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在明朝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来日大典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来日大典

    其实王锐的心里很清楚,此事的关键是在于体制问题。在这种封建帝王的体制之下,没有民主和人权可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这种生杀予夺的权力太可怕,不改变这种状况,任你地位多高、权力多大,也一样是伴君如伴虎,随时都有可能小命不保。

    王锐的情况比较特殊,他虽然不像历史上那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一样实质上剥夺了皇权,但自己手中明里、暗里掌握的力量非常强大,足以和皇权抗衡,所以这才不怕。

    这是他这个逆天穿越的特殊人物加上这个特殊时代所产生的特殊情况,几乎不可能复制。因此他很清楚,自己的后代绝不可能像自己一样。若是不能改变这封建帝王体制的话,最有可能的结果不是谋反篡位,就是被皇权剪除消除威胁,再有第三条路都难。

    王锐当然想改变这种体制了,但却知道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慢慢来。

    不错,他眼下的确是位高权.重,并且深得朱由检的信任。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先验论颠覆性的改革,都得到了小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似乎是已经完全有资格和能力开始进行体制的改革。

    但是别忘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朱由检认为眼下王锐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大明的强盛、为了辅佐他成为一代圣君、为了他朱家的江山永固,所以这才无比信任和毫无保留地支持,甚至是违背了祖制也在所不惜。可是王锐一旦要改革体制的话,那就是明摆着要威胁和削弱皇权,他又怎么可能再信任和支持?恐怕立刻就会反目成仇,来对付王锐了。

    王锐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不会干这种蠢事。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由生产力决定,而不是你想变就变。想要在古代那种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搞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又怎么可能?

    因此王锐的打算就是先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等.到蒸汽时代来临,大明的工业**形成,那时才是改革政治体制的时机。甚至不需要他刻意去改革,文明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就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变。

    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的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实现。但他却十分清楚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丝毫也急不得。

    因此他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暂时将对儿女的.操心放到了一边。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现在就来操心也未免太早。他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加速工业**的到来,引领大明走上兴盛之路。未来的事情还难以预料,一切要看事情的发展再定也不迟……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确正是好好计划新的一年,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很快,一件大事就被提到了日程之上。

    今年是小皇帝登基的第二个年头,因此王锐提议举行一个盛大的庆典,令得万国来朝,以彰显天朝之威。

    这其中实际上包含了三个目的,一是用庆典来显示大明现下的兴盛,以振国威和民心士气;二是令海外诸藩国来朝,让它们明白大明重开海禁,重新打开了国门,相当于一个外交政策的宣言;三就是给蒙古诸国一个机会,令其可以趁机来购买火器,以军火生意为支点,撬动整个军工、制造工业等的飞速发展。

    当王锐将这几点详加阐述之后,温体仁等一班阁臣自是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当下纷纷点头赞同,并无任何异议。

    自从上次被小皇帝敲打之后,温体仁和周延儒深自警醒,将争权夺利之心隐藏得更深,再也不敢有一丝外露。

    他二人变得更有耐心,心知除了等待再无其他更好的办法。他们要等小皇帝慢慢长大、威权日重,要等王锐犯错误,那样才有可能有一线机会。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犯错误,王锐再厉害也仍人而不是神仙,温体仁和周延儒不相信他一直能滴水不漏。

    因此他二人眼下的面貌全然一变,绝不再抱有任何与王锐作对的心思,不但全力办差,积极配合小皇帝和王锐,不断给自己争取印象分。而且开始潜心研究王锐的一切,想搞明白他的厉害之处究竟在哪里,致命的弱点又是什么。

    将王锐从崛起之日起直到现在的所有一切都仔细地研究了一番之后,温体仁和周延儒不禁惊讶地无语。

    因为他们发现,王锐最厉害的有两点,一个是惊人的大局观和洞察力,与他的年龄绝不相符。无论形势有多复杂,王锐每每都能一下抓住其中的关键,并且总能选择正确的方向,甚至是唯一可能成功的路,当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他才不过20岁而已,就算是一出娘胎便懂事,也只有20载的人生经验、经历罢了,怎么可能如此老辣?这绝不是聪明不聪明的事情,一个人就算再聪明,若是没有足够的人生历练,想要有如此洞穿七札的洞察力,那是绝无可能之事。

    而且有许多时候,王锐就像是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对事情未来的发展和走势判断得分毫不差,直是令人感到胆寒。若说那只是靠直觉,实是难以令人相信,难道传说中的棋卦之术竟会是真的不成?

    温体仁和周延儒哪里能想得到王锐竟会是逆天穿越的强人?他熟知这一段历史,又有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知识、经验和见识,本身也好歹是研究生的高学历。如果这都不能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的话,那未免也太废柴了。

    除此之外,温、周二人感到王锐另一个最厉害之处就是其机变、反应。当初老魏一心要置王锐于死地而后快,不知出了多少难题、设下了多少圈套,但是他总能够想出奇谋妙策,一一化险为夷,同时还暗藏犀利的反击,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击节赞叹。

    还有就是温体仁和周延儒身为朝中重臣,自然很清楚之前的大明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但王锐横空出世后,于难以想象的逆境中一举扳倒了如日中天的老魏,同时收拾河山,将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变成了今天这般欣欣向荣的景象。其策略之奇每每出人意料,却一次次收到奇效。

    就以这一次的四省之乱为例,温体仁和周延儒一开始并没有将王锐的那套“温吞水”的策略太放在眼里,还妄想着拖其下水,让他去栽个大跟头。

    可结果却再一次证明了王锐策略的高明,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四省之乱就已经大见起色。虽说离彻底解决问题还早,但方向却一点没错,与以往剿贼平乱越剿越乱的情形截然不同,这让温体仁和周延儒在心里也不得不暗暗钦服。

    在经过了这么一番深刻剖析之后,温、周二人感到万分惊讶的同时,心中自是更加警惕。知道这是一个从所未有的可怕对手,自己只有耐心再耐心,才有可能等到机会。

    因此眼下听王锐将庆典之事详加一说,他二人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当下率先点头附和。何如宠、钱象坤和吴宗达自是更无异议,阁部众臣竟是出奇地意见一致。

    朱由检闻听要举行庆祝大典,当然同样是兴奋之极。对于其他的意义他没想那么深,只能够大振天朝之威一条就已足以让他高兴。

    自古以来,凡是想做圣君、明君的皇帝,无不将自己在史册上的名声放在第一位。其余一切都是次要,甚至是可以牺牲。那时代还没有雷锋、焦裕禄精神,人民公仆的概念,那些圣君、明君们所做的一切又怎么可能是单纯为了让国家富强、百姓丰衣足食呢?

    因此眼见阁部众臣也一致同意王锐的提议,朱由检心中大喜,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既是如此,那庆典之事就这么定下来,此番定要让诸海外藩国和蒙古诸部见识到我天朝之威!”

    温体仁微微一笑接口说道:“皇上所言极是!但此事兹关重大,还需好好思虑一下应如何操办。否则若堕了我天朝之威,那岂非成了落人笑柄?”

    何如宠也跟着点头说道:“温大人说的不错,此番大典,必然是万国来朝,而且是各怀心思,想看我大明虚实。我大明需将之全部震住,方能彰显天朝之威!”

    朱由检闻言连连点头,朝众人笑吟吟地问道:“温卿、何卿说的好,但不知众卿家有何良策?”

    看到众人面面相觑,王锐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若是皇上不弃,就将此事交给臣吧。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绝不令皇上失望、堕了我天朝之威!”

    众人没想到他竟会主动请缨,不由得大感意外,同时心中也各欢喜,心说此事兹大,除了他之外,其他人还真不敢揽事上身!

    朱由检自是大喜,哈哈大笑道:“好,此事原也需太傅才行,朕当然相信太傅定会不负所望!”

    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龙马精神、大吉大利!呵呵,当然还要红包拿来!过年期间肯定事多,只能说尽量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