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全面发起攻击
杨国华经营公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为了满足自己征服的欲望,当科航集团的前面还站着对手时,杨国华就不会停止这种无休止的征服欲望。
击败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这种满足感对杨国华来说无疑是最刺激的。
连续几次的失利,让索尼公司元气大伤。索尼的股价在这半年时间下跌了35%,科航集团也趁机在股市中大量吸纳索尼公司的股票。
在杨国华看来,索尼公司就算有富士财阀的扶持也蹦跶不了多久,只要科航集团盯住它不放,估计用不了多久,索尼就会沦为科航的加工厂,杨国华剩下要做的就是把索尼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拔掉。
在杨国华的计划中,完成对索尼的收购,增大科航在亚洲的版图是必须进行的。
以科航现在的规模,要想成为IT界的巨无霸还有不少路要走,索尼公司他志在必得,也只有完成对索尼公司的收购,杨国华在亚洲的战略才能更好的实现。
索尼公司是亚洲排名第三的IT企业,历史文化底蕴雄厚,在技术上更不是科航这个新生代能比肩的,如果不是有杨国华的指点,想要击垮索尼公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经历了经济泡沫之后,索尼的实力大幅度下降,索尼公司最大的失利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经营策略,索尼妄想与东方世纪集团在票房上一争高下,这简直就是找死。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一共砸出了18亿美元,这18亿美元丢进江里连个泡都不冒。东方世纪集团这些年在票房上一路高歌,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则是一路下滑,两个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
数码相机的失败,最终导致了索尼公司的崩盘,如果不是富士银行注入一笔资金,索尼公司绝对挺不过今年夏天。
日本人一向自大,认为他们的企业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狂妄自大,他们没有吸收三年前的教训,盲目投资,最终导致失败。
日本人骄傲的资本是他们认为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对于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国来说,他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技术。
液晶笔记本、OP随身听、数码相机……科航集团用事实告诉日本人,他们并没有什么值得自傲的。
日本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赖以为傲的技术既然被邻居超越了,带给他们的震惊可想而知!
在世界十大IT企业之中,杨国华旗下的公司独占五家,科航、思科、戴尔、雅虎、SUN。
沃达丰、电子数据公司、华硕、联想集团等企业俱都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杨国华几乎占据了IT界的半壁江山。
这些IT企业中,科航集团排名第一,戴尔公司排名第二,思科系统排在第三位。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雅虎,雅虎的市值是152.6亿美元,市盈率是一百三十二倍,在科技股中排名第一。
杨国华经过这些年的暗中收购,手中持有索尼公司的42.3%,入主索尼董事局还差7.7%以上的股份,是索尼公司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股东。
井上家族持有索尼公司3.6%的股份,三井财团持有19.8%,富士财阀持有8.4%,其他小股东占有5%。
由于井上樱田的下台,索尼的社长由富士财阀的久木太郎担任。
日本公司相互持股,为的就是防止国内的资产流入外国人手中,日本人对内各自为政,对外是团结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外国财团很难在日本立足的原因。
杨国华想要把索尼占为己有,将会面对来自日本财阀的抵制和攻击。
索尼公司背后的势力是三井财阀和富士财阀,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索尼落入杨国华的手中。
日本六大财阀也许在一般人眼中不可侵犯,可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几个跳梁小丑而已!
美国人都能把日本人制得服服帖帖的,就看得出日本人是外强中干而已!
日本人在对待外来势力,他们拧成一团,而在国内,他们各自为主,相互攻击,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做老大!
在杨国华的眼中,日本财阀拧成一团只是表面的,商人重利,就算是日本商人也不例外。
他们共同抵制外来势力,是因为他们不想别人插足他们的地盘,归根结底,他们的团结是建立在利益之上。
杨国华几年前曾经与三井财团交过手,在他狙击三井财团的过程中,其余的几家财团都没有一个出手,眼睁睁的看着三井财阀被*,他们巴不得三井被杨国华打残。
从这就可以看出,如果不碰触到他们的共同利益时,日本财阀只是一盘散沙而已。
杨国华的狙击计划就是从内部分化他们,各个击破。
在杨国华的授意下,在7月8日,科航集团的副总裁陈冰出访日立集团,并与其商谈有关共同研制液体冷却笔记本电脑的合作事宜。
日立是富士财阀控股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总资产是13500亿日元,是日本最大的IT企业。
杨国华想通过与日立的合作,把三井财团孤立起来,索尼公司是三井财团控股的企业,富士注资索尼公司,无非是两个财团交换利益的结果。
杨国华收购索尼公司,无疑会碰触到三井财团的底线,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为脸面,三井财团都不会轻易交出索尼的经营权。
作为日本的六大财阀之一,三井财团绝对会奋起反击,富士财团是三井财团的同盟军,杨国华必须在两家财团联合之前把他们分化,这样对付三井财团就容易多了。
7月中旬,杨国华下令新天地基金狙击三井财团的上市公司,包括三井物产、索尼、东芝、丰田、东丽等上市公司。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索尼公司的股价下跌了8.4%,东芝公司的股价下跌4.9%,三井物产的股价下跌3.6%………
在这一次战役中,新天地基金显示了强大的攻击力,三井财阀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股市中蒸发了将近2000亿日元的财富。
随着新天地基金的发展壮大,在股市中根本无人能与新天地基金科航,这次三井财团用了将近100亿美元才稳定了股价。
三井家族的家主三井佐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曲线图,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发现及时,这次三井财团损失的恐怕就不止2000亿日元。
“武田雄八郎,你马上给我去调查时谁在狙击我们的上市公司,有情况立即赶回来向我汇报。”三井佐田厉声说道!
“是,佐田先生!”
杨国华浏览着新天地基金发过来的传真报告,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次狙击的成绩不错,起码硬生生在三井财团身上刮了一下肉。
杨国华除了收购索尼公司,还看上了三井的樱花银行和丰田汽车。
在90年代初期,三井银行和太阳神户银行合并组成樱花银行。经过几年的发展,樱花银行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杨国华要想击垮三井财团,首先就要斩断他的资金来源—樱花银行。失去樱花银行的支持,三井财团就是头无牙的老虎。
在三井财团旗下的产业中,樱花银行的资产比重占三井财团的五分之一,三井财团这么快摆脱经济泡沫的影响,离不开樱花银行的强有力支持。
在三井佐田追查是谁在背后狙击三井财团时,杨国华发动了第二波攻击。
在杨国华的授意下,宏达集团向三井物产正式宣战。
7月10日,东京市市南区的一块地皮招标,三井物产本来对这块地皮志在必得,可他们没想到,宏达集团竟在这次投标中出手。最后被宏达集团以580亿日元标得。
随着三井物产在招标中失利,三井物产的股票在当天下跌了2.3%,宏达集团成为这次招标的最大赢家。
7月13日,红丰集团宣布斥资15亿美元收购三井旗下的新王子造纸公司。
新王子制纸是日本四大造纸企业之一,总资产是1150亿日元,在亚洲排名第三。在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均设有分公司和制浆工厂。
三井佐田气得大发雷霆,从来只有日本人收购华人的公司,什么时候轮到华人收购日本人的公司,这对他们三井家族简直就是侮辱。
红丰集团的收购提议遭到了新王子制纸高层的拒绝。
联想这段时间三井财团遭遇的狙击,三井佐田认为狙击上市公司的有可能是华国人。
杨国华早就料到日本人会抵制华人收购日本企业,像三井这种传承了数百年的老牌家族,是不会允许家族企业落入中国人手中的。
不过杨国华并不打算就此罢手,他授意红丰收购新王子制纸,不过是试探性的进攻而已。
等他把三井的左膀右臂全都斩断之后,他倒要看看日本人拿什么来抵挡他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