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国攻打巴蜀两地的军队全军覆没,十几万军队都蹲在大秦国牢狱中吃牢饭,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各国尽皆哗然。
大楚国第一个不信,他们怎么也不信自己的军队会如此窝囊,大楚国的勇士宁可战死也不会忍辱偷生,即便战败,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俘虏。
不过当他们尝试着联系寻找自己的军队时,却发现,所有的军队都消失不见,紧接着,大秦国将那些军队所有将领的腰牌印信军旗还了回去,大楚国不得不相信,自己的军队的确落入了大秦国手中。
项羽气得咬牙切齿。自己半点好处都没捞到,却在全天下面前狠狠的丢了一次脸,而且,这么多俘虏落在大秦国手中,就好像授人以柄,大楚国处处都得受制于大秦国。
不过,项羽不是寻常人物,十几万俘虏落在大秦国,他不但不退兵罢战与大秦国修好,反而调兵遣将御驾亲征,将王都和周围州郡的精锐抽调一空,两百万楚军随同大量巫师跨过大江向北而去。
原本大楚国只是小打小闹,转点小便宜,可是项羽承受不了这种失败,恼羞成怒之下孤注一掷,与大秦国彻底开战。项羽笃定,大秦国如今在秦魏战场投入了六十万兵力,国内必然十分空虚,自己两百万大军压过去,绝对是一路碾压的打到咸阳,迫得嬴战投降求和,如此一来,自己挣回了面子,俘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项羽的想法是好的。他没有高估自己,但是他低估了对手。
大秦国多年来虽然没有征战,可是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相反,大秦国一直在厉兵秣马,培养军队,在军队的投入上绝对是各国总和的数倍,单是一样灵级五谷就是各国无法比拟的东西。
丹药一样的伙食。地狱般的训练,再加上众多名将的统帅和管理,多年下来。大秦国的军队不说猛锐盖世,至少也是举世无双。而且,嬴战一直都是将一统天下作为大秦国的目标,大秦队的数量绝不仅仅是为了守土。更不仅仅是为了开疆。所以,在军队数量上,大秦国始终是以平定天下来维持的。
当初平定义渠国,所有的义渠精壮尽皆被打散重编,纳入大秦国麾下。收服沙州。沙州各族的武装也被打散重编,归入大秦队,接收的这两州军队便有五十万,而且这些异族人人弓马娴熟,又好勇斗狠,募兵十分简单便利,大秦队待遇之高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这些民风剽悍的异族。谁家孩子被挑选入伍。必然大摆筵席庆祝,喜庆程度犹在娶妻添丁之上。募兵之后,义渠和沙州又为大秦国提供了三百万精锐,而且个个都是弓马娴熟的骑兵。
吞并巴蜀时,嬴战将那些土著的精壮吸收入大秦队中,这些土著茹毛饮血不假。单是不可否认,他们的身体素质先天上就要强于中原人。而且是强了数倍,若论起好勇斗狠。即便民风剽悍的义渠和沙州也拍马不及。单兵素质强悍,又充满斗志,而且这些土著都将大秦国当成神明来膜拜,忠诚度也无可挑剔,这绝对是最完美的新兵。当然,仅仅是新兵。
这些土著对于从军的热情也是难以想象的高,毕竟他们过得都是衣不蔽体的生活,狩猎的工具也都是粗木棒子兽骨石块,看到大秦国士兵那整齐的盔甲,明亮的刀剑,一个个都是满眼的小星星,当得知只要从军就能得到这些盔甲兵器,一个个都嗷嗷叫争着抢着要去当兵,就连那些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头子也都哭着喊着要当兵,更别提那些年轻的土著了。…,
得知嬴战将南路大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李信痛哭着跪倒下去,哽咽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正因为李信有着伐楚失败的污点,所以,在论到南路大军的统帅时,知道这一节的人必然会先排除李信,这并不是能力与否,而是与战绩有关。就连李信自己都不认为自己能被委以重任。可是,嬴战偏偏就把这个重担放到了李信肩上,别的什么都不说,单是这一份信任,便足以令李信剖心沥胆。
始终跟随在嬴战身旁的郭嘉暗暗点了点头,心中嘀咕着:君上的心思真是迥异与常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截然相反。李信有过伐楚失败的战绩,但正因为这个败绩,李信在再度伐楚的时候,必然会千思百虑,反复斟酌,正因为曾经失败过,所以,他会更加谨慎,也更加渴求胜利。其他将领在这个位置上,充其量只是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而李信在这个位置上,必然会绽放出双倍甚至更多的能力,因为,他无路可退,他输不起。
嬴战没有把郭嘉带上,因为郭嘉并不仅仅是一个谋士那么简单,他手中还掌握着一支情报组织,必须在咸阳掌握全局。而贾诩周瑜等人都在王翦麾下效力,嬴战能用的就只有驻守在巴蜀的法正、诸葛亮、庞统等人。
这些蜀将迅速汇集,连带的还有一百万巴蜀军、五十万义渠和沙州的军队,再加上嬴战从咸阳带来的五十万军队,合起来一共三百万。
大秦国的反应速度出乎全天下的意料。谁都没想到,和韩魏的战争根本不是大秦国的极限,大秦国还能调出两百万大军,而这,依然不是大秦国的极限。
只希望项羽能够在这一场王对王的战争中击败嬴战,逼迫大秦国亮出底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