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万寿山中有奇果(第二)
“二师兄,我来给你解开”
沙和尚走上前来,弯腰给老朱解绳子那捆仙绳缚妖索也奇怪,老朱自己怎么挣也挣不开,沙和尚过来拿手一碰,还没等细解,那捆仙绳缚妖索自己就开了化作一道流光直飞天际,转眼间消失不见孙悟空等人见了也不奇怪,这捆仙绳缚妖索想必是哪位菩萨的法宝,此时定是被主人收走了
老朱站起身来,晃了晃膀子,伸手拍了拍沙和尚的肩膀道:“老沙啊,还是你这人地道以后有什么难办的事情就来找俺,俺老朱帮你出头”
“谢谢二师兄了”沙和尚忙躬身谢道
老朱随后又见过了唐僧,唐僧教诲了几句也就不再说什么随后师徒四人简单收拾了收拾,便起身上路了
师徒四人一路餐风宿水,不觉又行了月余,这一日远远看到一座大山拦路唐僧勒马停鞭对道:“徒弟们啊,前面又是一座大山,你们可得看仔细了,小心又有妖魔作乱”
老朱哈哈一笑,道:“师父你就把你的心放在肚子里,有我们师兄弟三人在,怕什么妖魔?真有妖魔前来,也不过是给师兄和俺老朱练手的罢了”
“师父,八戒说的正是,这几个月来除了被菩萨们耍戏一通之外,连个剪径劫道的小贼都没遇到,俺老孙也正手痒呢”孙悟空闻言也笑嘻嘻的向唐僧道
沙和尚也不失时机的道:“师父你放心,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
见三个徒弟如此说,唐僧心中大悦,于是一松缰绳,放马前行师徒四人又行了半日,才来到之前所见的那座高山脚下师徒四人放眼看去,只见这山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莱阆苑只如然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
唐僧坐在白龙马上,看见这么美丽的仙人景致,不由得心怀舒畅,笑着对着几个徒弟问道:“徒弟们啊,自为师辞别唐皇起身,一路西来,遇到的尽是些穷山恶水,盘踞的都是些妖魔鬼怪,何曾见过如此好山好水?看这山是仙山,水是灵水,真是人间仙境,极乐洞天,莫不是快要到灵山了?如果真是已近灵山,你们知会一声,为师也好整理衣衫,端正仪容,好去参拜佛祖”
老朱笑道:“哈哈哈,师父你是想灵山想多了,这才看到一处好山水就以为是灵山想到灵山还早着呢且不说师父你的起身之地,便说俺那福陵山,距离灵山怕是也有十来万里远咱们这才走了多远?十分之一的路程怕是还没有走到呢”
沙僧问道:“二师兄,那咱们得多长时间才能到灵山啊?”
老朱笑道;“这却是要看谁来走了若是大师兄来走,也就是一个筋斗的事要是俺老朱来走,一顿饭的功夫也够走个来回了沙师弟你驾云前去,几日时间也能到达要说咱们陪着师父这么走啊,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是甭想到地方”
“啊,还有那么远啊”唐僧闻言失望叹道
这时孙悟空却忽然冒出一句极富禅理的话来:“师父你且莫着急,只要你心诚志坚,虔诚礼佛,心念到处既是灵山”
“言之有理,却是为师着相了悟空,你的佛法修为倒是见涨啊”唐僧闻言点头赞叹道
“嘿嘿,师父,都是你教诲的好”孙悟空挠了挠脑袋,向唐僧笑道
孙悟空的这番表现不禁让老朱刮目相看:“这猴子果然灵性十足啊,这溜须拍马的功夫大有长进啊,都快赶上俺老朱了”
沙僧道:“师父,两位师兄,这里虽然不是灵山净土,雷音宝刹,可看这山水景致,想必也是得道高人居处”
老朱道:“沙师弟此言有理,这里一派仙家景象,绝无可能是妖魔盘踞之地,必是得道真仙所居之福地所以咱们大可放开心怀,好好逛一逛这难得的景致”
却说这座山名叫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叫做五庄观,观里有一尊大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乃是上古洪荒时代便已得道的巨擘,天地间的顶尖大能之一手中一件先天极宝地书,乃是鸿蒙初判天地初分之时的大地胎膜所化,一书在手,可调动天下四大部洲之地脉元气,威能浩大无边,故而又被人称作地仙之祖
镇元子平生最喜二宝,除了他那傍身之宝地书外,再有就是五庄观中的一株灵根人参果树这人参果树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一株先天灵根天下四大部洲之中,唯有西牛贺洲五庄观有此一株所结果实叫做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才得吃
而且这人参果树所结果子数量甚少,经过近万年孕育,一次也只结得三十个果子这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齐备,故而名为人参果
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乃是比天庭的蟠桃还要珍贵难得的灵果由于稀少珍贵,三界之中听说过此灵果的人倒是不少,可真正有幸享用过的人却寥寥无几,尽是些与镇元大仙相交深厚的大能之辈寻常仙神不要说吃了,便是闻一闻都是莫大的福缘
此时镇元子却是恰好并不在观中,原来前些时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请他到玉清天弥罗宫中去听讲混元道果元始天尊何许人也,那乃是三清之一,天道圣人,三界中最顶尖的存在能听他讲道乃是旁人盼都盼不来的莫大机缘,又有他亲自下帖相邀,镇元子岂能不去?
镇元子广开门户,收徒甚多,门下出的仙真不计其数,现如今还留在门中随他修行的弟子共有四十八个,皆是得成仙道之辈在接到元始天尊简帖之后,镇元子准备一番,带了四十六个修炼日久修为较高的弟子上界去听讲,只留下两个年龄最小,修为最浅童子的在家看门这两个道童一个叫做清风,一个叫做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小,才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临走时曾吩咐二童道:“有元始天尊简帖相邀,为师不敢违背,要去那玉清天弥罗宫听讲,留你们两个在家看守门户你们两个在家时需仔细过些日子会有一个故人从这里经过,你们切莫怠慢了他,可将我后园的人参果打下两个请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还请对弟子说仔细些,弟子们也好接待”
镇元子道:“他是东土大唐人皇驾下的高僧,道号三藏,如今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清风明月二童笑道:“师父您说笑,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师父您是道家玄门大仙,与佛门中人有什么交情?再说一个*凡胎的和尚,怎配与师父您这般的高人相交?”
镇元子道:“你们两个哪里知道,那和尚非是寻常凡僧,乃是西方释迦牟尼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几百年前的盂兰盆会之上,我与他在会上相识,他曾亲手向我献茶正所谓来而不往非为礼也,人家佛子敬我,我自然也要以礼相还你等切记,届时不可怠慢了他”
“师父,弟子知道了”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镇元子随后又不放心的咛嘱道:“你们两个记好了,我那果子有数,只许给他两个吃,便算是还了他的人情,且不可多费”
清风道:“师父您放心,果熟开园时,大家一共才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上,弟子晓得仙果珍贵,绝不敢多费”
镇元子又道:“那唐三藏虽然是故人且为人忠厚,不会让你们为难,可他门下的几个徒弟却不是什么等闲良善之辈,你们在向唐三藏赠果之时需要避过他门下的耳目,省得被他那帮徒弟们看到,眼红心热,多生事端”
“师父您但请放心,弟子定当遵命行事”清风明月躬身领命
叮嘱已毕,镇元子这才率众弟子飞升天界,直奔玉清天弥罗宫而去而清风明月两童子则谨遵师命,在家好生看守门户,安心等待唐僧一行人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