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起云涌]第241章 绣花鞋
------------
第241章 绣huā鞋
大雨一下就没完没了,京城里的沟渠大多年久失修,淤泥杂草等堵塞水路,渐渐雨水漫过堤坝流入民居,到处都是深达一米的积水。
京师遭受水患倒也罢了,城外乃至京畿的田地几乎被连绵大雨毁于一旦,河道泛滥,黄河又遭决堤。
一年赛过一年的天灾,搅得朝廷上下焦头烂额之余,都已经习以为常,百姓一样习惯了,既然老天爷靠不住,唯有指望皇帝和百官了。
不提官民齐心协力的治理水患,七月帝王下旨,免今年受灾百姓赋税,待雨势一歇,官府发贫民麦种,口粮。
燕王府。
书房里,朱祐桓接到消息,南京和北京一样,连续下了一个月的大雨,船厂里的各项工程都被迫停顿,损失颇大,更为要命的,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湖广和四川干旱,对于天下影响太大,这年头亩产又不高,幸亏人口也不高。
“好事多磨。”
朱祐桓叹了口气,今明两年乃是最关键的两年,西北和东北都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平整土地,播种耕种,所需粮食都急需供应,偏偏这节骨眼上,几个产粮大省都遇上了水患。
“命令各边镇督府,甭指望朝廷输送粮草,自己想办法解决。告诉他们,事急从权,多用用脑子。”
朱祐桓一边吩咐,一边思考难题,冷雪低着头认真写字,却未留意到六爷的神sè竟然很开心,毫无适才唉声叹气的痛苦模样。
原来朱祐桓就从未打算动用内地的粮食来供养边境,以此时的脚力,路上吃的比输送的都多,对于朝廷和百姓的负担太大,不然明军也不可能连续退缩,委实是供应不起。
和河套地区不同,无论是西域和辽东,周围有的是‘好邻居’,朱祐桓此举是bī着军队去买,去抢,为了生存不顾一切,反正是别指望朝廷了,除了煤炭和炉子等过冬物资,你们统统自谋活路去吧。
进入七月,总算是老天开眼,一连放晴三日,王府里立时luàn成一团,各房都忙着晾晒被褥,衣衫,有的甚至把衣架搭在草地上,到处都是huāhuā绿绿,更有甚者,一连串的肚兜抹xiōng堂而皇之的悬挂在huā圃上,蔚为壮观
一早,荣氏起身梳洗,问丫鬟:“二爷呢?”
丫鬟说道:“回nǎinǎi,二爷从四娘屋里出来,去了太太那请安了。”
“哼”荣氏冷哼一声,不再言语,这四娘是朱祐林新娶的小妾,乃是工部shì郎刘璋家的庶nv,自从嫁过来后,深得太太欢心。
正待下chuáng,荣氏低头寻昨日脚上穿过的红鞋,左来右去少了一只,问丫鬟秋菊,因秋菏早已改了名,是以秋字再无人避讳,丫鬟说道:“昨个nǎinǎi躺在huā园晒太阳,没见穿着鞋。”
荣氏没来由的心里一dàng,立时想起昨日的难堪一幕来,当时她本打算在葡萄架下魅huò丈夫,有意穿着薄纱,内里不着寸缕,哪知一时不慎,竟被路过的六爷撞见,险些被看尽了身子,心慌意luàn的命丫鬟搀扶,逃回房里。
有意遮挡此事,fù人笑骂道:“贼奴才,莫不是我jīng着脚进来了?”
秋菊撇嘴道:“nǎinǎi你穿着鞋,怎么屋里没有?”
荣氏顿时恼了,盯着秋菊,骂道:“还装憨儿学会顶嘴了,你赶紧给我老实寻出来,就在这屋里。”
“哦”秋菊一见nǎinǎi脸sè不对,赶忙把个内外三间屋里,chuáng上chuáng下,里里外外的寻了一遍。
荣氏坐在chuáng上寻思,难道是老六给拾去了?随即摇摇头,真要是老六看见了,只定会说出来的。多少丫头每日间在他眼前luàn扔东西,还有些丫鬟不要脸,连那nv孩家的隐sī抹xiōng都借故挂在园子里,也没听过老六他对谁弯过腰。
“端的是我屋里有鬼,摄了只鞋去了。”荣氏对着隔壁数落,意有所指。又骂秋菊:“连脚上穿的鞋都不见了,要你这丫头在屋里做什么?”
秋菊大感委屈,低声道:“倒只怕是nǎinǎi忘记了,昨日匆忙回来,落在huā园里,没曾穿进来。”
荣氏一直不待见她,做事懒惰就好传个闲言碎语,是以气道:“敢情我是晒晕了?我鞋穿在脚上没穿在脚上,我不知道?梅,你押着这死丫头,往huā园里寻去。寻出来便罢,若寻不出来,叫她院子里顶石头跪着。”
这梅受宠,为人伶俐,真个押着秋菊到huā园各处并葡萄架前,寻了一遍,无果
梅清楚此事原委,说道:“都是你办事不力,害得我陪着出来。你媒人mí了路,没的说了;妈妈卖了磨,推不了了。”
秋菊气的扭过头,叫道:“不知什么人偷了nǎinǎi的那只鞋去了,反正我没看见她穿进屋。对了,敢是你昨日守在huā园mén,不知放了谁进来,拾了nǎinǎi的鞋去。”
梅心虚,她niào急怕sāo味传进去,因此开了mén,溜到对过角落里方便,谁知六爷正好路过?情急之下一口吐沫淬去,骂道:“贼见鬼的臭ròu,又搅缠起我来了?六爷吵着叫mén,你敢不开?我想尽办法拖出爷们,你抱着nǎinǎi的铺盖不经心瞧好了,还敢还嘴?”
使劲掐了秋菊一把,然后押着她进了屋,回荣氏说没寻到鞋,荣氏气的立时要撵她去院子里跪着。
秋菊唬的哭丧着脸,说道:“等我再往huā园里寻一遍,寻不着随nǎinǎi发落。”
梅冷着脸说道:“nǎinǎi休信她,huā园里清扫的干干净净,就是根针也寻得出,哪来讨鞋来?”
秋菊顿时急了,赌誓道:“若我寻不出来,教nǎinǎi打骂就是了,你在旁戳舌怎地?鞋丢了,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过失。”
荣氏被吵的有些头疼,不禁有些感叹,小时候家里都是下人一群伺候着,谁经管什么事,一查就清楚。现在倒好,堂堂亲王府的二nǎinǎi,总共就四个丫头,其中两个还是雇请的,一不顺心就吵着要回家。
“行了行了。”荣氏吩咐道:“梅你跟着她,看她哪里寻去。”
当下两个丫鬟一前一后的出了里屋,另两个大丫鬟笑眯眯的装着视而不见,督促着厨娘和婆子做事。
huā园山子底下,各处huā池边,松墙下,挨个寻了一个遍,根本没有一路上秋菊忍不住埋怨起梅,不想梅照着她脸上扇了两记耳光,就要拉着她回去。
秋菊捂着脸,哀求道:“我错了,我错了。对了,还有那个雪dòng没寻呢。”
梅双手叉腰,柳眉倒竖,说道:“你失心疯了?那暖阁是六爷的暖房,等闲谁敢过去?”
秋菊求道:“哪都寻不到,可不就是被六爷拾到了?此等nv人家的物件,六爷不会拿着四处招摇,应该会随手扔在暖房里。”
梅心里有些信了,冷哼道:“要是没有,看我怎么和nǎinǎi说,赶紧走。”
二人偷偷跑到园子深处,打开角mén沿着huā丛走了一会儿,闯进建在山底下的窑dòng内,正面是张坐船,旁边香几上都寻到,没有。又向书筪内寻。
梅慎道:“那都是六爷的拜帖纸,nǎinǎi的鞋怎会到了那里?我看你是没的遮溜子涯工夫翻的他恁luàn腾腾的,惹被六爷知道还罢,其她人看见能轻饶你?”
忽然,只听秋菊喜道:“这不就是nǎinǎi的鞋嘛?”说完伸手取出一个纸包,内里裹着bāng儿香和排草,拿出来给梅瞧。
“可怎的就有了,刚才就调唆打我,现在没话说了吧?”
梅一把抢过来,瞪了眼得意洋洋的秋菊,没好气的道:“总归是把鞋丢了,你得意什么?咦还真是nǎinǎi的鞋。”
端详着手里的大红平底绣鞋,梅警告道:“此事不许说出去,管管你那张臭嘴,别看六爷对谁都亲亲热热,万一此事传扬出去,谁都救不了咱们。”
秋菏晓得厉害,急忙点头,小叔子把嫂子的鞋藏起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二nv七手八脚的把屋里收拾利索,翘首翘脚的溜回来,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荣氏。
荣氏心里奇怪,难道老六真的暗恋自己?不然干嘛把鞋和安息香排草一起裹在纸包里?此种作为还用说吗?都是风流男nv惯用的làng漫勾当,强忍着一丝惊喜,把鞋拿在手里把玩片刻,取过另一只来一比,都是大红四季huā缎子白绫平底绣huā鞋儿,绿提根儿,蓝口金儿。
“不对。”
荣氏摇摇头,心里又是松了口气,又难免有几分莫名其妙的失落,遂指着鞋给两个丫头瞧,原来尽管尺寸大小,外观看上去一模一样,却惟有鞋上锁线差些,一只是红绿锁线,一只是翠蓝锁线,不仔细认不出来。
至此三个nv人面面相觑,都不免慌了神,荣氏一想这鞋指不定是谁的呢,骂道:“梅你赶紧给送回去。秋菊,你快与我跪着去,对了,搬块石头给她顶着。”
秋菊吓得慌了神,哭道:“不是nǎinǎi的鞋,是谁的鞋?俺饶着替nǎinǎi寻到鞋来,还要打俺。若是再寻不出一只来,还不知怎么整治俺呢?”
荣氏骂道:“贼奴才,休说嘴”
正好此时几位姨娘进来,荣氏赶忙把鞋塞给梅,使了个眼sè,生怕秋菊大吵大嚷,吩咐下人把她推出去。二nǎinǎi心里吃醋,还真命人取来块大石板顶在秋菊头上。
日头炎热,可怜秋菊遭了无妄之灾,很快就汗流浃背,跪在地上摇摇yù坠。
荣氏和小妾们说着话的工夫,另寻了一双鞋换上,嫌屋里热,吩咐丫鬟把妆台搬到回廊下,领着nv人们出去梳头,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