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的婚事举办的时候差不多离过年也不远了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宝儿的存在知道李启家有个身世可怜的小表弟长得跟那年画里的仙童似的
村子里面办婚事通常都是请同村的人帮忙大家各司其职倒也显得分外融洽李启是村子里的教书先生理所当然的被请了帮忙写人情簿所谓人情簿就是哪家办酒的时候记录被请来吃酒的人送的礼金礼品的簿子这个都是要记录了保存好的等到别人家办喜事的时候看了人情簿才知道人家送了多少礼金你回的礼可不能比别人的少
因为人情簿只要有人送礼便要笔录的客人络绎不绝的来李启怕误了事便一大早带了自个儿备的礼金礼品领了宝儿去了村长家去到那里果然有些客人已经早早的来了坐到屋檐下吃茶聊天院子里忙的热火朝天的石头零时搭的灶台上垒着几十个大蒸笼这头是头天就做好的热菜一层一道菜等到时候接了新娘开了席便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上菜
老李叔见了李启忙上前招呼了他过去准备好毛笔簿子的桌子上坐好今日人多事忙也不顾及那些虚礼了李启送了自己的礼便忙了开来
小宝儿在旁边给他当下手做些递东西之类的活计初时还兴致勃勃做久了便也乏了恰好此时莫大夫和小木匠来送礼说是李婶子请了他们待会儿去接亲
村子里面的习俗嫁娶的时候需要男方家敲锣打鼓的去女方接了新娘与女方的客人过来再行举办仪式而跟着新郎倌去接亲的人是新郎倌家请的未婚男女一同去莫大夫和小木匠可不就是两未婚男子
李启看宝儿无聊又担心自己待会儿忙起来顾不了他便干脆让莫大夫两人带了宝儿一起去也见识一下那个热闹气氛
宝儿犹豫了一下到底是好奇占了上风等到大家出发的时候便随着莫大夫两人跟了迎亲的队伍一起出去了
李定的娘子是小山村邻村红照门张家的闺女红照门离小山村并不远但是村子里面的习俗是去接亲的时候与回来的时候不能走同一条路迎亲队伍去的时候便挑了条稍远的小路过去接亲回来是一定要走人多路平的大路才行的寓意两口子将来日子过得平平顺顺
宝儿跟着队伍眼睛骨碌转着看到哪里都觉得新奇万分莫大夫调戏小木匠的空隙没忘了跟紧小宝儿把小宝儿弄丢了李启还不扒了他的皮宝儿眼睛瞅到队伍最前方头上插着大红花手上的帕子甩得摇曳生姿的媒婆眼睛好奇的瞪大拉了莫大夫的袖子问:那是什么人
那是媒婆小宝儿可不能得罪他将来你要成亲的话可是也要拜托他的莫大夫打趣道
成亲宝儿歪着脑袋不明白
你不知道成亲是什么莫大夫扶额坏笑的凑近宝儿说:就是像李定小子今天这样去接了新娘子回来拜了天地两人住到一起生三四个小崽子然后一辈子这么过下去
宝儿蹙眉沉思小木匠拉了宝儿过去横了莫大夫一眼说:别听他胡说
莫大夫冤枉:小石头我怎么就是胡说了你说哪家不是这样说完像是想到了什么凑进小木匠耳边暧昧的说:当然我们两个例外你是不可能生小崽子的
小木匠大怒给他一通胖揍拉了小宝儿扬长而去
宝儿由他拉着走只一味蹙眉想着自己的心思成亲就是接了新娘子拜了堂回来两个人住到一起他跟仲宣两个人就是住到一起的呢但是他们两个没有拜堂那他们俩个算是成了亲了吗生崽子又是什么要怎么才能生小崽子呢莫大夫可是说了要生三四个两人才能一辈子呢
宝儿蹙眉问小木匠:怎么生小崽子
小木匠瞬间脸冒热气涨得通红就、、就那样
宝儿好奇瞅他:哪样
就、、、两口子一起睡觉就有小崽子了小木匠闭眼一口气说完
宝儿寻思他跟仲宣天天一起睡呢难道他也有小崽子了瞪大眼睛小崽子在哪里呢
小木匠莫名其妙一脸茫然宝儿想小木匠肯定也不知道小崽崽在哪里自己还是回去问仲宣好了想通了的宝儿笑足颜开他们能一辈子一起呢还有小崽崽
迎亲的人按理来说要在女方吃一顿席再走的所以迎亲的人都是去女方家吃早饭的到时候吃饱了便去迎了新娘子向夫家走去果然宝儿一行人到了张家那里的人便招呼了他们进去做好很快就开了席
宝儿今早出门时被李启迫着喝了碗稀粥现在倒不太饿没吃多少便饱了莫大夫殷情备至的给小木匠夹菜盛汤极尽讨好小宝儿看到好是心酸他想仲宣了呢蹙了蹙鼻子很快就回去了
等大家伙儿吃好饭穿了大红嫁衣戴了红盖头的新娘子便被迎了出来新郎新娘一起跟新娘子的父母敬了茶新娘便被新郎官背上了花轿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唢喇锣鼓震天响还有五六岁不知事的孩童唱着讨喜的歌谣讨要红包一时间好是热闹迎亲的队伍便又踏上了归途
回去的队伍比来时更加壮大女方的送嫁亲戚也一起同行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好不痛快宝儿却恨不得插了翅膀赶快回去
在宝儿的急切心情中迎亲队伍总算抵达了小山村村子里远远的看到队伍抵达便拿了鞭炮出来放这边便又吹开了唢呐打响了锣鼓新娘子进门还要走那跳火盆等诸多手续宝儿等不及便给莫大夫两人说了声脱离了队伍寻了进去
莫大夫想了下都到家门口了应该没什么事便也由了他去
现在差不多晌午了该来的客人都来了李启便收了写人情簿的桌子宝儿他们快回来了吧也不知道宝儿玩得怎么样李启摇头苦笑他还真是魔怔了才离开这么一会儿居然就开始想念他了
不禁自嘲若是宝儿离开他该怎么办啊只是这么想着心里便不由得的一紧感觉喉头梗了团棉花似的
李启正想着便听到宝儿唤自己的声音抬头看去只见宝儿正像他这么走来显得很是急切李启没来由的松了口气宝儿怎么会离开他呢他们是一家人呢
擦了下他走得太急额头沁出的汗水笑道:怎么走那么急
宝儿挨着他小脸满是委屈说:我想你了小宝儿到底心思单纯不懂得什么是拐弯抹角心里想的什么便说什么
李启愣了下神捏了下他的脸颊轻轻的说:我也想你
过了门口的一道道繁琐程序新人总算是进了门请了老李叔、李婶子坐到上方只听礼官喊了声:请新人
牵着红绸子的新郎新娘便走了进来随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口令最后礼官喊一句礼成送入洞房新郎新娘便被送入了洞房当然洞房里饮了交杯酒打了同心结等新人换了吉服还是要出来一桌一桌的给亲友敬酒的
大家也散了去各自坐到桌上正式开席小宝儿笑的眉眼弯弯心里寻思着原来这就是拜堂李启没来由的背脊一寒毛骨悚然
吃完饭下午两人看了又看了同辈的人闹新人村子里闹新人的习俗由来已久这花样也是百出两位新人被各种千奇百怪的招式轮番招呼了一遍最后新郎官心疼新婚妻子作了揖不断求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又在老李叔一家忙不过来时帮了会子送客之类的忙本要告辞离去老李叔却硬留了他们吃晚饭李启推辞不过只得应了吃了晚饭之后两人总算是回到了阔别一天的家
回到家洗漱了之后李启烧了炕正准备睡觉回来就看到宝儿在堂屋里转悠拉了他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小宝儿眉眼弯弯道:准备拜堂呢
李启才发现他拿了前阵子给他买的两个小铜人放到凳子上充高堂也不知在哪里寻了节红布正一端拿到自个儿手里一端往李启手里塞李启被他绵得无法道是他小孩子心境今日见了人拜堂起来玩心只得陪着他胡闹
小宝儿小脸严肃自个儿担任了礼官一职把那礼官的口令语气学得像模像样看得李启忍笑不俊小宝儿一个斜眼飞过来李启只得收敛了笑意陪他玩这拜堂成亲
随着小宝儿的礼成两人总算是送入了洞房小宝儿闹了一天也是累了躺下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前还硬撑着嘟囔什么小崽崽李启也没听懂只当他睡着了说胡话呢便也拉了被子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