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蚁贼 > 通史篇 1337-1353
    1,1337年。(三五中文网

    www.35zww.com)

    正月,广东增城县民朱光卿起义,石昆山、钟大明等率众响应,建大金国,建元赤符。四月,惠州归善民聂秀卿、谭景山等造军器,拜戴甲为定光佛,与朱光卿联兵反元。七月,起义失败,朱光卿、石昆山、钟大明等人被捕。

    二月,陈州人棒胡(闰儿)利用宗教组织群众起义。胡山花及陈州人棒张、开州人辘轴李等人也起兵响应,被河南行省左丞庆童镇压。

    四月,四川合州大足县民韩法师起义,自称南朝赵王。

    2,1338年。

    四月,河南执棒胡至京师,诛之。

    四月,帝薄暮至八里塘,雨雹,大如拳,其状有小儿、瑰玦、狮、象、鱼卵之形。

    六月,袁州僧彭莹玉、周子旺聚众五千人起义,周子旺称周王,立年号,起义失败,周子旺牺牲,彭莹玉逃亡淮西。

    六月,漳州路南胜县民李志甫,聚众围漳州城,守将绰斯戬与战,失利。贼转掠龙溪,县民萧景茂结乡兵拒之,战败,被执。

    时贼势益盛,诏江浙平章拜布哈发闽、浙、江西、广东四省兵讨之,不克。

    3,1339年。

    四月,申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军器、弓矢之禁。

    四月,镇江丹阳县雨红雾,草木叶及行人衣裳皆濡成红色。

    十月,禁倡优盛服,许男子裹青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

    3,1340年。

    伯颜被贬往南恩州,半路病死。

    三月,漳州义士陈君用,袭杀反贼李志甫,授君用同知漳州路总管府事。

    五月,禁民间藏军器。

    六月,诏废文宗庙主,迁太皇太后鸿吉哩氏于东安州安置,放太子燕帖古思于高丽。未几,太后崩于东安州,燕帖古思于中道遇害。

    七月,禁色目人勿妻其叔母。

    十月,马札儿台辞右丞相职,仍为太师。以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宗正札鲁忽赤铁木儿不花为中书左丞相。

    是岁,立奇氏为第二皇后。

    3,1341年。

    三月,给还帖木儿不花宣让王印,镇淮西。

    四月,道州人蒋丙等起义,破江华县,掠明远县。彰德有赤风自西北起,昼晦如夜。

    五月,改封徽州土神汪华为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

    六月,扬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涌溢,溺死一千六百余人。

    十一月,道州何仁甫等人起义。土贼蒋丙等与之合,攻破江华等州县,溪洞猺二百馀寨亦相率入边抄掠。

    十二月,云南车里寒赛等人起义。山东、燕南,强盗纵横,至三百馀处,选官捕之。

    十二月,复立司禋监,加封真定路滹沱河神为昭佑灵源侯。

    4,1342年。

    脱脱右丞相。

    正月,脱脱开京师金口河,深五十尺,广一百五十尺,役夫一十万。大同饥,人相食,运京师粮赈之。

    四月,金口河工毕,启闸放水,湍急少壅,船不可行。而开挑之际,毁民庐舍、坟茔,夫丁死伤甚众,费用不赀,卒以无功。

    六月,济南山崩,水涌。

    七月,惠州路罗浮山崩。庆远路莫八聚众起义,攻陷南丹、左右两江等处,命脱脱赤颜讨平之。立司狱司于上都,比大都兵马司。

    七月,教皇伯涅的克十二世使节马利诺里来中国,抵达上都,贡异马,长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身纯黑,后二蹄皆白。

    九月,大都人民反抗活动四起,京城强贼四起。

    九月,诏遣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巩卜班领河南、江浙、湖广诸军讨道州贼,平之,复平嵠峒堡寨二百余处。

    是岁,杭州大火,烧官廨民庐几尽。

    5,1343年。

    二月,辽阳吾者野人起义。

    六月,回回刺里五百余人渡河,攻解、吉、隰等州。

    七月,修大都城。

    八月,四川上蓬反元起义。

    山东起义军焚掠兖州。

    九月,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巩卜班擒道州、贺州徭贼首唐大二、蒋仁五至京,诛之。其党蒋丙自号顺天王,攻破连、桂二州。

    十二月,卫辉、冀宁、忻州大饥,人相食。

    6,1344年。

    正月,河决曹州,雇夫万五千八百修筑之。又决汴梁。

    三月,特授八秃麻朵儿只征东行省左丞相,嗣高丽国王。

    五月,右丞相脱脱辞职,以阿鲁图为中书右丞相。

    五月,大霖雨,黄河溢,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金堤,曹、濮、济、兗皆被灾。民老弱昏垫,壮者流离四方。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将坏两漕司盐场,省臣以闻。朝廷患之,遣使体量,仍督大臣访求治河方略。

    七月,濒海盐徒郭火你赤起义。

    八月,山东霖雨,民饥相食,赈之。

    八月,郭火你赤上太行,由陵川入壶关,至广平,杀兵马指挥,复还益都。

    九月,命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提调都水监。

    十一月,以各郡县民饥,不许抑配食盐,禁内外官民宴会不得用珠花。保定路饥,以钞八万锭、粮万石赈之。河南民饥,禁酒。

    7,1345年。

    三月,东平路及徐州路大饥,人相食。

    四月,募富户出米五十石以上者,旌以义士之号。

    五月,诏以军士所掠云南子女千一百人放还乡里,仍给其行粮,不愿归者听。

    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庐舍殆尽。

    十月,以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为御史大夫。故事,台端非国姓不以授,惟一固辞,诏特赐蒙古氏,而改其名曰太平。

    8,1346年。

    别尔怯不花左丞相。

    三月,京畿和山东地区反抗蜂起。

    三月,盗扼李开务之闸河,劫商旅船。骑贼不过四十人,劫船三百艘而莫能捕。

    四月,辽阳为捕海东青烦扰,吾者野人和水达达赵义,万户买住等讨吾者野人遇害。

    五月,盗窃太庙神主。

    六月,汀州连城县民罗天麟、陈积万起义,陷长汀县,福建元帅府经历真宝、万户廉和尚等讨之。

    六月,思可法在云南反,侵夺路甸,命亦秃浑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讨之。

    七月,以辽阳吾者野人等未靖,命太保伯撒里为辽阳行省左丞相镇之。

    八月,命江浙行省右丞忽都不花、江西行省右丞秃鲁统军合讨罗天麟。

    十月,汀州贼徒罗德用杀用天麟、陈积万,以首级送官,馀党悉平。

    闰十月,靖州傜民吴天保反,领靖州等地苗、瑶、侗各族人民起事,攻克黔阳。诏湖广省臣及湖南宣慰元帅完者帖木兒讨之,俘斩数百级,徭贼败走。

    十二月,山东、河南盗起,遣左、右阿速卫指挥不儿国等讨之。

    9,1347年。

    朵儿只右丞相,贺惟一左丞相。

    二月,河南、山东农民起义发展到济宁、滕、邳、徐州等处。

    二月,吴天保进攻沅州。

    二月,以宦者伯帖木儿为司徒。

    三月,云南王孛罗来献思可法之捷。

    三月,集庆花山贼毕四等三十六人起事,镇南王孛罗不花官军万数,不能进讨,反为所败,后假手盐徒成功。

    四月,临清、广平、滦河、通州等地农民起义。

    五月,吴天保克武冈,遣湖广行省右丞沙班统军镇压。

    六月,诏免太师马札儿台官,安置西宁州,其子脱脱请与父俱行。

    七月,吴天保复攻沅州,连克溆浦、辰溪二县,所在焚掠无遣。徙马札儿台于甘肃,以别儿怯不花之谮也。

    九月,八邻部落的哈刺那海、秃鲁和伯起义,切断岭北驿道。

    九月,吴天保二次攻占武冈,波及宝庆府,沙班兵败被杀。

    十月,西番人民起义二百余处,陷哈剌火州,劫供御蒲萄酒,杀使臣。

    是月,徭贼吴天保复寇沅州,州兵击走之。

    十一月,沿江盗起,剽掠无忌,有司莫能禁。

    十一月,吴天保三克武冈,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苟尔领兵讨之,继陷靖州,命威顺王宽彻不花、镇南王孛罗不花,以及湖广、江西二行省,合兵进讨。

    十一月,拨山东地土十六万二千余顷属大承天护圣寺。

    十一月,命中书平章政事太平为左丞相。

    十一月,命河南、山东都府发兵讨湖广洞蛮。

    十一月,马札儿台薨,召脱脱还京师。

    十二月,以中书左丞相朵儿只为右丞相。

    十二月,河南盗贼出入无常,分拨达达军与杨州旧军于河南水陆关隘戍守,东至徐、邳,北至夹马营,遇贼掩捕。

    十二月,卫辉路天鼓鸣。

    10,1348年。

    正月,命湖广行省右丞秃赤、湖南宣慰都元帅完者帖木儿讨莫磐洞诸蛮,斩首数百级,其余二十余洞,缚其洞首杨鹿五赴京师。

    二月,诏济宁郓城立行都水监,以贾鲁为都水。

    三月,辽东锁火奴起义,自称大金子孙,水达达路脱脱禾孙唐兀火鲁火孙讨擒之。

    三月,福建盗起,地远,难于讨捕,诏汀、漳二州立分元帅府辖之。

    三月,湖广行省遣使献石壁洞蛮捷。

    三月,吴天保四攻沅州,不克。

    四月,命脱脱为太傅。湖广章伯颜引兵捕土寇莫万五、蛮雷等,已而广西峒贼乘隙入寇,伯颜退走。

    五月,大霖雨,京城崩。

    海宁州沭阳县等地农民发动起义。

    六月,升徐州为总管府,以邳、宿、滕、峄四州隶之。

    十月,广西蛮掠道州。

    十一月,徭贼吴天保率众六万掠全州。

    十一月,台州方国珍为乱,聚众海上,命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朵儿只班讨之。

    是岁,诏赐高年帛,设分元帅府于沂州,以买列的为元帅,备山东寇。

    11,1349年。

    脱脱右丞相。

    黄河决口,贾鲁做都水监,设法应付。

    正月,徭族起义军攻陷道州。

    正月,立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专治河患。

    正月,广西猺贼复陷道州,万户郑均击走之。

    三月,黄河北溃。

    三月,陈州君用曰:公昔困于彭城,南趋濠,使敦公闭壁不相纳,死矣。得濠而据其土,更欲害之,背德不祥。且郭公易与耳,其别部在滁者,兵势重,可虑也。君用闻之,心颇恐,待子兴稍以礼,子兴乃得间将万人至滁州,阅元璋所部兵三万馀,号令严明,军容整肃,乃大悦。

    八月,金山人民起义。

    八月,命不花帖木儿袭封文济王。

    八月,车驾还自上都。

    八月,资政院使脱火赤以兵复江州路。

    八月,以四川行省平章政事玉枢虎儿吐华、右丞完者不花守镇中兴路。

    八月,左迁平章政事咬住为淮西元帅,供给乌撒军,进讨蕲、黄。

    八月,建皇太子鹿顶殿于圣安殿西。

    十月,以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买住丁升本省右丞,提调明年海运。

    十月,广西元帅甄崇福复道州,诛贼将周伯颜。

    十月,从帖里帖木儿、左答纳失里之请,授方国珍徽州路治中,国璋广德路治中,国瑛信州路治中,督遣之任,国珍疑惧,不受命。仍拥船千艘据海道,阻绝粮运,复遣江浙右丞阿尔珲锡等率兵讨之。

    先是江浙左丞帖里帖木儿议招抚,浙东元帅府都事刘基持不可,曰:国珍首乱,赦之无以惩后。

    左丞称善,进基行省都事,闻之朝。而国珍使人浮海至京,贿用事者,许国珍官,听其降。坐其擅持威福,夺职羁管绍兴,并罢左丞帖里帖木儿。国珍遂不可制。

    基,青田人,初举进士,揭傒斯深爱重之,曰:子,魏元成流也。

    尝入行省幕府,与其长抗议不合,投劾去。寻补浙江儒学副提举,上言御史失职数事,受台抨归,至是又被谪,遂放浪山水间。

    十月,立水军都万户府于昆山州,以浙东宣慰使纳麟哈剌为正万户,宣慰使董搏霄为副万户。

    十月,郭子兴居滁再阅月,惑于谗言,悉夺朱元璋兵;又欲收李善长置麾下,善长涕泣自诉,不肯从。

    自是征讨之权,元璋皆不得与,且日疏远,而事之愈恭。既而官军围滁,有谮元璋战不力者,子兴信之,即令其人与元璋俱出战;其人出未十步,即被矢反走,元璋直前奋击,众皆披靡,徐还,了无所伤,子兴颇内愧。时诸将各有所献,元璋所至禁剽掠,即有获,以分下,无所献,子兴不悦。元璋妻马氏知其意,悉所有遗子兴妻张氏,张氏喜,由是疑衅渐释。

    十一月,江西右丞火你赤以兵平富州、临江,遂引兵复瑞州。

    十一月,立义兵千户、水军千户所于江西,事平,愿还为民者听。

    十二月,京城天无云而雷鸣,少顷,有火见于东南。

    十二月,淮庆路及河南府西北有声如击鼓者数四,已而雷声震地。

    十二月,西宁王牙罕沙镇四川,还沙州,赐钞一千锭。

    十二月,大同路疫,死者大半。

    十二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卜颜帖木儿、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及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哈临秃、左丞桑秃失里、西宁王牙罕沙,合军讨徐寿辉于蕲水,败之,寿辉遁走,获其伪官四百余人。

    十二月,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孛罗、四川行省右丞答失八都鲁复均、房等州,诏孛罗等守之,答失八都鲁讨东正阳。

    是岁,徐寿辉部下江西贼帅王善寇闽,官军守罗源县拒之。

    罗源与连江接壤,势将迫连江。宁善乡巡检刘浚妻真定史氏,故相家女也,有才识,谓浚曰:“事急矣,可聚兵以捍一方。”于是尽出奁中物,募壮士百馀,命仲子健将之,浃旬间众至数万。贼寻破罗源,分两道攻福州,浚拒之辰山,三战三捷。俄闻福州陷,众多溃去,浚独率健兵进,遇贼于中麻,突其阵,斩前锋五人。贼兵大至,鏖战三时顷,浚中箭坠马,健下马掖之,俱被获。浚愤,戟手大骂,贼缚浚阶下,先斫手一指,骂弥厉,再斫一指,亦如之,指且尽,斫两腕,次及两足,浚色不变,骂声犹不绝,遂割其喉舌而死。健亦以死拒贼,善义之,舍健,使殓浚尸瘗之。健归,请兵于帅府以复父仇,弗听,健尽散家资,结死士百人,诈为工商、流丐,入贼中,夜半,发火大噪,贼惊扰,自相屠戮,健手斩杀其父者张破四,并擒善及寇首陈伯祥来献,磔之。事闻,赠浚福建行省检校官,授健古田县尹,为浚立祠福州北门外,有司岁时致祭。浚,河南人也。知福宁州王巴延既死,贼时睹其引兵出入。及林德诚起兵讨贼,乃望空呼曰:“王州尹,王州尹,宜率阴兵助我斩贼!”时贼正祠神,睹红衣军来,以为伪帅康将军,亟往迎之,无有也,四面皆青衣官军,贼大败,斩其酋江二蛮,福宁遂平。事闻,赠巴延济宁路总管,追封太原郡侯。

    是夏,蓟州大水。

    是岁,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秋,大旱,溪涧皆涸。

    是冬,彭大之子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君用称永义王。

    是岁,泉州大饥,死者相枕籍,其能行者,皆老幼扶携,就食永春,永春尹卢琦命分诣浮屠及大家使食之,所存活不可胜计。

    是岁,造清宁殿前山子、月宫诸殿宇,以宦官留守也先帖木儿、留守同知也速迭儿及都水少监陈阿木哥等董其役。

    是岁,哈麻及秃鲁帖木儿等阴进西天僧于帝,行房中运气之术,号演揲儿法,又进西番僧善秘密法,帝皆习之。

    是年,元军大举反攻,天完红巾军连遭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