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风暴来临
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
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
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
,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中国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泰国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
5月份,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在攻击英镑墨西哥比索后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袭击泰铢。面对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鉴于其攻势凌厉,泰铢猛跌,泰国央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泰国央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5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铢;第二步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索罗斯;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
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的帮助下,泰国击败了于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
这次泰国政府虽然联合参加援助的邻国成功击退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但却元气大伤,一些隐患逐渐暴露出来,泰国国内的经济已经有动荡的迹象,然而,参加援助的国家见打败了这些金融大鳄,鼓吹这些国际投资客不堪一击,沾沾自喜。
经过第一次狙击失败之后,索罗斯反而更有信心了,他看到了东南亚各国的一个非常严重的漏洞,这些国家的对策不外乎利用国家外汇储备来吸纳扶持泰铢,可他们到底有多少外汇可以支持他们的本国的货币呢?泰国也好,马来西亚等国也好,他们的外汇储备其实并不多,泰国不过是3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除了这个办法之外,这些国家的另一招就是提高利率,提高投机客借贷泰铢以沽售泰铢的成本,以阻止他们抛售泰铢。
打仗的时候,不但要会攻,也得要会守。沽出泰铢是攻,目的是将泰铢击垮。然后才有斩获。以25泰铢兑1美元的价格抛售泰铢换取美元,倘若攻击泰铢成功,泰铢猛跌到30泰铢兑1美元时,再将手上的美元买回泰铢,便有毛利5泰铢,毛收益率为20%;倘若攻击泰铢不成,泰铢不跌,投机客便要输钱,也许在汇率和利息两方面都输。因此在进攻的同时,也要部署好防卫工作,这在金融市场上称为对冲或冲险。
可以作为冲险工具的一般上有远期外汇、外汇期权和货币掉期三种,其中又以远期外汇最为发达最为好用,特别是远期外汇里的外汇掉期这个产品。
欲抛售泰铢,除非自己已有泰铢,可向银行借来泰铢,付一定的利息。这样做其实就是用美元买入泰铢现货(即以美元兑成泰铢),只是买了泰铢而美元未付;为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卖出泰铢(即以泰铢兑成美元)的远期合约。这样做,实际上是以现货合约掉换成远期合约,在外汇市场也叫做外汇掉期。这种外汇掉期不外是同时买入现货合约卖出远期合约,便是同时卖出现货合约买入远期合约二种。投机客狙击亚洲货币。都以这种外汇掉期为工具。
投机客利用外汇掉期攻击一国货币,可使该国币值暴跌,除非该国实力雄厚。币值下滑自然也会波及股市。然而投机客还耍出一绝招,目的是迫使股市暴跌。
投机客自然不愿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这是他们经过仔细策划才杀出的高明一招。这一绝招是,同时在两个不同市场进行,一是在外汇市场沽售某国货币,二是在期货市场沽售该国期货指数。这就是国际游资狙击一国货币通常用的手段。
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措手不及,损失了5亿美元。
6月初,索罗斯重振旗鼓,量子基金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并再次向苏媛媛提出借款,这一次,苏媛媛没有向索罗斯再次提供50亿美元低息借款。
而在另一边,杨国华通过几年前安插的棋子向泰国政府无息贷款200亿美元。
杨国华之所以暗中贷款给泰国政府,就是让索罗斯等国际游资再次铩羽而归,在两次对弈中,新天地基金赚取了十数亿美元,这些钱都是那些国际游资和泰国政府身上赚取的。
有杨国华的间接暗中支持,索罗斯这次不但没有击败泰铢,反而被咬了一口,损失高达10多亿美元。
不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损失,就连国际金融炒家也在这次进攻中损失不小。
泰国政府这次保卫战中虽然胜利了,但损失也是很惨,如果不是获得外资银行借贷的200亿美元,恐怕泰铢央行已经崩溃。
可就算是现在赢了,形势也不容乐观了。泰国政府从美国政府借贷来的150亿美元和外资银行借贷来的200亿美元。再加上外汇储备的300多亿美元,也即是说,泰国央行为了维持泰铢的汇率,总共动用了超过700亿美元的资金。
对此,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继续筹集资金
,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帅印,泰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菲律宾成了受害者,比索汇率开始大幅起落。
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
6月底,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其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盖下的各种弊端一一暴露出来。为了稳定军心,6
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
索罗斯等投机商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泰国上下一片混乱,只有区区数十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央行历经短暂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投机者肆无忌惮地疯狂抛售泰铢,泰国央行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华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华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华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华国的主席站在讲台上发表了讲话。而在中南海的那位老人终于得偿心愿,他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7月2日,为了保持汇率稳定,泰国中央银行消耗了该国几乎所有的外汇储备,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在手忙脚乱之中宣布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多年形成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瞬间破灭,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顿时一泻千里,处于无人救助、无人敢救的悲惨境地,并创出泰铢对美元32.5:1的黑色纪录,货币风暴终于在一夜之间爆发了。
猛烈的金融风暴把泰国一下子砸到了谷底。而在此以前,泰国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形象令人神驰目晕。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个小业主说:“好像我们挺有钱,以至于每个人都着手准备去买奔驰。
“他们热衷于海滨别墅,瑞士欧米茄、法国XO、德国奔驰、日本松下。像美国人一样,他们每年也潇洒地安排去欧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当你在曼谷郊外碰见一个乡下主妇,甚至街头叫卖的小贩,说不定就是股票大军的一员。”
“钱来得太容易了”,那时候,他们会以这么一种调侃的语气说正准备去欧洲旅行。可是现在,泰国人目瞪口呆地瞧着索罗斯之流从他们手里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一切;家庭轿车被警察拖走、失业开始困自己、浪漫的欧洲之旅只好取消,孩子也只好转到便宜的公立学校……
泰国一银行行长差旺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瞧着索罗斯这流氓强盗剥夺我们曾经拥有的财富,我们只想说,你不就是要钱吗?”
对所有的泰国人来说,他们过去曾拥有一大笔财富瞬间化为乌有,萨马特电讯公司总裁查奴瓦斯特说:“曼谷人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荣华,汽车刚下生产线,房子新刷的油漆还没有干。但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
一个为吃饭而忧的时代,一个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已不可避免,但曾经沧海的感觉,让他们仍沉浸在富有的回味中。在曼谷市中心的广场里,有小贩在声嘶力竭地叫着出租衣服,“你可以租到任何东西,私立大学的学生们为了保持体面,几乎从头到脚都租。”
小贩说他的生意还挺火的,礼拜天的商场里,依然人头攒动,唯一不同是:囊中已羞涩。只能闲逛。就像许许多多的北京老人遛鸟一样。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豪,也只能傻看着自己50%甚至更多的财产无影无踪而去
。
曼谷奇异的风光依然那么美丽动人,吉隆坡的高楼大厦依然那么鳞次栉比;可是,曾经的富有与现在的贫穷的鸿沟却是那么遥不可及。
在这次泰铢狙击中,获利最多的无疑使新天地基金,在索罗斯等国际炒家和泰国政府厮杀的时候,新天地基金隐藏在暗中左右逢源,坐收渔人之利。
在这次狙击中,新天地基金斩获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而华美风险投资斩获了二十多亿美元,百盛投资公司的收获也不少,将近十二亿美元的收入是这次狙击所得。
现在只是开始而已,据杨国华融合的记忆中,东南亚金融风暴一直持续到99年才结束。
泰铢暴跌之后,随即而来的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金融市场也开始剧烈动荡,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新加坡元、甚至连经济闭塞的缅甸货币也纷纷走软下滑。
自7月
初以来,惊恐万状的印尼人民竞相购入美元,印尼盾汇率开始大幅下跌,其降幅已连破历史纪录。从年初到7月5日,印尼盾对美元已贬值18%左右,远远超出了政府一厢请愿所制定的每年5%-6%
的指标,贬值幅度之大,在东南亚仅次于泰国。受汇率影响,雅加达证券市场的股票综合指数也一降再降。印尼盾贬值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制造业成本大增,
导致包括汽车、计算机在内的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建筑材料涨价,主要日常必需品价格也上涨了5%至13%。通货膨胀率从预计的6%以下升至8%以上。由于印尼盾剧烈贬值,各公司外部债务一夜之间剧增l00%,导致已超过1100亿美元的印尼外债进一步攀升。
今年1月,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曾经公布去年的外汇交易数字。去年全年马币对美元的总交易量为12146亿零吉,其中超过75%是外汇掉期交易,且交易最活跃的时期为七月。外汇掉期交易的投机性极强,为了阻止外汇掉期被利用来攻击马币而又不影响对外汇掉期的正常需要,马来西亚央行于去年八月通知所有银行:凡外汇掉期额超过200万零吉的交易都必须向央行申请批准。然而这项通令下达以后,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战的全面失守
。就像一个瘾君子,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们四下出动,寻找可捕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
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
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
美元兑换比价一低再低。
邻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货币。唇亡齿寒,
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已纷纷放弃了扞卫行动,开
始屈服,一副任打不还手的样子。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横行一时。
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潭之中,就连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也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
国际投机商咄咄逼人的气焰已使得国际社会对集体应付货币危机的认识正在加深。
7月25日,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特区、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局高层代表在上海开会,会议结束后发出的声明表示,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亚太各国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研究,对有关国家提供新援助的措施协助成员国在必要时进行经济调整,这个消息对东南亚各国来说,至少让他们觉得在自己与国际货币炒家进行殊死搏斗时不再显得那么孤单。
8月5日,危机重重的泰国,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8月7日,为拯救资金短缺的泰国,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持,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行长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承诺分担为泰国提供总共160亿美元(后增至167亿美元)的融资款计划,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都各自承诺向泰国借出10亿美元的贷款。8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宣布给予泰国总值33亿美元的临时贷款,以协助它渡过难关。
就在东南亚各国四处求援、积极谋划之时,国际投机商却销声匿迹,突然不再攻击。
8月11日,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暂时回稳,东南亚各国人们均大大喘了口气:好了,风暴终于过去了!
就像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平静的外表下孕育着一片杀机,东邻各国显然欢乐还
为时过早,新一轮的‘狂风暴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宁静仅仅持续了几天;东邻各国还没来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迹。8月12,又一轮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势瞬间而至。这一次,却把东盟成员文莱也拉下了水。至此,索罗斯一副得势不饶人的架势,剩勇追穷寇,再度集中火力扫荡东南亚
。
8月13,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扯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金管局提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杨国华并不急着出手,这个时候出手狙击索罗斯是得不偿失的,索罗斯这次狙击港元不过是试探性的攻击,第一波攻击将会在10月,届时以索罗斯为首等国际金融炒家将会登陆香港。对港元发动第一次狙击。
香港的民众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此罢休,双方的血腥搏斗终不可避免。香港当局更是未雨绸缪,政策、舆论攻势双管齐下,提醒国际金融炒家不要轻举妄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汇率制的稳定。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新天地基金是这次亚洲货币狙击战的最大炒家,在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五个国家,新天地基金动用的炒作资金高达1500亿美元,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撕毁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