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八月十五,王伦又在少华山逗留了几日,便带着鲁智深、武松还有少华山四人回梁山去了。www.65txt.com
除去不想离开的,跟着王伦他们走的也有两百多人,分成了十几伙,各自买了少华山土产分批往梁山进发去了。
此时的朝中,对于梁山之事,以种彦崇为首的主张招安的一派已经完全被压制住了,京东西路安抚使李邦彦上书请求禁军征剿梁山,枢密院把奏章递了上去,种彦崇也就不再坚持了——在他看来,不管是征剿还是招安,总之是要把梁山贼寇一网打尽才行的,否则有了梁山贼寇做表率,天下还不乱了才怪呢!
八月十五,早间朔望大朝会后,到了晚上天子与民同庆,京华烟云自是不提,只是第二天。
垂拱殿内朝,赵佶烦躁的用手指敲打着檀木的御座扶手,昨日宣德楼上所谓的与民同庆根本让他提不起丝毫的兴致。御座旁边青铜狮耳螭纹的香炉里阴燃的冰片散发出袅袅青色细烟,若是往常倒没什么,可是现在他闻了,非但不能凝神静气,反而让他烦躁不安。
一来昨日想跟李师师用强,他是想着自己贵为天子,用水磨的功夫也在李师师身上耗了不少时日了,所以想着强纳了李师师倒无不可,谁知他刚要动,李师师那边就有一把剪刀横过来了。
其次就是梁山的事了,种彦崇他们跟太师他们吵得一塌糊涂,连进童贯为太保的事情都耽搁了一阵子才了事,现在?他要头疼的是如何剿灭那伙草寇了。
可是眼前的几位,一遍遍说着“草寇不足为虑,草寇不足为虑”,可是真要他们拿个主意,却都开始玩笑而不语的招数了。赵佶知道,大臣们这么做是有传统的,无非就是觉得功劳小,何苦要冒着犯错的风险去说这个话呢?
“量此草寇,不必大举兴兵,臣保一人!”说话的是高俅。
赵佶赶忙大喜过望的坐起了身子,伸手说了句:“高卿速言!”
“此人也是将门之后,乃是开国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一个灼字!擅使一对钢鞭,先是汝州都统制,手下自有精兵强将,臣保授他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锐,定能克复梁山贼寇!”
“当真如此!”赵佶毫不怀疑的说了句。三五中文网
大宋,恐怕是天朝历史上最容易出现“将门”的一个朝代。
比如麟州杨家将,府州折家将,延安种家军,西北姚家将。再细数,还有开国名将曹彬及其后人的曹家将、开国将门呼家将等等。
究其原因,自秦以降,文官在选任上呈现出日益制度化的趋势,如先后出现的征辟、察举、九品官人法及科举等选官制度,并且逐渐发展完备。而武官在选举和培养上却基本缺乏制度化,除大致上缺乏完整的选举制度。因此,在选拔、任用武将的过程中,世袭制的影响更大。
同时,文官队伍的培养有学校制度的支持,如太学、国子监及各类官私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后备文官。而培养武官的专门学校,却几乎不存在。这就造成军官的培养主要依赖军营和战场上的实际锻炼。
最后,武将的升迁传统上侧重于军功以及论资排辈,而较少考虑系统的文化素质及道德标准。正因为如此,武将之家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子弟生长于军旅,耳濡目染兵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军事活动。此外,传统上练兵习武还具有浓厚的保密性,甚至于传子不传女,这也使将门获得有利的条件。
故而北宋将门之多,数不胜数,而呼延灼就是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后!
“依高殿帅的意思,要多少人?”蔡京难得的对一件事上心——原本他是不想管的,但是高俅既然出了头,他自然就想分功了,反正怪罪也怪罪不了他的头上去。
“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各出一个指挥便够了,再点厢军五千,杀败草寇,自然是绰绰有余了!”高俅气定神闲的说着。
“好算计!”满堂的人都在心里暗自腹诽,你是殿前司的,征剿不用你殿前司的人,却越俎代庖的让步军司和马军司前去,果真是赢了有你高俅的举荐之攻,输了无非高俅就落个“不知人”的名儿罢了,根本伤不到他本身!
在场的谁都知道,三衙里面,就属殿前司精锐了,禁军上四军便是殿前司的,原本殿前司各军、厢的指挥、都虞候也就敢留一成,最多个别营有两成的亏空;高俅上任才一年,这倒好,殿前司一百二十个指挥,按理应该有六万人马,实际能有五万多点就不错了。
“朕点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各两个指挥去便是,厢兵则从京东西路各州县征调!”赵佶根本不知道军队的兵额有多少被吃了亏空、喝了兵血。厢兵一个指挥,能有半数人马就不错了,至于剩下的一半,压根就是只存在在兵籍册上的幽灵罢了,再刨去在各处跑堂的、看门的、做杂役的和老弱病残,能拿出三成战斗人员来的,这都算是好的了!
“官家英明!依某所看,如是只有呼延统制一人领兵的话,倒不如再遣两个副将来得稳妥。”蔡京笑眯眯的说着,这就是蔡太师也想从不大的锅里分一杯羹了:“如此一来,便可高枕无忧!”
“依卿所言!”赵佶终于感觉胸中的闷气除了出来,起码是出来了一半了。
几日后,呼延灼上殿面圣。
赵佶一看呼延灼一表非凡,四十上下的年纪,三缕长须飘于胸前,长年军旅战阵的生涯,让他一脸的风霜,脸庞如同斧劈刀刻一半的冷峻,只是一双眼,却如寒星一般的有神。
赵佶看呼延灼穿着青色的官袍,“呼延卿家本身官阶是?”
“正八品四十三阶敦武郎。”呼延灼听出赵佶这是要给自己的本官升官了,赶紧俯首说道。
“还是三班使臣的大使臣……”赵佶捻着几寸细胡须,扭头问梁师成:“你看呼延卿家,升从七品武功郎如何?”
梁师成听了,果真是天子赐官小不了。武官本官五十二阶,能在赵佶眼前的武官,哪个不是横行十三阶的?也难得他还知道个武功郎了,这是第三十五阶的从七品官职了,一口气给呼延灼提了八阶!
要不怎么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呢,大人物哪里能记得清这些三班使臣的小官职?梁师成甚至敢肯定,赵佶要不是知道个武功郎,说不定都能一口气把呼延灼给提拔成横班。
“官家抚恤百官,如此行事最好!”梁师成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横班最低一阶是?”果然赵佶是不知道。
“从七品三十四阶右武郎。”梁师成从小就在大内,这些事情还是知道的,从右武郎,一直到二十三阶从七品的正侍郎——也就是种彦崇的本官,都是横行副使,这就有机会在朔望大朝会面圣了。本来横班的意思,不就是朝参面圣的时候,列成横行的班直的意思么!
“谢官家隆恩,末将此去借了龙威必能攻克草寇!”呼延灼跪倒在地俯首说着:“官家,臣还保二人,陈州团练使韩韬、颍州团练使彭玘,此人可为正副先锋,若是韩、彭二将为先锋,何愁狂寇不灭?!”
“你去跟高殿帅说,押了牒文,著童枢密那里差人星夜往二州调二人进京!”赵佶干脆就让梁师成去传自己口谕去了。
“呼延卿家,起来说话。朕赐你一匹河西良驹!你且持了朕的手谕,去牧龙坊挑拣便是!”
“谢官家!皇恩浩荡,呼延灼必肝脑涂地以报官家!”
对了,韩、彭二人的团练使,实在是水浒传的一个错误,草莽只能将错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