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九鼎军师 > 第十七章 惊天之变 (中)
    康国的金殿宽阔庄严大到一梁一柱小到一几一案从造型到做工无不透漏着王者之气殿旁的禁卫各个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两厢武依品级入席而坐人数虽多但绝无半点喧哗之声这里绝非苏平疆的那个草台班子可比连贺然这种一贯吊儿郎当的人也不自主的收起了笑容。

    过了一会鼓声再起平山公与带着面纱的太后从大殿东西两个角门先后走了出来他们俩的几案并排摆在大殿上待二人坐下后群臣起身朝贺声音整齐划一这两天虽有人教过贺然上朝的礼仪可他根本没用这时只好滥竽充数的干张嘴不出声反正大家都躬着身子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至于上面的齐敏和平山公他是不怕的即便被他们察觉了也无所谓。

    “诸位卿家安坐。”平山公的的声音带着那种发自内心的洋洋自得。

    贺然坐下后侧着头看了看上面的平山公与齐敏刚才入殿时心中生出的那种敬畏之心顿时消散脸上又露出了那种玩世不恭的浮华笑容。

    商议过了几件大臣奏请的议案后平山公看了一眼齐敏对群臣道“对静庭侯与醉乡侯争斗之事诸位卿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贺然下垂手的一个四十多岁士起身道“臣宁修欲进言。”

    “讲来。”平山公面带微笑的看着他。

    “臣这几日听了各位大人对此事的看法觉得大家所讲的责罚都略嫌轻了些他二人皆为侯爵当为万民表率却做出了持械私斗之事不但是知法犯法而且大损我朝廷之威若不严处对下难塞民众之口对上有纵容官员私斗之嫌。”

    “依你之意该如何处罚才算适当呢?”平山公笑着问。

    “臣以为静庭侯带人去醉乡侯府上闹事应担首责当逐其回封地永不升迁动手打人的恶奴流放边疆醉乡侯好勇斗狠也有过错当领斥责罚奉一年。”

    贺然听到要处罚齐宁的亲兵不禁想起自己曾答应过蒙吉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

    “宁大人方才说我们下的处罚轻了些可你只是加重了对静庭侯的处罚对醉乡侯的处罚比我们讲的还要轻这未免有失公道吧醉乡侯辱打静庭侯亲兵在先由此才引出了事端若依我之见二者当同罪要永不升迁就都永不升迁好了。”一个武官起身讲道。

    争论一起群臣纷纷起身发言平山公与太后两个阵营隐有壁垒分明之势齐敏在上面一言不发因遮着面纱不知是何表情平山公则眉头紧皱一副不厌其烦的神态。

    贺然左看看又看看不一会就觉得无趣了低着头独自想起了心事正当他神游天外时齐敏终于开口了。

    “辅宰、左将军、掌库、御丞几位卿家连日来一直未对此事置一言想是心有成虑了吧。”

    贺然知道齐敏是要逼这些人表态了他饶有兴致的看着身边的赵宏。

    四人起身后互相看了一眼赵宏不疾不徐道“启禀太后依臣愚见两位少侯之争并非什么大事他二人虽居侯爵但毕竟只是热血少年因一时血气冲昏了头而大打出手乃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常有之事事后二人皆有悔过之心年少轻狂孰能无过?对二人严加斥责也就够了若日后再犯可二罪并罚加以严惩但他们手下的恶奴却不可放过二位少侯都是青年才俊若不是受了这些恶奴的挑唆绝不会做出这等荒唐事来如宁大人所言处以黥刑发配边疆当不为过。”

    其余三人纷纷出声附和贺然心下暗自佩服赵宏这老狐狸果然狡猾轻轻数语把两个阵营之争化解成了两个小孩打架避重就轻的把矛头指向了那些侍卫这种两不得罪的和稀泥态度让齐敏的试探落空了。

    赵宏刚坐下立即就有人出言反驳可赵宏全无争辩之意只是笑着点头不语。

    眼见两方的唇枪舌剑又要再起平山公不耐烦的摆摆手目光转向贺然道“尚议郎今日初次临朝不妨也说上两句吧。”

    贺然本想低调一些心中已然打算好了下朝后私下对齐敏和平山公打声招呼放了蒙吉等人也就是了可现在被平山公点了名他只得在群臣的注目下站起身余光看到赵宏望向自己的专注的神色时他心中念头电转决定变低调为高调。

    “臣虽初次临朝但对二侯之争的原委却知之甚详。”贺然这句话大出众人意料本来大家都以为他会借初次上任的托词蒙混过去可听他的意思却是想发表些意见他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尚议郎本就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这下大家更来了兴趣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下官对诸位大人的言论不敢苟同宁大人方才讲到对二人的惩罚略嫌轻了下官倒还赞同可觉得宁大人所下的处罚依然嫌轻。”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都觉得这个新上任的尚议郎未免太过不知深浅了赵宏等城府深些的大臣则露出了凝重之色。

    “哦?讲下去。”平山公露出嘉奖之色贺然看的暗自摇头这笨蛋演技太差了。

    “诚如辅宰大人所言二侯皆年少气盛但既居侯位则不可以等闲少年视之他二人应严于自律作天下少年之表率可这二人所为反不如市井之徒依仗权势聚众私斗所争不过一口气罢了如此下去如何了得?在我看来他二人绝配不上‘青年才俊’四个字若再娇惯下去来日都成了气候争斗也必随之升级那岂不是要危害到康国安危?与其这样不如防患于未然都削去爵位永不录用的好!”贺然也采取了不偏不向的策略把矛头指向了二人的品行。

    众人闻言无不为之变色都想不到这个人竟敢开出这么重的处罚他们纷纷把目光转向平山公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