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在明朝 > 第四百五十八章 牛刀小试(下)
    第四百五十八章

    牛刀小试(下)

    要说这个海贼的首领。却也是有些来头。他叫李明熙,出身于水军世家。父亲就是朝鲜水军的一名老兵,曾经跟随李舜臣参加过玉浦海战、泗川海战、鸣梁海战、露梁海战等著名的战役,也算是立下了不少战功。

    李明熙开始的时候也是随父亲加入了朝鲜水军,于是在他父亲死后,他再也忍受不了军中日益增长的陈腐气息,一怒之下,便和一伙兄弟一起叛逃出来,还带走了两艘板屋战舰。

    从那之后,李明熙便和手下在日本海与渤海湾里干起了劫掠的海贼勾当,倒也逍遥快活。

    不过他们劫掠的都是大明和倭国的商船,对本国秋毫无犯,并且在渤海湾里全是打着倭寇的旗号作恶,将罪恶都嫁祸到了倭国的头上。

    正因为如此,所以朝鲜政府非但没有对李明熙一伙海贼进行围剿,反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甚至还暗中对其提供帮助。

    原因很简单,因为李明熙所干的事情都是朝鲜政府想做却又不方便做的事情,所以既然有人愿意代劳,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剿灭这些“爱国”的海贼?

    就这样。李明熙一伙得到了朝鲜政府的暗中照顾,再加上他们本来就出身于朝鲜水军,战斗力颇为强悍。所以这十几年的功夫,他们这些海贼纵横于日本海与渤海湾上,不知做下了多少罪恶。但是连倭国的水军都奈何他们不得,就更不要提大明了。为此,李明熙还得了一个“海狼”的绰号,以形容他的凶猛与狡猾。

    尽管不愿意承认,可是大明的水军力量在三国中的确是最弱,远远不及另外两家。

    别看朝鲜最弱小,但其水军战斗力却不容小视,就在万历朝时,曾数次大败倭国的水军,令不可一世的丰臣秀吉都铩羽而归。当然,那主要是归功于一位名将,便是前面提到的李舜臣。

    1591年,丰臣秀吉在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满以及明朝不与之通商和自己的侵略欲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并完成其最终统一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乃至印度,称霸亚洲东部的图谋。

    他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于明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国,并请多多包涵与协助。

    这是典型的“假途伐虢”之计,李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而且他的李氏朝鲜一直傍着大明,自然不可能答应丰臣秀吉的无理要求。

    于是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了军队三十万六千二百五十人,以十五万八千七百人区分为九个军团渡海至朝鲜作战,由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麾下名将云集。例如黑田长政、毛利秀成、福岛正则、小早川隆景、毛利辉元、羽柴秀胜等人。

    另外还有九鬼嘉隆率九千二百人水师和七百艘舰船作运输士兵和海战,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将他们的旗下的军队集结在名护屋作为预备队,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当时朝鲜八道武备废弛,李昖重文轻武,以致“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设防,使得日军连战连捷,很快就攻陷了汉城和平壤。李昖仓皇出逃,并遣使向明朝求援。

    大明命李如松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如柏、如梅为副总兵官,从全国范围调集了4万精锐,一同开赴朝鲜。

    李如松率军入朝后,与日军激战了几次,双方互有胜负。而与此同时,朝鲜水军在海战则占据了主动权。

    1592年5月4日,当时的朝鲜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统率75艘舰船驶出全罗南道丽水港。准备对日军发动进攻,日军则派藤堂高虎率领50艘木制战船迎战。

    5月7日,朝鲜水师偷袭日军,日军被杀个措手不及。一轮激战过后,日军损失惨重,被朝鲜水师消灭了26艘战船,剩下的舰船只得仓皇逃跑。李舜臣继而在合浦、赤珍浦海面再歼灭余下的日军。

    5月9日,这场海战最终结束,朝鲜水师共歼灭日舰44艘,而日军伤亡则不计其数,相对而言,朝鲜水师只是伤亡了很少的兵力,舰船更是丝毫无损。

    这场玉浦海战是壬辰战争爆发以来,朝鲜军队的首场大捷,因此大大振奋了朝鲜军民抗敌的决心。自那时起朝鲜水师便掌握了制海权,并使得日军输送兵力和粮食辎重至朝鲜半岛从此变得困难。

    李舜臣率领水军紧接着又取得了泗川海战、唐浦、固城、栗浦海战的胜利,令日本水军闻风丧胆。但日军主帅却仍未死心,决定集结兵力,与朝鲜水师进行决战。

    为了与朝鲜水师进行决战,日本水师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准备兵分三路向朝鲜水师发动进攻。而李舜臣则将其全罗道的舰队和庆尚道的部分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准备迎战。

    7月6日,李舜臣进兵出唐浦附近水域,并于7月7日清晨,将集结于巨济岛的日本水师引至闲山岛附近水域决战。李舜臣选择在此地决战是因为这里有着较为宽阔的深水环境,易于设置埋伏,可以将日本舰队进行包围歼灭。

    在决战开始不久后,朝鲜水师的战船即将日军包抄起来,而朝鲜水师的龟甲船则向日军舰队直撞过去。很快便撞翻了日军舰队前列的几艘大船,而其余朝鲜战船也奋勇杀敌,与敌作殊死战,结果日军的61艘战舰被全歼,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闲山岛大捷”。

    经此一役,日本水师完全丧失制海权,无法运送军粮,日本陆军因此也无法再行侵略,结果丰臣秀吉只有与明朝讲和,改令日军于朝鲜南端建筑倭城以作防备和储粮之用。而李舜臣则被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师统制使。

    不过战事并没有平息太长时间,1597年1月,丰臣秀吉再次发兵侵略朝鲜。他先用反间计诬陷李舜臣阴谋篡权,使得李昖将李舜臣下狱,其后将其贬为士兵,只能白衣从军。随后才出动了15万大军,水陆并进侵入朝鲜。

    因为李舜臣被贬,所以战事初起,朝鲜水师便几乎全军覆灭,结果无奈之下,朝鲜政府只有再次起用本来已遭罢黜的李舜臣。

    李舜臣到任时,原来苦心经营的水师,只剩下数艘舰只。但他因为身系救国重任,惟有在这个逆境里尽其全力。在全罗道右水营著手重建海军。

    1597年8月28日,李舜臣指挥著这支刚重建的水师,再度与日本水师决战,而决战地就是在鸣梁海峡。

    李舜臣守在鸣梁海峡,但因兵力薄弱,所以决定设陷阱,派人乘退潮时在岸边设置了铁索与木桩。

    9月16日,日军统帅藤堂高虎率领330余艘战船和2万陆军出发,欲趁涨潮时攻进鸣梁海峡,全歼朝鲜水师。

    李舜臣首先将海峡内的民用船只侨装成战舰,以扰乱日军。使其以为朝鲜水师已恢复过来。他自己则亲率12艘战船引敌深入鸣梁海峡。

    在成功yin*日军进攻后,李舜臣随即发起集中的攻击,对准日军指挥舰攻去,结果歼灭了日军指挥舰和其他战船2艘,并击毙日军主帅来岛通总。

    同时间,潮水开始退却,朝鲜舰船趁势进攻,日舰因失去主帅,军心散涣,只得顺潮向东撤退,但却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铁索和木桩,无法退却。结果朝鲜水师全力拚杀,歼灭日舰30余艘,并击毙日军4000余人,再度重创了日本水师,重新掌握了制海权。

    鸣梁海战的胜利,使得丰臣秀吉再度面对运兵和运输补给困难的问题,而日军虽然随后在陆战有所得著,但亦已后继无援,其最后败局已定。

    就是李舜臣和他设计的龟船,在壬辰卫国战争中屡次大败日本水军,使得朝鲜水军的声威大振,也令丰臣秀吉的勃勃野心终究未能得逞。

    丰臣秀吉也在希望破灭后不久死去。他死后不久,日本军队被迫全部从朝鲜撤退。而日本国内因为德川家康参战打败丰臣余部,建立了德川幕府。

    这才是30多年前的事情,王锐在未穿越来时就知道一些。待到他大权在握之后,自然是更加详细地进行了了解,因此知之甚详。

    李舜臣虽然早已经死了,但是朝鲜水军的实力仍然不能小视。将来征服李氏朝鲜,其水军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劲敌,因此王锐对朝鲜水军的主力战舰龟船和板屋舰都做了仔细研究,对之极为熟悉,所以一眼就能认的出来。

    李明熙浑然不知前方的“威龙”舰可不是什么待宰的“肥羊”,而是一只恐怖的“巨兽”。他催促着手下快划,可千万别让“肥羊”跑了!

    这伙海贼的二首领名叫金贞焕,为人足智多谋,乃是李明熙的智囊。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兴奋。一直默默地用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威龙”舰,脸色比较平静,甚至是微带了一丝凝重。

    他们出身于正规军,装备比起那些“草头海贼”不知要好了多少倍,因此像千里镜这样的稀罕之物也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眼见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相隔已只有差不多10里左右时,金贞焕突然开口说道:“大哥,情形有点不对,赶快让弟兄们停下来!”

    李明熙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愣,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对金贞焕一向非常信任,所以没问缘由,先喝令手下暂缓划桨,两艘板屋舰的速度立时慢了下来。

    “老2,怎么回事?情形哪里不对了?”

    李明熙这才开口问道。

    金贞焕放下千里镜,用手朝远方一指说道:“大哥,你可曾见过大明有这种船么?”

    李明熙适才已经看得清楚,同时对大明和倭国的各种船型也都了然于胸,所以毫不犹豫地说道:“不错,这种船的确是以前还从未看到过,不过这又能说明什么?难道这还能是大明新造的战舰不成?”

    金贞焕微微点头说道:“大哥说的不错,我正是怀疑这是一艘战舰,而不是什么商船!大哥你再仔细看看,那艘船的样子可像是商船?而且那些船员虽然穿着普通,但举手投足间刚劲、干练,似乎是训练有素。恐怕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像我们兄弟一样都是军人!”

    李明熙闻言不禁面色大动,急忙再次举起千里镜细看。刚才因为太过兴奋,他并没有注意到金贞焕所说的这些情况,现在再次细看之下,立时发现事情果真就像金贞焕说的那样。

    战舰和商船的模样当然大不相同,一个是要战斗、一个是要运货,二者的设计怎会一样?

    随便举个例子,因为在那个时代时常会采用冲撞的战术,所以战舰的首部往往都设计得如同锋利的刀刃一样。而商船不用战斗,自然用不着如此设计。

    除此之外,战舰和商船还有许多地方的设计不同,因此外观上有很大差别。李明熙和金贞焕都是水军出身,这一点又怎会看不出来?只不过李明熙兴奋之下没有注意,而金贞焕却是细心,这些疑点都没能逃过他的双眼。

    另外一个人的样貌、装束容易改变,但行为、举止却是很难改变。海龙卫本就是出身于龙虎卫中的精锐,经受过严酷无比的训练,可称得上是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这些早就融入了他们的骨髓之中,举手投足间就能显现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隐藏或者改变。

    李明熙和金贞焕以及手下虽说远远及不上海龙卫精锐,可终究是当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军,所以留心细看之下,一下便“闻”出了对方身上那种浓重的军人“味”。

    眼见李明熙也已看出了端倪,金贞焕在一旁淡淡地补充道:“大哥,你再仔细看看那船上画的都是什么?龙头、虎头、大鹏鸟!嘿嘿,什么商船敢如此大胆,画这些在上面?”

    李明熙轻轻倒吸了一口冷气,将千里镜放下说道:“老2说的一点不错,那艘船确实是可疑!若不是你细心,今天我们可能就要吃大亏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金贞焕微微一笑说道:“大哥别急,只要我们小心,别中了敌人的圈套就行。就算对方真的是大明的战舰,明刀明枪地较量,难道我们还怕不成?眼下不知道对方在弄什么玄虚,是真的损坏严重,还是设了个圈套?所以我们先不要着急,先停下来看看再说,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李明熙闻言顿时露出了笑容,哈哈一笑说道:“老2果然高明!不错,就算那是大明的战舰,我们兄弟也不怕!不过明人多狡诈,我们别上了他们的当就行!”

    说罢,他当即传下令去,命两艘板屋战船就地停泊下来,远远地观望着对方如何反应……

    他们这一停下来不打紧,却顿时令“威龙”舰上的王锐等人感到有些晕了头。

    本来看到李明熙的两艘板屋战船飞速地驶来,小皇帝、王锐和刘成学都是暗暗高兴,心说这伙海贼果然是中计。

    但就在那两艘战船将将进入到舰炮最佳有效射程的边缘之时,却突然停了下来,似乎是看出了什么。

    这一下登时让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搞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王锐和刘成学他们也不是神仙,根本没想到李明熙一伙竟会是出身于朝鲜水军,所以看出了海龙卫的破绽。

    朱由检最是心急,忍不住低声说道:“怎么回事?是不是那些海盗看出什么破绽了?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干脆亮出旗号冲过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刘成学也没料到竟然会出这种意外,这毕竟是他第一次指挥战舰进行真正的实战,所以毫无经验可言。面对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连他这种身经百战的骁将都不免有些乱了方寸,不由自主将目光望向了王锐。

    此时王锐一样感到颇为诧异,心说那些海贼难道真的那么厉害,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破绽吗?

    他听到小皇帝有问,当下顺口应了一句:“皇上且莫心急,请容臣想一想再说!”

    说完,他不再开口,皱眉低头沉吟起来。

    众人不敢打扰了他的思路,全都屏息静气地耐心等待。

    仅仅片刻的功夫,王锐的眼睛就猛然一亮,抬起头来微笑说道:“我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朱由检大喜,立刻追问道:“太傅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锐点了点头说道:“回皇上的话,那些海贼想必是积年老手,对我大明的情况非常熟悉,所以才看出了破绽。不过想来他们眼下还未能完全确定,所以才停下来观望动静!”

    刘成学也忍不住问道:“大帅,他们看出了什么破绽?”

    王锐微微一笑说道:“很简单,我们的这艘‘威龙’舰上刻画着飞龙、飞虎和大鹏鸟。这些图案都是军中所用,并且只有皇帝亲军才有资格使用,普通的商船又哪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随便乱画?那些海贼想必是知道这些情况,所以才看出了破绽。但他们仍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到了嘴边的‘肥肉’,因此才停下来观望动静,想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在海啸中严重受损。呵呵,看来这些家伙肯定不知道舰炮的厉害,否则连看也不会看,早就逃之夭夭了!”

    他不知道李明熙一伙的出身,所以能分析到这种地步已经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了。若是李明熙和金贞焕亲耳听到,必定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成学恍然大悟,一样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忙追问道:“大帅说的不错,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按照章节内容来说并没有写完,但已经断更2天了,怕大家等的太久,所以就先发了。这几天实在有些难受,只能说尽量写了。作者们的确都不容易,熬夜码字很伤身体,我有不少朋友也是这么累病的。这次病了好几天了,也没见大家安慰一下,确实让四月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