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在明朝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人的妙用(上)
    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人的妙用(上)

    王锐回到内卫总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李明熙那一伙海贼立刻交给了曲达闾严加审讯,务必要挖出其根底。仅凭着拥有板屋战船这一条,王锐就判断这伙海贼的来历肯定是不简单。所以他才敢与小皇帝说了那番话,断言李明熙一伙海贼必定和李氏朝鲜脱不了干系。

    自从上次在卯圣骑士的身上受挫之后,曲达闾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挖空心思又对原有的一些刑讯方法做了改进,发誓绝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卯圣骑士。

    因此一接到王锐交给的任务,曲达闾便精神大振,准备好好大干一场,这一次绝不会再让大妹夫失望。他将那些小喽啰交与了手下,自己亲自来审讯李明熙和金贞焕这两名首领。

    李明熙和金贞焕原本就出身于水军,又当了十几年的海寇,自然俱是亡命之徒,也称得上是硬汉,早将生死抛到了脑后。

    但内卫的刑讯方法并非是一味的酷刑,只需熬过皮肉之苦就可以的,而是在王锐的指点下融合了现代的刑讯方法,是对人的精神、意志、体力等各方面极限的全面考验。除非是像卯圣骑士那样的内家高手,否则一般的人绝无可能挺得过这种考验。

    李明熙和金贞焕二人虽然称得上是硬汉,但却不会内家功夫,所以只是在精神、意志、体力方面比普通人强一些罢了,可终究还是有着极限。

    因此在曲达闾的亲自审讯下,李明熙和金贞焕最终没有能挺得过3天,精神、意志和体力便全面崩溃,将所有的情况招供出来,连小时候偷看女人洗澡的事情都没漏掉。

    说实话,他二人的表现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如果换成普通人,恐怕连1天都坚持不住。

    他俩都招了供,手下的那些小喽啰们自然就更不用提了,无一例外地全部招供,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一五一十地尽数交代出来。

    对于这些罪恶累累的海贼,内卫当然丝毫不会手软,主要用的是东厂和锦衣卫那些赫赫有名的酷刑,直到榨得海贼们确实再招不出新的罪行为止。

    几天的功夫下来,这伙犯下累累罪行的海寇们体验到了修罗炼狱的滋味,几乎都脱了人形。正所谓苍天有眼,他们也终算是得到了报应。

    王锐看过了所有的供词后,不禁淡淡一笑,心说自己的所料果然不错,这伙海贼竟然是出身于李氏朝鲜的水军。虽说他们并未得到李氏朝鲜的明着支持,但仅仅是官军出身这一条就已经足够。

    有了这些供词在手,将来无论是想敲朝鲜竹杠,还是以此为借口进一步谋取更大的利益,都不再成问题。此番李明熙这伙海贼能撞到枪口上来,可真是幸运,就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

    按照李明熙以及手下一伙人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来说,一人就算砍上10次头也不过分。但现在留着他们的性命还有更大的用处,因此王锐命令将之尽数关押在内卫的大牢之中严加看守,静等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解决了这伙海贼之后,王锐便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庆典之事上,其余事情暂且放到了一边。

    除去要准备应付各方势力之外,另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庆典的那个大型团体操表演。眼下节目的演练和道具、场地的准备都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排练。

    对于这个大型团体操的表演,王锐颇为看重,因为这直接是大明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大明重振天朝之威的关键。只要这头一炮能打响,就意味着此番的庆典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因此王锐早对史梁和周宁下了死命令,要求这一次的表演只许成功,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就将按军法惩处。

    史梁和周宁能掂量出他话中的分量,是以不敢有丝毫怠慢,完全将这次的任务当成了一次真正的战役来对待。龙虎卫自从成立以来,还从未打过败仗,这一回当然也不能例外。

    为此,他二人和精选出来的龙虎卫将士可说是痛下了一番功夫,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那个复杂大型团体操节目的排练。以这个时代的条件来说,这也称得上是个奇迹。若非龙虎卫的将士都是经历过魔鬼训练的考验,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的话,想要做到这一点绝无可能。

    王锐从大沽口回来之后,就抽空看了几次史梁和周宁组织的排练,对于节目的排练感到比较满意。他对这个大型团体操的复杂程度最为清楚,也没想到龙虎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排练得如此出色,不禁感到喜出望外,同时也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原本对这一环节比较担心,生怕大型团体操的表演万一达不到自己预想效果的话,那非但起不到先声夺人、一举树立天朝之威的作用,反而可能会留下笑柄,那事情可就坏了。

    因此眼下见龙虎卫果然不负自己的期望,王锐实是感到喜不自胜,对打响庆典的头一炮重新充满了信心。

    他当然不会高兴的得意忘形,而是有保留地夸赞了史梁和周宁几句,命他二人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务必要继续加紧排练,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史梁和周宁跟随王锐可算是日久,对他的脾性非常了解,见状心知大帅对他们的成绩比较满意。二人不由得精神大振,当下齐齐躬身领命,保证会继续加紧排练,绝不会让大帅失望。

    王锐的心里有了底,总算是放下了这块心思,开始将精力集中到如何应对各方的势力之上。这直接关系着此次庆典的成败,以及大明究竟能够取得多大的利益,他自然要精心谋划,不敢有半点轻忽。

    眼下有一海之隔的倭国使团提前了这么长时间到达,而最应该有所求的蒙古诸部却还没到,这让王锐多少感到了有些意外。他忍不住心想到,难道小鬼子对这次庆典的期望和蒙古诸部一样强烈不成?他们所求的究竟是什么?是对火器志在必得,还是德川家光遇到了什么麻烦?

    王锐心知光猜测是没用的,要想弄明白一切原委,从毛利景隆那里得知一切自然才是最佳的途径。但这中间是有很大学问的,他若是主动去问,那就会陷入被动的境地,落了下乘。

    以王锐的手段,又怎么可能如此不智?他当然是要让毛利景隆主动求上门来,哭着喊着将所有的情况告知还差不多,否则还谈什么大敲日本竹杠?

    这话说说自是容易,王锐也明白若当真实现起来也不简单。毛利景隆应该是个厉害人物,绝非傻子,又哪有那么容易任人摆布?自己一定要想一个好办法才行。

    不过好办法并非那么容易想的,因此王锐索性以不变应万变,决定先将毛利景隆晾上一段时间再说。他虽然还搞不清毛利景隆此来的真正目的,但却相信一定是非常重要。

    把握住这一点,事情就非常明朗了,那就是对方一定会比自己着急得多。他就不信毛利景隆能沉得住气,始终不主动找上门来。只要对方亦有所动作,那便有了破绽可寻,到时候自然可以随机应变。造势与浑水摸鱼,这些都是王锐最擅长的。

    就这样,当毛利景隆一行抵达京师之后,鸿胪寺与礼部按照对待藩国的礼节热情欢迎和盛情款待,安排进了为这次盛典特意新修建的迎宾驿馆。

    新迎宾驿馆与原来的截然不同,为各国使团都划出了单独的区域。哪国的使团住在哪个区域,事先早已设计好,其中自然有很大的学问。待到各国使团齐聚后,一切自有分晓。

    依照王锐的命令,鸿胪寺与礼部将毛利景隆一行安顿好后,一应的礼节丝毫不失,盛情款待,但就是不提觐见皇帝的茬。

    鸿胪寺和礼部不提,毛利景隆却不能不提。作为倭国的使者,他当然要觐见小皇帝,呈上国书和礼品,转达天皇和幕府掌权人的祝贺之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了。

    毛利景隆是这样想的,可是没想到提出了这个要求之后,却遭到了拒绝。

    鸿胪寺的官员很客气、很清楚地告诉他,在庆典正式开始之前,小皇帝不会单独接见任何一国的使者,而是要在庆典的前一天,于金殿同时接见各国的使者,还请毛利景隆耐心等待。

    毛利景隆闻言不由得一愣,一时间没有想到这里面还藏着什么猫腻。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本能地心想,大明皇帝如此做法,难道是想显示万国来朝的威风吗?以明人一向的爱面子、讲虚荣来说,这的确是很有可能。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可有些麻烦了。他此番是肩负重任而来,还指望着能够单独觐见大明皇帝,好好探一探对方的虚实和态度呢,这对于他能否完成任务可说是至关重要。但眼下对方竟然搞出了这一手,这可如何是好?

    情急之下,毛利景隆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威国公王锐这个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