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超级黄金右眼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鸣惊全场(一)
    第一百三十六章一鸣惊全场(一)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鸣惊全场(一)

    ………………

    那一刻李追华望见的是一个大瓶,看上去其外形釉色几乎与他手中端着的那个象耳瓶几乎毫无二致。

    那东西给李追华的第一印象便是:属于仿制品!

    仿造得有模有型,单看它的外观足以以假乱真。

    当然,这些都只是李追华“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在他对古玩的观念里,同时见到两件或者两件以上一模一样的东西那情况就悬了,里面极有可能存在依样葫芦制假出来的赝品。

    而真的青花象耳瓶在他和郑云仁的手上,这一点对于他来说确定无疑!

    当下,李追华右眼目光神不知鬼不觉地向那个正在展览吸引住大量观赏者的大瓶透注了进去。

    显而易见,他脸上的神色越来越是显得惊怪……

    “老郑,你看看,好东西吧?!曲馆长说了,他在我们南岭很多年没看到这么好的东西了!它的出展和陈列将给我们博物馆增光添彩啊!”

    这边,老姚正热切地拉着郑云仁在近距离地观看那个精美炫目的青花色云龙纹瓶子。

    老姚可谓是“眉飞色舞”的,神情间很有股自豪的味道。

    郑云仁仔细端详了起来……

    刚给老姚和郑云仁让开站位的人群之中不乏本馆的一些老资格员工,他们见到曾经叱咤馆内外的副馆长突然出现在展览馆里,均是格外地惊讶,有些感到十分欢喜,荣幸之至。

    如今他郑云仁已经反主为客,尽管如此,这个博物馆的建设仍然凝结着它过去付出的心血,他的赫赫功劳是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抹除得去的。

    因此不少曾对他深感敬佩的老同事对他的尊敬之情依然如故。

    不过,人鬼复杂,这中间自然也存在对他怀有怨恨的人,甚至瞧不起他,觉得他不配当专家当副馆长,因为那一次他足足让博物馆损失了好几百,这还严重地影响到博物馆的声誉以及工作人员的薪金福利。

    他们认为,那一切都只是他一个人造成的!

    “老郑,怎么样?”老姚笑盈盈地询问郑云仁道,语气有点急迫,他等待着郑云仁的认可。

    其实在潜意识里,老姚对郑云仁有着一根防线,生怕郑云仁看不好自己辛辛苦苦淘置来的东西。

    这可是元青花,精品中的精品!

    而老姚最清楚不过郑云仁对待元青花的观点了,对方是典型的“无派”,咬定全世界只有三百件元青花,而且都流亡在国外的博物馆和收藏界。

    因此老姚心里忍不住有些打鼓,好在他淘来的这个元青花是“海归瓷”,这也就应该能动摇对方坚定立场了,否则他也许不会邀请郑云仁来观览了。

    老姚却不知,郑云仁早已经抛开了那个顽迂的思想认知上的包袱,他不仅认定全世界远不止三百件元青花,并且还要为他以前看走眼的一对元青花瓷正名!

    “老郑……”老姚见郑云仁看得是那么地仔细,眉头紧锁疑云密布的,脸色登时不由一沉。

    老姚心头突然剧烈地跳动了一下,想道:“也许,我倒真是不该请他来看这东西!”

    他心下里忐忑不安的,尽管他有十足的把握鉴认自己花天价拍来的这只瓶子是真的,但是郑云仁那副欣赏瓷瓶时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还是让他怔忡担心。

    万一……那就重蹈博物馆前些年的覆辙了!

    老姚他可负担不起这个天大的风险!

    “唉——”

    郑云仁忽然一声叹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太完美了,实在是太完美了,巧夺天工,鬼斧之才!!”

    听着郑云仁那话,老姚先是一愣,再是恍然,顿时笑了开来,说道:“这么说,你也认好这东西?!”

    刚刚他被郑云仁那声感叹声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这个被无数人赞美的瓶子到了对方眼下就要露出破绽来了,没想他紧接着便是发出溢美之辞。

    如此,老姚长松了一口气,一颗快要跳进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安稳了。

    “器型端正,色彩艳丽,纹饰晶清,绘物栩栩如生,稀世之作,不同凡响哪!”郑云仁叹为观止一般,啧啧称赞道,面色因情绪波动而涨红了。

    他这话一出,周围其他也正在观摩鉴赏的人也都纷纷点头认可,其中有个学者专家模样的中年男子掂了掂眼镜架,忘情地叹道:“不愧是曾在国外落下‘中国第一槌’的元青花,而这只云龙大瓶弥足珍贵,可算稀世珍品!”

    “呵呵,多谢各位的捧场赞赏了!”听见此起彼伏的赞誉声,老姚自是高兴,此刻他简直是心花怒放了。

    难能可贵的是这东西还能深受曾对元青花存有颇多意见和挑剔观点的郑云仁的认同。

    “老姚,这个瓶子完美无瑕,竟挑不出半点儿的瑕疵来!”

    忽然,郑云仁回过头来瞅了老姚一眼。

    “无瑕疵那就好!”老姚乐呵呵的地回答道,一时间他却没发觉到郑云仁神色和语气的变化。

    郑云仁掉过头去继续端详那个象耳瓶,口上却不住地说道:“老姚,你知道吗?离开博物馆之后,我对瓷器的研究主要攻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以程艺凡为首的制假售假工艺,另外一方面就是元青花!”

    “那你在这两方面定是心得不浅了,改日一定要教会教会我。在瓷器研究方面,我远远达不到你的境界!”老姚正色道。

    “你谦虚了,你在这方面的所学和见识比我要好。”郑云仁谦虚地说着又掉转了头,目光中若有所思,言语意味深长地说道,“老姚,你也知道,看一件流传已久的瓷器,它的器型纹饰、釉质色彩固然重要,但终究这些还都只是细枝末节。同样,就算技术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还是免不了打眼,这样又有什么用呢?古玩是个形神兼备的东西,后代流出混淆市场的高仿只能仿其形,却无论如何都仿不了它内在的神韵,对,是神韵!”

    “老郑,你说的对,形似而神不似,那就是高仿的赝品!”老姚连忙点头道,他似乎也对郑云仁这番话很有感悟。

    忽地,他心中禁不住一跳,旋即又问:“老郑,你是不是有什么疑虑?”

    他眉头倏忽皱紧了,因为他刚那一下突然察觉,郑云仁那番话绝非平白无故说出来的,想似有针对性。

    郑云仁神情专注地看着老姚,却没再言语,表情也忽而变得比较沉重,貌似有一些顾虑。

    “老郑,你要是想到什么看出什么来了,可一定要告诉我啊,不能藏着掖着,你也清楚我这性子,遇事急躁,沉不住气。更何况关乎这只大瓶,它可是本博物馆的命脉,倾注了我们多少人的血汗精力!”老姚一把抓住了郑云仁的臂膀,眼神渴切,他心口突突突地在跳。

    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老姚虽对郑云仁一向爱质疑爱挑剔的鉴宝方式不大恭维,但事实是,对方曾挑出的刺哪一根不是扎人见血的真刺,他纵横文物界多少年,除开那一次打眼的经历,他从来没走过一次眼,是名符其实的大专家。

    不请郑云仁来看瓶子倒罢了,可既然让他来了,那怎么能对他的感受疑态不见不问。

    老姚对待鉴别东西的态度向来极其地谨慎,按照博物馆内文物研究员的“一票否决权”政策原则,但凡有人对研讨的对象提出一丁点疑点那就必须澄清,否则东西摆在馆内有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不能让人信服。

    郑云仁虽说早已不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但是老姚在内心里却被撇开对方的否决权。

    所以,就郑云仁那话中之话,老姚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他心里面此时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老姚啊,你也清楚我的个性,有话喜欢直说,不拐弯抹角,尤其是对于看东西。不过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直觉,不代表其他任何人的。”郑云仁终于把话挑明了,“正是因为这件瓷器太过完美无瑕了,所以我才觉得它不大对劲。”

    “怎么说?”老姚一脸狐疑地注视着郑云仁,眉头皱得越发地紧了。

    郑云仁说道:“据我研究的存世的元青花中,没有做得如此精准完美的,它似乎毫无破绽!我倒觉得它的工本很符合一种瓷器的风格,当然也只有他有那偷天之功!”

    “你是说……是说这只瓶子是……”听完郑云仁最后那句话,老姚脸色大变,浑身一震,仿佛中了个晴天霹雳。

    “我没那意思,我只是在就事论事。”郑云仁一本正经地说道。

    ——两人对隐含之意心照不宣!

    “不可能!老郑,你一定是看错了,你再细细看一下!”老姚苦笑道,他暗中只道郑云仁那是“杯弓蛇影”,他当初被“程仿”害得很惨,如今落下阴影了,看什么东西都往那方向想,这正验证了那句老话,“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呵!!!”

    一声冷笑,突如其来。

    一旁的人都惊了一大跳,正在“深层次”观看那只象耳瓶的李追华也惊觉了过来,于是不由得掉头循声望去,只见赵理事赵凯身前站着一个中等个子的中年男子,那男子脸庞比较胖大,左颊上长有一颗一元钱币大的黑痣,头发梳理得油光可鉴,西装革履的,那副样子挺有派头。

    这时明显可见那男子脸色并不好看,他眼光冷冷地瞪着郑云仁。

    “原来是郑云仁,好个你,你倒是说说看,那只瓶子哪一点是错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直诉我们展览品的弊端,这话可不是你一个人在听了!你要拿不出证据来,那就是信口胡说!!”那男子冲着郑云仁直呼其名,毫不客气地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