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凤依依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更重要的了。如今的凤麟已经长成为一个健康、开朗、自信的孩子。
当初,凤依依担心凤麟在那样的心境下会形成压抑、以暴制暴的性情。她看着凤麟不怕苦、不怕累,认真习武的样子,心中亦喜亦忧。喜的是,凤麟是个有韧性、有血气的孩子;忧的是,她怕这个孩子的幼小心灵会积下过多的戾气。于是,凤依依经常搂着凤麟,陪他哭、陪他笑,听他用孩子的话讲述着心中的各种感受、宣泄着各种情绪。
每晚的睡前时光,她会给凤麟讲好听的童话故事,指引他认识大千世界的善恶美丑;她会和凤麟一起给受伤的小猫小狗上药、包扎;她用凤麟能理解的话给他讲解这世上的许多道理……
“麟儿,若是有人说姐姐是一只小狗,姐姐会变成一只小狗吗?”
凤麟的小脑袋摇得象泼浪鼓,坚定地答道:“不会。”
“这就对了,别人怎么说并不重要,咱们自己怎么做才是最要紧的,所以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麟儿,知道姐姐、凤宅的人、夫子为什么喜欢你吗?”
凤麟高兴地仰起小脸儿:“知道,因为麟儿乖。”
“嗯,对啦。麟儿乖,麟儿懂得关心人,姑姑干活累了,麟儿懂得给姑姑捶背;麟儿有同情心,会帮助受伤的小猫上药;麟儿在学堂认真学习,习武从不怕苦;麟儿有了好东西知道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郭铁牛是凤麟在书馆里最要好的朋友。两个孩子都是商户出身,都受到官家孩子的欺负,都是刚正倔强的性格。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两个小不但结成了坚不可破的同盟,而且成为了亲密无间的伙伴。
郭铁牛会把自己精心积攒的宝贝花石头拿出来和凤麟一起玩;凤麟会把跟大柱哥哥学来的武功招式教给郭铁牛。有时,两个孩子也会相互串个门儿。
“铁牛,今天放学后去我家吧,姐姐给我做了个跷跷板,可以两个人玩。”
“啥叫‘跷跷板’?”
“你来了就知道了,和‘秋千’一样好玩!”
其他几个官家孩子的家长也是类似的说辞;郭铁牛的爷爷虽然气番但也没有办法;凤依依则一直低头不语。最后,就算是双方家长达成了共识:孩子们都是闹着玩儿的,家长不必计较。
“既然诸位都认为这是孩子之间的玩耍,不必计较,我们何不请夫子将今天所议之事记录下来,大家都按个手印?”一直没有说话的凤依依此刻开了口。
虽然几个官宦人家都觉得这样做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但是在凤依依的一再坚持下,众人还是照办了。那张按着所有家长手印的“协议”就留在十方先生处保存。
送走了夏衍的父亲等人,十方先生看着那张按满手印、让那些官宦人家无言以对的协议,自言自语地说道:“未雨绸缪啊!哎,可惜了,是个女娃。”
凤麟不但武功好,功课更好,他是整个书馆里学习进度最快的孩子,已经学完了《三字经》,开始跟着去年入学的孩子一起学习《千字文》了。
武功好,功课好还不是凤麟在书馆里人缘好的关键,他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拥护,是因为会讲许多好听的故事。每到休息或者放学后,孩子们都会围着凤麟。
“凤麟,那三只小猪后来怎么样了?”
“凤麟,接着讲葫芦娃的故事吧。”
“凤麟,小红帽有没有认出老狼呀?”
……
除了郭铁牛,另外两个商户人家的孩子偶尔也会受到,一起到凤宅玩。凤宅里有秋千、跷跷板、木马,这些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李嬷嬷还会端出一大盘江米条、小饼干,随便孩子们吃。书馆的孩子都盼着能得到凤麟的,能够去凤宅玩。
拥护凤麟的孩子越来越多,不仅是商户的孩子,官家的孩子也渐渐围拢了过来,凤麟成了书馆里的孩子王。与凤麟的情形相反,夏衍身边的“小弟”差不多要跑光了,有时候就连夏衍自己也遮遮掩掩地凑过去,想听一耳朵有趣的故事。
这天,夏衍跟着母亲去看望姨母胡,听见母亲和姨母又凑在一起咒骂着凤依依。他终于忍不住了,大声的埋怨道:“你们总说凤麟的姐姐这不好、那不好,可她对凤麟好。她会做小饼干、会讲故事、还会做跷跷板、还有喜羊羊。娘,为什么我没有一个那样的姐姐?我也好想要一个那样的姐姐!”
这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发泄情绪的童言,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话却给凤依依带来了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