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在明朝 > 第三百章 兵临城下(中)
    第三百章

    兵临城下(中)

    一看到王锐竟然亲自来了,姜联军的身子猛地一震,本来抹得蜡黄的脸一下涨得通红,险些一声威国公就直接喊了出来。

    总算他反应的快,连忙用一阵剧烈地咳嗽掩饰过自己的失态,随即微露诧异之色说道:“崔大人,童……童公子,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王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崔坚却猛地挺直了身体,右手高举起一卷锦轴恭声说道:“有圣旨!大同巡抚姜联军接旨!”

    姜联军好象触电般哆嗦了一下,也忘了再装病,一下从床上滚落下来,就势跪在地上,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臣……臣大同巡抚姜联军恭聆圣谕!”

    崔坚展开卷轴,将给渠家祯念过的那道圣旨宣读了一遍。

    姜联军没想到王锐这么快就公然挑明了身份,心知情况必然又有变化,于是一面暗暗飞速转着念头,一面叩头说道:“臣领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他又朝王锐叩首说道:“大同巡抚姜联军叩见钦差大人,下官不知国公爷驾到,非但未曾远迎,还有眼不识泰山,请国公爷恕罪!”

    王锐微笑着一摆手说道:“姜大人请起,俗话说不知者不罪!是我有意微服到此,姜大人又何罪之有?大人重病在身,还是好好将养才是!”

    姜联军闻言这才猛然记起自己现在还是个“重病号”呢,于是连忙又剧烈地咳嗽了一番。然后喘息着说道:“下官早不病,晚不病,却偏偏在这关键的时候大病一场,当真是急煞人也!这两天来因为下官地病耽误了不知多少公务,还请国公爷重重责罚!”

    王锐和崔坚对视了一眼,心中暗暗好笑,但口中却温言说道:“姜大人的病并非出自本愿。我又怎能责罚?现下蒙古大军不日便会兵临城下,形势的确危急至极。所以我今日才登门拜访。一来探望一下大人的病情,二来忝以六省巡道钦差的身份总领大同府的军政大权,也好尽快恢复城中的一切秩序,共同抵抗蒙古大军!不知姜大人意下如何?”

    姜联军此时才知道自己错地有多厉害,他当初以为自己手握着大同府的政务大权,即便王锐亮出钦差地身份,自己也可以阳奉阴违。将巡抚的实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这威国公的确厉害,他先是不暴露身份隐在暗处,利用渠家祯和崔坚的力量化解了代王的接连攻势。当形势有所变化之后,再突然发难,趁自己装病的机会亲自登门来亮明身份,一举夺去了军政大权。

    由于自己装病之事过于匆忙,因此并未来得及和一干心腹班子成员通气与达成共识,所以眼下只有孤军作战。得不到属下的有力支持。

    一想到这里,姜联军肠子都悔绿了,后悔自己那晚不应该害怕与代王勾结之事败露,而没有及时地将心腹班子成员全都召集在一起,果断摊牌将他们统统拉下水。如果能够那么做地话,现在威国公想要解除自己的权力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和威国公这种对手过招,稍有一点疏忽都有可能会导致灭顶之灾。现在整个巡按衙门肯定都已经在内卫的控制之下,自己就算是不答应也丝毫没用。也只好先忍一口气,一心一意将希望寄托在20万蒙古大军和代王的身上了。

    于是姜联军只好强装成感激不尽的样子连忙叩首谢道:“多谢国公爷不责之恩,国公爷既然肯主持大局,那是再好不过了!有了国公爷在,20万蒙古大军又有何惧?大同府再无忧矣!”

    王锐见他“演”的辛苦,只是暗自冷笑,口中淡淡一笑道:“姜大人言重了,在下亦非神人。又怎能以一人之力对抗20万蒙古大军?不过只需我大同军民上下一心。定会令那虎墩兔憨不敢小觑。怕只怕眼下情势万分危急时仍有人非但不能同心戮力,反倒是想浑水摸鱼。怀了不可告人之目的。那麻烦恐怕就大了,姜大人以为然否?”

    姜联军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背后地冷汗直冒,强自干笑了几声说道:“国公爷所言极是,只可惜下官重病在身,否则定要亲手将这等败类治罪!”

    王锐闻言哈哈笑道:“姜大人说的好!不过你现下只管安心养病,此事交给在下便是!你现在就立刻交办一下巡抚印信之事,我要马上发令,召集大同府所有的官员到衙!”

    姜联军似是微微一愣,随即垂首应是,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因为他突然想到了王锐为了安抚民心,曾发布了他亲率龙虎卫和10万大军增援大同府的兵部假公文。现在他将大同府的官员召集而来,自是准备公然亮出身份了,如此一来那谎言岂非不攻自破?到时候代王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再做文章,自己仍是大有希望!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当下毫不犹豫地命手下去将巡抚印信等物取来,交到了崔坚地手里。

    王锐似乎根本没看穿姜联军的想法,又说了几句让他安心养病的客套话,然后就告辞而出。现下时机已到,他要以雷霆手段让对手知道知道自己的厉害了!

    很快,大同府的所有大小官员都接到了通知,巡抚大人有令,命所有官员即刻到巡按衙门报到,否则便以延误公务罪论处。

    一众官员接令后不禁大为困惑,心说巡抚大人已经有两天的时间称病不出,现在为什么突然下了此令?莫非形势又有什么新的变化不成?

    虽说疑惑不已,但众人也不敢怠慢,立刻纷纷赶到了巡按衙门。

    可是直等到人已经陆陆续续到齐了,却仍不见巡抚姜联军的踪影。而且巡按衙门与往日也大不相同,不是由官差,而是由内卫和一队明军内外把守得森严。

    众官员聚集在大堂之上,见状忍不住嘀咕起来,但是面对着挺身肃立杀气腾腾的内卫,却没有人开口询问,更是连悄悄溜走的念头都不敢有。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一片混乱之时,崔坚忽然走上堂来,沉着脸四下扫视了一眼。

    整个大同府地官员就算有人不认识姜联军,也没有人敢不认识这位品级其实并不算高地内卫指挥使大人。此时见巡抚大人仍未露面,而是崔坚出来,心下无不更是奇怪,心说难道巡抚大人犯了什么事,眼下已经落入内卫的手里吗?

    联想到昨天早晨竟是三帮四会十二堂口地人在城中维持秩序,当时曾被搞得一头雾水的官员们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于是渐渐安静下来,将目光都集中在崔坚的身上,好奇地想听听他究竟要说些什么。

    崔坚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忽然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我知道诸位大人现在想要问些什么,只不过很可惜,崔某现下什么也不能说!因为将诸位大人召集而来的并非是崔某,而是另外一位大人。他老人家眼下另有要事,所以还请诸位大人稍待片刻。我敢保证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切自会见分晓!来啊,还不快给诸位大人看座、上茶!”

    众官员一听召集他们来的竟然还另有他人,而且听崔坚的语气,此人的身份好象绝非一般。能让这位内卫指挥使如此敬畏的人应该不多,莫非是内卫之中有更重要的人物来到了大同府么?可是像此等大事为何事先竟无半点消息?

    自从蒙古大军来犯的消息传开之后,这些官员们就感到了惶惶不可终日,巡抚姜联军的称病不出更让他们觉察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于是也都索性各找理由龟缩在家中观察形势。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代王和王锐之间的几番暗中较量,但也感觉到了城中似乎正在上演一场看不见的争斗,只不过对于究竟是哪些势力在互斗,他们是一无所知罢了。现在既然有人将他们召集起来,那说明争斗的形势已然初见端倪。

    因此听了崔坚的话,众人对这位神秘的大人物不禁更加好奇和期待,恨不得立刻就知道其是何方神圣。

    可是崔坚既然已经那么说了,众人心知眼下就是着急也没有用,也只好各自坐了下来,品着一干衙役奉上的香茶,耐心地等待。

    王锐其实就在内堂,只不过现在还不是出去的时候,他也在等待聂枫、王谦等人的消息……

    常记当铺之中,常德坤前脚刚走,臧克藏就吩咐伙计将那几口箱子抬入库中严加看管,绝不允许任何人擅动分毫。

    他的经验丰富之极,见识也广,已隐隐感到这其中必有问题。于是在处理完箱子后,他又立刻派出人分别去请常书欣和常德乾马上到当铺来。此事他无处置权,必须要老爷或者是大少爷来才行。

    臧克藏的反应已经不可谓不快了,只可惜这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只要常书欣和常德乾不在,他就算再快也没用!

    去请常书欣和常德乾的伙计刚刚出门,外面已是风云突变。只听得街上忽然一阵骚乱,一队队的明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街口,转瞬间就将整条街封锁起来。

    紧接着十几个官差和武官打扮的人直奔常记当铺而去,二话不说就破门而入。

    臧克藏在骚乱刚起时已经心叫了声不妙,待看到有官差破门而入,他顿时明白了一切,一颗心冰凉无比,一下就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