去看看你表妹,能帮她就帮她一把。”刘老太爷突然道。

    “哦,表妹怎么啦?”刘懋功急忙问道。

    刘懋功的表妹姓郁,名紫衣,独自开着一家绣纺,年近二十依然没有嫁人,当初刘家还想将郁紫衣与复兴军首领牵线,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不得不作罢。

    “你去看了就知道。”刘老太爷却不明言。

    “好,我明天就去看看。”刘懋功点头道。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见到天色已晚,刘老太爷才让刘懋功去休息,刘懋功从南京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妻子黄氏,只是一天时间夫妻两人也没有说上几句,直到睡觉前才又见面。

    夫妻久未见面,本来该有一番亲热,只是或许太累了,一沾上床刘懋功就沉沉睡去。第二天刘懋功起身后,马上想起昨天老太爷的吩咐,对妻子说了一声,向郁家绣纺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