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娜小说 > 玄幻小说 > 绝武神将 > 第190章 ,越王杨侗
    又过了一日,整个东都洛阳都是相安无事,李世民向各个诸侯驿馆发去信函之后,各路诸侯也都是象征性的回信表示感谢,并无再进一步的接触。

    第三天李世民等人再次前往洛阳皇城,接受王世充的约见。李世民,李乘风,苏子轩商定此行首先要促成唐郑两家联手,顺带见一见越王杨侗,在将萧皇后的话带到之后,再看看是否能得到神兵宝库的信息。

    当李世民和李乘风等人抵达议事堂时,堂内早就坐满了一干王世充的亲信和心腹大将,而王世充一人则在议事堂内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有些忧虑。

    “秦王殿下来了,请恕在下有失远迎。”见李世民在堂外准入内,王世充赶忙笑脸迎接。双方一阵寒暄之后就此坐定。

    “敢问郑公,眼下东都洛阳一带情况如何。”因为毕竟是王世充的地界,所以李唐对此交战地的情况并不熟悉,无论李唐以后如何行事,那都要看目前的战况,所以李世民首先要问的就是郑国与瓦岗军的交战情况。

    “瓦岗军四十万大军已克宇文化及的叛军,目前已在东都洛阳周边摆开了架势成半包围状态。且在周边地区,广泛伐木,大造攻城器具。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要准bèi

    攻城了。”王世充皱着眉回答道,显然他原先是打算让李密的瓦岗军和宇文化及的叛军两败俱伤,损失惨重的,哪里晓得宇文化及如此不经打,仅几天就被李密给打败了。

    “那郑公的军队准bèi

    情况如何?”李世民接着问道。

    “我大郑目前可以集中使用的兵力为十万,沿着这虎牢,洛阳,偃师一线展开。虎牢与偃师各驻有两万人,余下六万人全部已集结在东都洛阳。”

    王世充边介shào

    ,李世民边在堂内的地图前查看,在查完各个据点之后,微微点头道:“李密不愧是一代枭雄,此攻势对郑公不利。李密知dào

    洛阳墙坚城高,所以多线并进,将郑公的人马逐步压缩到狭窄的洛阳周边,待郑公粮草不济时,再一举攻城。”

    “呵呵,秦王殿下分析不错。”王世充依然笑着回答,只是这微笑如今带着点苦涩。

    “哼,即使他瓦岗军人多又怎样,此次我叔之所以诚邀各位来东都洛阳议事,就是为了共商讨贼大计。只要秦王愿意,从大唐招来十万援军,我们就有希望打赢瓦岗军。”王世充的副手王仁则突然插嘴,一方面是在涨自己的士气,一方面是在试探李唐是否愿意援手,参加此次中原大战。

    李世民瞥了一眼王仁则,当然知dào

    王仁则这是再试探自己,他并未直接正面回应王仁则,而是继xù

    微笑着问道:“敢问郑公是否与其他各路诸侯谈妥,其他各路诸侯将派遣多少兵力来中原助战呢?”

    王仁则眼珠一转道:“其他各路诸侯已与我大郑达成协议,多的将派遣五万,少的也将派遣一万人前来中原助我大郑,剿灭瓦岗军。”

    “呵呵,王将军你是否在说笑?”此时仍站在地图旁的李乘风听了王仁则的介shào

    ,十分爽朗的笑道。

    王仁则脸色微变道:“李乘风,你什么意思?”

    “这南方各个诸侯之地能抵达中原的各条陆路水路都已被瓦岗军控zhì

    ,此时南方各路诸侯要是不想做炮灰,那只会暂时按兵不动,至少要等到瓦岗军和你郑军交手之后才会有所动作。至于这北方的各路诸侯,多数都属于远水,根本就解不了近渴。就是最近的夏王窦建德要救郑公,还要先平了拦在路上的宇文化及。最后就是突厥人,这突厥人是最靠不住的,他们巴不得我们中原各路诸侯打个你死我活呢,我若没猜错,郑公眼下只有指望我们大唐了。”李乘风头也不回的十分自信道。

    李乘风的一番分析说完之后,在场的所有郑国将领都是对望一眼,无一反驳。好半天王世充才笑脸道:“嗨,我说大唐多名将。仁则啊,在秦王面前耍小聪明怎么可能逃得过他的眼睛呢?呵呵。”

    在假装教xùn

    过自己人之后,王世充转过笑脸缓缓道:“不满秦王殿下,刚才李乘风所说的情况虽然不全中,但也差不多了。我王世充真情实意的想邀大唐能助我剿灭这瓦岗贼军,不知秦王及大唐有何打算。”

    李世民转身再笑道:“郑公客气了,东都洛阳与京师长安目前其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东都洛阳沦陷,李密必率瓦岗军开始攻打关中,所以对于李密的瓦岗军,我们大唐就只有一个字——打!”

    “唐公英明,秦王英明。”在听完李世民的表态后,王世充大为高兴。

    “那大唐打算从关中调集多少唐军来中原助战?”王仁则紧接着问道,毕竟他们大郑目前最关心的就是能有多少援军赶至东都洛阳。

    “请问王将军,你们大郑的这十万兵马水准如何?是否是精兵?”李世民还是没有正面回答王仁则的问题,还是自顾自的继xù

    发问。

    “这十万人都是在旧隋十二卫府中四个卫府禁军的基础上改练而成,且随我叔东征西讨,打了多年的仗,都已是久战之士。”说到他大郑的兵马,王仁则立kè

    有了些自豪。

    “好,那战李密的四十万大军,有郑公的这十万大军就够了。”

    “我是否有听错?秦王殿下的意思是不打算从关中调集唐军来援手,仅凭我大郑十万将士就可击败李密的四十万瓦岗军?”王仁则一听李世民所说的话,感觉不对劲。

    “我说要援助大郑,可未说要动用我大唐的军队。若要我们大唐协助大郑破敌,本王带来的这几个人就够了,不必我唐军将士千里迢迢,劳师动众的从关中赶过来了。”

    “秦王殿下,不是我王仁则不尊重你。殿下和你的部下都是一方高手。你们联起手来对付瓦岗军百千人的军队自然是不成问题,可是瓦岗军可有足足的四十万啊,如果秦王殿下搬不来唐军,那我们大郑也只能谢谢殿下的好意了。”王仁则没好气的拱手道。

    “呵呵,这位王将军的话是否说的过早了?我们大唐即使从关中调集大军来援,恐怕郑军中的很多将士也会担心我们唐军占了东都洛阳,与其互相猜忌,那还不如只用一方军力。我家秦王所说的援手指的是屈尊做郑军的军师。我家秦王纵横北方各个战场,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郑公有强兵十万,更有诸位猛将相助,加上我大唐秦王的谋略,何愁李密老贼不死?”李乘风笑着向王世充及郑国各个将领解释了他们大唐的援助方式。

    李乘风的话一说完,堂内王世充及手下一干亲信就立kè

    商议了起来,王仁则再问道:“秦王贵为唐公二王子,你李乘风,苏子轩,薛延锋都是中土八俊之一,尉迟将军,屈突将军,独孤将军更是大唐十六卫府的大将军,你们都愿意在我们郑公之下?”

    “一切都是为了早日破李密的瓦岗军,我秦王及一干部下,甘愿在郑公之下,精诚合zuò

    ,尽心辅佐。”李世民亲口表态道。

    “爹,我们大郑在巴蜀与大唐的人合zuò

    过一次,双方各取所需,合zuò

    良好,杨公卿将军和朗奉将军都可证明。”王玄恕此时也帮着说了一句。

    王世充看了看左右,又看了李世民和李乘风一眼,笑道:“都说秦王一人可抵十万雄兵,现今秦王与诸位名将愿意屈尊辅佐我王世充,那我大郑军队战力等于有多了一倍,我王世充又有什么好拒绝的呢?”

    在与王世充短暂商议之后,李世民恳请拜见大隋最后的血脉,越王杨侗。因为李世民家与杨家多少也都有亲戚关系,所以王世充未有异义,准许他们进宫拜见越王。

    “二哥,既然与郑国的协议已达成,我们是否明日就前往郑国各个军营,考察军队状况?”因为战事即开,所以李乘风显得尤为兴奋。

    “呵呵,乘风你心急了,王世充这个人很是多疑。虽然他嘴上同意了与我们大唐的合zuò

    方式,但是真让我们大唐的人深入他的军队,与他的各个将领一起作战,他必然会有所疑虑,我们给他当军师这个事,恐怕还要等上几天才会落实下来。”

    由宫内小公公领着路,几个人谈话间便来到了越王杨侗所居住的寝殿。秦王单独先进殿拜会越王杨侗,李乘风和苏子轩两人在门外等候。在过了几柱香时间之后,李世民走了出来叹气道:“唉,进去跟越王说一说话吧,如果萧皇后有什么话要传,尽可以和他说。”

    两个小子奇怪于李世民为何如此哀叹,但当他俩进入寝殿之后,他俩立kè

    就理解了。只见此人虽然身着王室太子袍,但是脸孔跟他身形般窄长无肉,脸颊瘦得凹陷下去,鼻长唇薄,两眼黯淡无光,容色阴冷,似乎自出娘胎后就从未笑过,初看上去就像个吊死鬼。但是细看下,不知为何五官配合起来又另有一种丑陋的美感魅力,形成一种孤高冷傲的气概,确实给人以皇家气质。他还只有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却予人一种饱历沧桑的苍老味道。

    “你们就是江都兵变,母后所托付的李乘风和苏子轩吗。”还未等李乘风开口,这越王杨侗却率先开口起来。

    此时两个人都不知该如何称呼越王杨侗,说他庶人吧,他毕竟是货真价实的大隋最后的皇室血脉。称他为越王吧,大隋朝都已经亡了,他还当哪门子的王爷?最后权衡了下,两个小子互望一下跪下叩首道:“末将叩见越王殿下。”

    杨侗反倒是受宠若惊,赶忙过来扶起两人道:“快起来吧,大隋朝都没了,你们还拜什么越王。我已经很久没听到还有人尊称我是越王了,更没几个人还认我是越王了。”

    李乘风和苏子轩缓缓抬头,发xiàn

    那张历经沧桑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殿下终究是皇室血脉,怎可如此轻贱自己?”李乘风劝了一句道。

    “皇室血脉?你们不用安慰我了,自江都兵变之后,这洛阳每一个臣子,仆人看我的眼神都已经变了。”杨侗幽幽的说道,起神情甚是可怜。

    而李乘风和苏子轩的思绪也一下子回到了一年前的扬州,那时两人还同为前隋十二卫府的低阶青年军官。小小年纪就被萧皇后委以重任,向洛阳面见越王杨侗传达口信,光复大隋,可现如今,他们见到了越王杨侗,可他俩已不再是大隋的军官,大隋也再也没有光复的可能了。

    见两人都不说话,杨侗再问道:“这天下人都说,江都兵变,母后让你二人带话与我,母后有何要说?”

    李乘风上前一步道:“皇后说如今天下苍穹碎裂,硝烟四起,杀伐不断,大隋风雨飘摇。唯有重振京师,树大隋威信,特命你二人赶往长安或者洛阳,将传国玉玺交予代王杨侑或是殿下,并命殿下起出东都洛阳神兵宝库的神兵,保住……。”李乘风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呵呵,看来你俩身背传国玉玺和神兵宝库的秘密的传闻是真的。你俩不必自责。这一年来江湖屡有你们两个人的传闻,刚才秦王李世民也说了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情况。为将者,尽人事,听天命,你们两个已经尽lì

    了。比起那些我大隋委以重任,却吃里爬外,叛我大隋,屠我杨氏的人要好了上百倍。”杨侗说话时,双眼射出怨恨的光芒,李乘风和苏子轩知dào

    杨侗是在骂的宇文一门。

    “殿下放心,宇文一门当年残杀我们忠于朝廷的卫府将领,我苏家上下几十口也在其中,此仇我们必报!”苏子轩愤愤的说道。

    “唉,父皇昏庸,轻信小人,在扬州的尽是些奸臣。父皇要是能清醒一点,哪怕是一点,我大隋何至于此?来护儿,独孤盛,卫文升等人都是我大隋的忠臣,若能重用这些人,何愁我大隋不能复文帝的开皇盛世?”杨侗张开双手,仰天长叹,声音在他的寝殿内回荡,似是有人在倾听,却又空无一人。

    “罢了,罢了,都不过是我一个人的空想罢了。有传国玉玺又如何,有神兵宝库中的神兵又如何?终究都已结束了。”

    李乘风望了一眼颓废的杨侗又望了一眼苏子轩拱手道:“殿下,如今内有天下各路群雄并起,征伐不断!外有突厥欺凌,南诏,吐蕃,高丽诸多外族也都是蠢蠢欲动!现在依旧是民不聊生,百姓皆生活于水火之中啊。”

    “你要我做什么?我杨侗又能做些什么?我杨侗连自己都得看别人的眼色苟活于这个世上。”杨侗虚弱的说道。

    “末将听闻萧皇后说,神兵宝库,可镇天下,末将恳请……”

    “哈哈哈,又是一个想要我杨家神兵宝库的,李乘风你的心可真够大的,本王没问你讨要传国玉玺,你反倒向本王要起了神兵宝库!你们这些人啊,难道这天下,这江山对你们这么重yào

    吗?”杨侗一听到李乘风想要探听神兵宝库,突然恢复了神情,甚至有了些王者气质。

    “殿下,我们两人若是像宇文一门那样,我们早就将传国玉玺据为己有,号令天下自立门户做一方诸侯了。现在之所以还来见殿下,一是履行对皇后的诺言,二是希望殿下能以苍生为重,起出神兵……”

    “也罢,父皇在位期间,大修宫殿,三征高丽,造孽太多,搞的民不聊生,我杨氏欠天下太多。表哥李世民爱民如子,且胸有大志。把神兵让给表哥的人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算是我替父皇还债吧。”杨侗说完解下自己的腰带上的一个玉佩,丢给李乘风。

    李乘风赶忙接住,粗看下,只是个刻了字的精美玉佩,只看料子就知dào

    是采自西域带的上等玉石料,除此之外,雕刻精美,做工考究,让人一眼瞧了就知dào

    不是普通人家之物。不过除此之外,也并无其他特别之处了。

    “神兵宝库的钥匙我算是给你们了,能否恢复天下太平的盛世,可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李乘风和苏子轩望着那精美的玉佩追问道:“殿下,这钥匙您是给我们了,可我们不知dào

    宝库在哪儿,叫我们如何起出神兵?”

    “这是我大隋开国文帝所留,本王也不知dào

    宝库具体在哪……”

    “什么?殿下不知dào

    ?”李乘风和苏子轩同时惊呼,他们哪里能想到这越王杨侗也只是神兵宝库的钥匙保管者,具体并不知dào

    神兵宝库的位置,如果是这样,那这神兵宝库的钥匙也等同于废物,最多去当铺当几个钱花一花。

    “钥匙都给你们了,本王还有必要骗你们吗?本王只知dào

    先皇文帝尊佛道,止兵戈,修宝库,封神兵!就这么多了……”

    看来这越王杨侗真的只知dào

    这么多了,不过好歹他留给李乘风一些线索,李乘风本想再多问些线索。可越王杨侗就如同很了解李乘风的性子般,神经质的厉声呵斥道:“能帮的本王都帮了,本王今天已经回想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了。本王以前几十天头都说不了这么多话。”

    旋即杨侗又恢复常态道:“本王累了,下去吧……”

    李乘风自觉再也无法问出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得和苏子轩退了出去。天下太平的盛世,可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李乘风和苏子轩望着那精美的玉佩追问道:“殿下,这钥匙您是给我们了,可我们不知dào

    宝库在哪儿,叫我们如何起出神兵?”

    “这是我大隋开国文帝所留,本王也不知dào

    宝库具体在哪……”

    “什么?殿下不知dào

    ?”李乘风和苏子轩同时惊呼,他们哪里能想到这越王杨侗也只是神兵宝库的钥匙保管者,具体并不知dào

    神兵宝库的位置,如果是这样,那这神兵宝库的钥匙也等同于废物,最多去当铺当几个钱花一花。

    “钥匙都给你们了,本王还有必要骗你们吗?本王只知dào

    先皇文帝尊佛道,止兵戈,修宝库,封神兵!就这么多了……”

    看来这越王杨侗真的只知dào

    这么多了,不过好歹他留给李乘风一些线索,李乘风本想再多问些线索。可越王杨侗就如同很了解李乘风的性子般,神经质的厉声呵斥道:“能帮的本王都帮了,本王今天已经回想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了。本王以前几十天头都说不了这么多话。”

    旋即杨侗又恢复常态道:“本王累了,下去吧……”

    李乘风自觉再也无法问出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得和苏子轩退了出去。