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王德的宫廷马车慢悠悠的离开潼关。大军立kè
忙了起来,交接的交接,收拾的收拾。在一天之后,李世民开始率军朝长安开拔。
“二哥,王公公说的西面扛不住了指的是什么隐患?”反正行军路上也是无聊,李乘风问起了昨天的事情来。
“父皇原本打算先攻取中原之地,所以派我秦王府刘文静和殷开山镇守关中的大散关,防范虎踞西北的薛举。没想到我大唐不去惹他,他倒来先来惹是生非了。”李世民不屑的说道。
“这也很正常呀二哥,你想,甘肃多是一些贫瘠之地,百姓也远不如关中,中原和江南富庶。如今我大唐刚刚开过立朝,他们趁我们立足未稳攻过来,总比咱们在关中彻底站稳脚跟后再打过来要强。”
“恩,我家乘风现在分析的越来越透彻了!”
“嘿,此次堂伯招你入朝,估计是要二哥挂帅征讨薛举了吧。那二哥可不能忘了带上我李乘风啊。”李乘风自然打算紧跟李世民。
“呵呵,一切到了长安再议!”李世民猛蹬一下马肚,率领全军加速前往长安。
李世民仅用了三天便率领所部抵达长安城,随即经过几天准bèi
,长安城开始举行开朝立国大典。李渊全副战甲屹立在长安城头,城下站着万千唐军,其中李家宗室子弟以及各个大臣将领站在最前列,聆听着这个开国者的宣言。
李乘风此时新潮澎湃,内心深处使命感顿时升起。的确,隋末苍穹碎裂,天地间处处硝烟四起,日月都被遮蔽的失去了光芒。这天下的一草一木,这天底下的山河都在寸寸消亡,逐渐灰飞烟灭。大隋已经失去了天下这头雄鹿!这头窜出的雄鹿奔驰在神州大地间,引得群雄争相竞逐,攻战杀伐连年不断。
此时李乘风又想起了在潼关屈突通部下士卒们无奈的眼神,无尽腥风吹干了征人的眼泪,他又想起了在丹阳城郊荒村无辜百姓惨遭宇文一门屠戮,末日烽烟熏痛了老人和孩子的目光。这天下如果继xù
分裂下去,那将势必濒临崩溃。
这对李乘风来说或许也是一定意义上的一场游戏,在这群雄逐鹿的时代,他暗下决心,要把其他“玩家”挨个剔除,最后只留下繁盛太平的大唐。
这一天,唐高祖李渊站在京师长安城头,勉励着诸位臣子和将士。他的身后,站着三个英姿挺拔、铠甲锃亮的年轻人,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众人都在感叹李渊有三个得力的好儿子。
不过没有人注意到在这四人之下的李家子弟中,还有一个叫李乘风的少年,他器宇轩昂,神情坚毅,纯真的目光中隐隐闪耀着一种傲视天下的光芒。他遥望乱云飞渡、阴霾漫卷的天空,神情凝重,若有所思,志向远大……
典礼结束,唐高祖单独召见李世民,李世民在晋见的同时,让李乘风在宫外候等着,他关照李乘风会向父皇介shào
他。李乘风在宫廷外没等多久便被招入宫中。
在跟着一个小太监左绕右绕,在这皇宫走了好久才进入了宫内的议事厅。李乘风在三叩九拜,获得皇帝准许之后才缓缓抬起了头。
坐在正中位置上的是位身穿金色便朝服的男子,肤白如雪,颜容清秀,看上去只是三十来岁的年纪。
但李乘风一眼认出他正是大唐国的九五之尊,李家的最高领袖李渊。不但是因他所坐的位置,更因李世民穿的是官袍,李渊的便朝服打扮反突出他尊崇的地位。李渊精神抖擞,踌躇满志,浓密的眉毛下,眼神仍是明亮、清澈,且流露出一种颇为难以形容,似是对某些美好事物特别憧憬和追求的神色,纵使坐在椅上,他的腰仍是挺直坚定,显得他雄伟的体型更有逼人的气势。
李渊正捧起茶盅呷茶的双手纤长稳定,整个人散发着非凡魁力。唐朝开国之祖,确是气概不凡。李乘风直觉感到他不喜欢摆皇帝的架子。
“哈哈,这就该是我李家在江南的宗室子弟,今年十二卫选试的双甲头名李乘风吧。早就听说了你的事迹,今天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啊,我李家也是有福,居然也出了一个双甲头名,哈哈。”果不其然,李渊抿了一口茶,一脸慈祥的主动攀谈道。
“额,陛下过奖了,小子我不过是运气好了些罢了。”虽然李渊也是自己的远房亲戚,但毕竟年纪在那,德高望重。所以李乘风显得毕恭毕敬,不像与二哥李世民那样随意交谈。
“嗨,这里都是自己家里的亲戚,说起来我是你堂伯,就不要见外了。”
“多谢堂伯。”
“呵呵,现在时间紧迫,我们自己亲戚就不多寒暄了。这次我大唐西线告急,我特招你二哥回来主持西线作战。这薛举武技高强,骁勇善战,原本只是西北当地的一个校尉,假称募兵征讨陇西贼盗,直接占官仓起事,自称是西秦皇帝,向东犯我大唐扶风郡。你二哥已有应对计策,既然你二哥极力推荐你,那你老伯也想看一看你的见解。不知乘风有何应对之法?”
李乘风听出这李渊的意思是打算考一考自己,看看自己的资质,在皇帝面前当然不能太丢份。所以李乘风十分严谨道:“小子得先看一看地图。”
“请!”由李世民引领,三人一同来到了一张大军事图前。地图上双方军队,行军路线,道路,城池,山川,河流勾描精细。很快李乘风便找到了唐军与西秦军的对峙地点。
“请问此次西秦来犯之军有多少人?”李乘风再问道。
“呵呵,薛举号称他西秦军有二十万众,可以直取我大唐长安!”
“堂伯堂哥,我对薛举不是太了解,请问薛举此人如何?”
“此人身居西北又与西域相连,所以颇有胡人的脾性。这薛举是公认的生性凶残,是有名的杀人魔王。无论是和隋军交战还是与我唐军作战,只要他破阵赢得战争胜利,所俘获的士卒必然是悉数被杀,而且他还十分喜欢某些胡人的习俗,将对手的耳鼻割下串成项链,整天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父皇所言极是,我听说在扶风郡,薛举曾多次当着守卫唐军的面屠杀俘虏,并把俘虏的尸体堆成堆,企图震慑我大唐官兵。我李世民定要替阵亡的官兵跟他西秦军好好算一算这笔账。”说到这薛举是如何对待唐军俘虏的,李渊和李世民的双眼同时射出报复性的杀机。
李乘风听后,微微点头,然后用笔在手上写下两字,然后摊开掌心展示在李渊与李世民的面前。
李渊与李世民看了一眼之后,互相对望了一眼,然后仰天大笑道:“我李家果然是人才辈出啊,哈哈!”
因为李乘风手心里写的是“刺杀”二字,而李世民在奏章中也是建议刺杀薛举,两人的意见惊人的一致。
李渊点头道:“竟然与你二哥想到一块去了,说说你行此计策的理由。”
“首先一个君主如果想成就一番大事,首先要在军民之中立威,要让大多数人都认同他。这薛举如此爱杀人,如此嗜杀成性的武夫,那军民们只是害pà
他,带并不爱戴他。这种人只要一死,那西秦军就是兵力再多,那也是不攻自灭。在此情况下刺杀薛举的行动一旦得手,那西秦诸官兵,军民会迅速归降我唐军的。而且如此行事也能最低程度的减少我唐军的伤亡。”李乘风首先从为君之道论述了自己的想法。
“说的对,我大唐如今之所以能这么快就挺进关中并拿下长安。靠的就是仁义,我唐军所到之地从无滥杀的情况,乘风你继xù
说下去。”李渊十分赞同李乘风的说法。
“这其次嘛,堂伯如今占了关中,虽然西面有大散关做屏障,可是一旦大散关被破,那长安将完全暴露在打击之下。而反过来说西北诸镇又连着西域各邦国,无论是经商贸易,还是作为防范西域胡人的侵犯都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带。我唐军如果与西秦军全面开战,势必攻城掠寨,西北之地本来城池就不多,如此一来,屏障尽失。若刺杀薛举成功,整个西秦甘肃之地的各个城池要道都可以得到保留,为我唐军所用,日后我唐军也好安心东征中原,南下江南。”
“好一个李乘风,句句在理,不愧是今年十二卫府的双甲头名。我现在让你归建右卫府你二哥秦王帐下,随他一同去建功立业去吧。”
“臣遵旨!”李乘风随李世民一同退下。
“二哥啊,这下又可以跟你出去闯荡了,哈哈。你可千万别跟秀宁姐说啊。”在出宫的路上,李乘风十分轻松的说道。
“这回的任务非常凶险,即使你秀宁姐不直接制止,二哥也不会让你直接参与的。这可是十六卫府的甲等任务。二哥需yào
抽调各个十六卫府中至少中郎将以上的高手来执行这样的任务。”李世民十分肯定的说道。
“十六卫府?不是只有十二卫府吗?这甲等任务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